【摘 要】
:
目的评估伴脊髓拴系的脊柱侧凸直接进行侧弯矫形手术而不对拴系进行松解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脊柱侧凸合并脊髓拴系22例的患者资料,其中男性8例,女性14例;年龄6~51岁,平均17.7岁。7例患者术前存在临床症状。全部病例术前均未行脊髓拴系松解而直接进行侧弯矫形手术。手术采用一期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进行矫形固定融合,术中均应用脊髓电生理监测。分别测量术前及
【机 构】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估伴脊髓拴系的脊柱侧凸直接进行侧弯矫形手术而不对拴系进行松解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脊柱侧凸合并脊髓拴系22例的患者资料,其中男性8例,女性14例;年龄6~51岁,平均17.7岁。7例患者术前存在临床症状。全部病例术前均未行脊髓拴系松解而直接进行侧弯矫形手术。手术采用一期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进行矫形固定融合,术中均应用脊髓电生理监测。分别测量术前及术后冠状面主弯Cobb角、矢状面胸后凸Cobb角、主弯顶椎偏距、顶椎旋转度及躯干偏移,并记录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术后20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52个月,平均23.5个月。术前冠状面主弯Cobb角平均为68°±20°,术后矫正至38°±21°,平均矫形率为48.1%,术后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9,P<0.05);术前胸后凸平均为65°±18°,术后为28°±11°,平均矫形率为56.7%,术后与术前相比,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t=8.81,P<0.05)。术前主弯顶椎偏距、顶椎旋转度及躯干偏移分别为(5.4±2.5)cm、2.3°±0.6°、(2.0±1.8)cm,术后分别矫正至(3.2±1.8)cm、1.2°±0.5°、(1.5±1.1)cm。冠状面主弯顶椎偏距及主弯顶椎旋转度,术后与术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5.69和10.07,P<0.05)。术后冠状面躯干偏移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1例为一过性下肢麻木,另2例为胸腔积液,经治疗后均好转出院。术后随访期间无神经并发症及内固定并发症发生。术前伴有临床症状的患者,术后及随访过程中其症状无加重。
结论伴脊髓拴系的脊柱侧凸如果拴系症状不明显,在矫形过程中注意加强脊髓监护,术前不对拴系进行松解而直接进行侧弯矫形可能仍然是安全、有效的,不过尚需积累更多的病例以进一步证实。
其他文献
下肢静脉曲张是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调查显示在我国15岁以上人群中发生率达8.6%,45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高达16.4%。目前,外科手术治疗是下肢静脉曲张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术后肺栓塞为致死性严重并发症。我科自2006年以来共对962条肢体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电凝术,其中术后并发肺栓塞3例,现报告如下。
目的检测乳腺癌石蜡包埋组织中miR-195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real-time PCR对88例乳腺癌患者原发肿瘤蜡块提取的RNA进行miR-195表达水平的测定,Mann Whitney-U非参数检验比较miR-195表达水平和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Log-rank检验进行预后分析,Cox回归分析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
目的探讨经尿道2 μm激光膀胱部分切除术应用于膀胱黏膜下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2009年8月至2010年12月,选取解放军总医院门诊初诊为膀胱黏膜下占位性病变但病理结果不明确的9例患者。膀胱镜检提示肿块直径1.5~2.5 cm。应用经尿道2 μm激光膀胱部分切除术切除肿物。术中用2 μm激光沿肿瘤周围全层切开膀胱壁,在肌层与外层结缔组织之间剥离整块膀胱壁,完整切除肿块及其基底部膀胱全肌层
传统观念认为,腹壁出现转移癌预示着肿瘤已发展至晚期,手术治疗并不能改善患者预后。然而,腹壁转移癌常引起慢性腹壁疼痛,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严重者肿块可浸润至肠壁,引起肠瘘或肠梗阻。近年来,随着新型补片的出现,腹壁缺损修复技术得到提高,推动了扩大切除联合补片修补治疗腹壁原发性肿瘤的应用。我们有选择地对腹壁转移癌患者行扩大切除联合补片修补术,取得一些经验,报道如下。
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椎体支撑体在下颈椎骨折脱位前路手术重建中应用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08年1月至2010年7月,84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行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椎管减压,以n-HA/PA66椎体支撑体支撑植骨、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其中男性60例,女性24例;年龄18~75岁,平均45.7岁。随访以Frankel分级标准评价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复查X线片及三维C
目的明确术中对肺内肿物进行穿刺冰冻病理检查的优缺点、注意事项,及其是否可以代替肿物切除活检。方法选取2010年1-10月间50例肺内肿物患者,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41~77岁,平均年龄59岁。影像学检查为肺内单发结节。在开胸手术或胸腔镜手术下,细针穿刺肿瘤进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记录穿刺过程中的并发症,所有的切除标本术后行石蜡病理检查,以确定肿瘤的病理性质。分析术中冰冻病理检查与术后石蜡病理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全脊椎整块切除术治疗胸椎症状性血管瘤合并脊髓功能障碍的疗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2006年3月至2010年1月收治胸椎症状性血管瘤伴不同程度脊髓功能障碍患者9例,男性2例,女性7例,年龄14~77岁,平均33.6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胸背部疼痛与下肢无力、行走困难。病程3个月至2年,平均14.4个月。患者均为单椎体受累。术前脊髓功能Frankel分级:A级1例,B级3例,C级3例,D级
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是目前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首选药物。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与细胞膜上的生长抑素受体(SSTR)结合发挥生物学功能,而SSTR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肝脏、脾脏及脾门血管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鲜见报道。本研究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检测SSTR-1~5在肝脏、脾脏及脾门血管中的表达及分布情况,初步阐明不同SSTR在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病程中的作用。
1993年法国学者Bresler创立了一种经肛门腔镜切割缝合器直肠前突修补、黏膜固定术(Bresler手术),并于2004年在国际上报告了该术式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obstructed defecation syndrome,ODS)的良好疗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10年在国内率先报道了改良的Bresler手术治疗直肠前突的短期疗效。我们旨在探讨改良Bresler手术治疗女性ODS的安全性和中期疗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加压治疗方法和疗效,并分析治疗效果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10年6月42例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的治疗经过,其中男性28例,女性14例;年龄45~84岁,平均(52±5)岁。患者在股动脉穿刺后出现腹股沟区搏动性肿块,经多普勒超声确诊为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在超声引导下,以股动脉和假性动脉瘤之间的漏口为中心,持续探头加压直至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