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奴隶主义的特征与影响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009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手机媒介为代表的新媒体给人类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是,这种便利也常常会演化成一种诱惑、一种嗜好、一种依赖。当今,用户对手机媒介的依赖日益加深,以至于新媒介已经成为空气、水、阳光、电之外对现代人最重要的必需品。“媒介的奴隶主义”这个词组真实反映了人类对新媒介特别是手机媒介的过度使用和依赖的状态。这在整体上或者眼下或许还可以视为一个夸张的说法,但是,在局部地区,在部分人群中,这已经是不争的现实,而且,这种现实或者现象正在迅速地四处蔓延,愈演愈烈。
  【关键词】媒介;奴隶主义;特征;影响
  “人天生是自由的,但是,也无处不在枷锁之中。”[1]卢梭的这句话说的是人与社会、权力关系的转化,但是,用来说明今天新媒体与用户的关系也完全适用。任何人都向往自由,憎恶束缚,不管是思想还是行动。互联网、计算机、信息移动终端的发明和应用都给人带来了更多的自由和便利,所以受到全人类的普遍欢迎。而当上述三种发明的功能集于一身、也就是变成功能强大的智能手机媒体的时候,这种受欢迎的程度用“三千宠爱于一身”似乎都不为过。然而,在新旧媒介的一热一冷之中,使用者的身份和地位也悄悄地改变了。有血有肉有思想的用户,由于对新媒介产生了过度的依赖,不知不觉间演变成了新媒介的奴隶。而冰冷的塑料与合金,却因为技术的支持和人性的弱点,俨然由工具变成了“主人”。用户与工具、奴隶与主人的易位是如何转变的呢?这种转变对传统媒体和社会生活又意味着什么呢?
  一、从媒介依赖到媒介的奴隶
  英国《每日邮报》网站2016年2月25日报道,人们在醒着的时候每四分钟看一次手机。这项由直线保险集团委托开展的社会调查发现,人们平均每天要看253次手机,相当于每天2小时9分钟盯着手机。而英国人在工作日每天要看73次手机。对智能手机上瘾的年轻人不是活在当下,享受身边的一切并与真实的人互动,而是盯着屏幕,不断寻找其他地方发生的更有趣的事。[2]
  受众对媒介的依赖并非偶然。在传统媒体盛行的时代,受众对大众传播媒介便有不同程度的依赖,如“电视迷”。按照德弗勒和鲍尔基洛奇于1976年提出的“媒介依赖理论”,社会中的个人越来越依靠大众媒介来观察周围环境与联系协调人际关系。就社会系统来说,社会的变动越是剧烈,对人造成的不确定感也就越强,受众对媒介的依赖程度越深。此外,从媒介体系来看,社会环境越复杂,人口流动越迅速,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需求越强烈,大众媒介在社会系统中担负的功能越多,受众对大众媒介的依赖也会越深。
  媒介奴隶主义在传播学的理论体系中最集中的体现是媒介依赖理论,它的核心思想是:受众依赖媒介去满足自身的需求和实现自身的目标。“该理论的基本思路是把媒介作为‘受众—媒介—社会’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媒介与个人、群体、组织和其他社会系统具有一种依赖关系,这种关系是相互的,但相互依赖中较强的一方是媒介,它们主要通过掌握传播内容的控制权来使受众产生对媒体的依赖。”[3]也就是说,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受众对媒介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深。受众越依赖于通过使用媒介来满足需求,媒介在受众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就越重要,媒介对受众的影响力也就越大。
  二、媒介奴隶主义的若干特征
  新媒介是相对于旧媒介而言的,它是一个动态的相对的概念。本文所指的新媒介是指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平台的信息传输设备和装置。由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电脑和手机成为新媒介时代的代表性媒介,沉迷于网络的人被称为“网络人”,过度依赖手机的人群就被形象地称为“手机人”。在中国,网络媒介在信息传播与产业发展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网民数量紧随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互联网产业的不断壮大而急速攀升。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半数中国人已接入互联网。同时,移动互联网塑造了全新的社会生活形态,‘互联网 ’行动计划不断助力企业发展,互联网对于整个社会的影响已进入到新的阶段。”[4]
  新媒介环境下受众媒介依赖症就是基于新媒介而产生的社会病理现象。它主要是指用户因使用新媒介而出现的一些强烈的、持续的需求感和依赖感的心理和行为的症状,这些症状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具体有以下表现:
  (一)从信息使用到信息依赖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自己的数字化生存体验,许多用户表现出极度的媒介兴奋,乐此不疲地搜寻各种媒介信息。他们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新媒介营造的世界中,越来越习惯与新媒介世界而不是与现实世界打交道,他们发现外面世界的一切都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新媒介不但延续了传统媒介的环境监测、联系与协调、文化传承与娱乐的功能,而且每一项功能都做到了极致,用户可以在网上做很多事情,如浏览新闻,与其他人交流互动,观看自己感兴趣的节目等。真的是只有你想不到的内容,没有网上没有的信息。当下流行的“微信控”和“微博控”就是其中的典型群体,他们的生活几乎建立在网络媒体之上,比起现实世界,他们更倾向于沉浸在网络虚拟的生活体验中。
  “南京某游戏公司的网页设计人员朱汉文曾是一个典型的‘低头族’。上班时间他和电脑形影不离,业余时间他是各个微信群里的活跃分子……出去旅游,一路上,他忙着把吃穿用住行等旅游信息晒到各个群里。朱汉文想回忆一下这趟旅游,才发现自己的时间被切割得很碎,根本没有体会到旅游之乐,家人也对他整日找WiFi刷屏的行为表示不满。”[5]这样的例子我们身边到处都是,“手机人”手机24小时从不离身,总担心下一秒会错过什么重要电话和信息,即使那一天自己并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和外界联系。他们的日程规划被手机弄得一团糟,一碰到手机就陷入疯狂的刷屏当中,从这条信息的页面跳到那条信息的页面,时间在这一刻仿佛静止,他们在信息的汪洋中彻底迷醉了,彻底忘记了手头的学习和工作。   (二)从行为参考到行为依赖
  受众对媒介的行为依赖主要表现在媒介成为受众的人生导师,一切价值和行为选择必须从媒介中寻找依据。离开了电脑和手机等网络媒介,自己就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去做事情了。不管是在上课学习、工作时间,还是度假出行、休闲购物,甚至是吃饭、走路、洗澡、上厕所的时候,随时随地都在通过这些新媒介来指导自己接下来的行动。手机人把跟自己有关的信息搜寻、社交活动、购物娱乐等所有事务放心地交给手机来打理,手机已经完全嵌入到他们的生活和肌体之中,几乎已经成为他们身体的一部分。简单来说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生活消费依赖
  伴随着消费主义时代的来临,各种商品和广告信息如同汹涌的潮水一浪高过一浪,过度的信息摄入会使人们出现选择性困难症,人们在眼花缭乱的商品名称中迷失了方向。为了减轻这种不适感,也为了帮助自己做出选择,他们的生活安排一切由媒介掌控。例如现在流行的汽车导航仪,很多人开车出行完全依赖导航的指引,有时甚至丢弃了自己的常识判断,宁肯听信导航的错误指引将车子开进死胡同、水塘里和山沟里。
  2.工作学习依赖
  比如本是出于工作的沟通需要,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介上建立各种讨论组和部门群,以便及时联系和协调。可当下群里面开启全天候没完没了的信息轰炸,上班时间为了一点小事在群里面相互扯皮,很多讨论流于形式,原本应该当面讨论的重要问题也被放到了媒介平台上,有的甚至开启全天24小时的持续监控,下班时间也随时分配工作任务和追问工作进度,使人的压力不断增大。至于学习方面的依赖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离开了网络数据库,人们的很多学习研究工作可能完全无法展开。
  3.社交娱乐依赖
  新媒体时代,大多数人都把人际交往和社会期待寄托在手机上,对现实问题采取回避的态度。原有的家庭成员之间的谈话和眼神的亲密交流、原有的温馨的家庭聚会时光等都被家庭成员各自玩手机所替代,同学聚会、朋友聚餐也是大家围在一起各自玩手机的游戏。大家已经习惯了每隔几秒低头看手机,身份的在场不重要,指尖下的跳跃早已经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任意穿梭。各种公共场所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低头族,每一个人周围都形成以自己所在的位置为中心一个个相对封闭的小圈子。
  (三)从精神调剂到精神依赖
  “手机人”对手机的严重依赖使得他们的心理压力不断增大,一方面他们意识到这样做对自己不好,每一次因为沉湎于手机世界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心里会有很长时间的负疚感。另一方面他们对此又无能为力,技术的人性化发展趋势使人难以拒绝与它的亲密接触,内疚完了回过头还是要热情地拥抱“手机人”的生活。如果哪一天他们出门忘了带手机,即使那天他们没有重要的电话和信息,他们依然会陷入紧张和焦虑不安之中,甚至会出现手机铃响的幻听。他们的人生格言是:“网络无处不在,手机无所不能。”
  目前手机依赖症主要集中于青年人群尤其是年轻白领和在校大学生,他们一般很早就开始使用手机。手机已经如此完美地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以至于它早已成为其“最亲密的伴侣”。每天早上手机是起床后第一个打招呼的“人”,每天晚上睡觉前手机成为最后一个告别的对象。手机以一种神话的方式深深植入了我们的思维方式,悄无声息地影响着我们看待事物的角度和方式,我们甚至感受不到它的存在,就好像我们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却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一样。
  “大众传媒自诞生之日起就根植于人类社会的各个角落,人们不仅需要依靠媒介来获取最基本的信息,而且相对于低层次的基本生存需求,高层次精神生活需求的满足也同样要依靠媒介。”[6]媒介对人类的影响已经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就像阳光、空气和水一样,媒介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的必需品,我们已经无法摆脱媒介的影响单独生存。正如前文提到的那样,在人与媒介复杂的社会系统中,受众、媒介和社会三者之间相互依赖、彼此影响,像天平一样形成一种暂时稳定的均衡。但是现在这种均衡状态已经被打破,受众和社会同时向媒介屈服,天平彻底失去平衡。媒介系统像一个黑洞一样将人与社会的一切吸附了,个人和社会都只能沦为媒介的奴隶,媒介将一切牢牢地控制在手中。然而这种影响并不是现在突然发生的,媒介对我们的控制和奴役是逐渐加深的,媒介奴隶主义的发展有一个过程。
  三、媒介奴隶主义的理论诠释
  (一)命运的幻象
  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实现了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的重要变革,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之而来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浪潮造成人们之间传统的以血缘、地缘为纽带的关系被打破,传统规范和价值观式微。随着劳动分工和社会差异的增大,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在拉大,社会被原子化,个体之间彼此相互隔绝,只有通过正式的司法、契约和大众传播媒介来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我们进入了所谓的大众社会。
  大众社会理论认为,大众是一群原子化的孤立的个体,他们是勒庞笔下的“乌合之众”,因此大众传播媒介对他们有巨大的影响。米尔斯认为在现代社会,美国社会中的“大众”本质上是被排斥在统治势力之外的,对正式的民主政治生活的参与不感兴趣,而在业余生活中则“逃避”到大众传媒提供的消遣和娱乐领域。帕特南敏锐地注意到,社区公共生活走向了衰落,比起团体性的社会交往活动,人们似乎宁愿一个人在家看电视。他们关注着媒介世界里的大事小情,媒介上的任何风吹草动都时刻牵动着人们的神经,但对于身边真实世界里的事情却熟视无睹。同样的景象波茨曼也注意到了,他发现电子媒介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控制性,改变了我们的“信息——行动比”,于是我们成为“沙发土豆”,成为一群“娱乐至死”的物种。
  这种情形在当下的新媒介环境中愈演愈烈,年轻的父母沉溺于网络游戏而疏忽了照顾孩子,导致小孩被饿死;明星结个婚、生个娃来个全网直播,引发全民围观刷屏讨论;陌生人吃个饭、钓个鱼也要视频直播,吸引一群看客狂欢逗乐。新媒介环境下人们太容易被媒介裹挟控制,最新的例子是山东疫苗事件中的报道乱象,自媒体公众号加入的推波助澜行动加深了普通公众对疫苗的误解和恐惧。“山东警方破获案值5.7亿元非法疫苗案,疫苗未经严格冷链存储运输销往多个省市,各地查处行动仍在继续。而就在日前,某媒体一份拍摄于2013年的标题为《疫苗之殇》的图片专题也在各种社交媒介传播,引发空前‘闻疫苗色变’的恐慌。”[7]事实上很早前戴扬和卡茨提出“媒介事件”的概念时就提及媒介对于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拥有“竞争、征服和加冕”的特征,然而新媒体时代的各种危机事件借助社交媒介等的迅速传播,反而造成了很多的破坏、混乱和误解。例如利用推特进行革命的阿拉伯之春事件和ISIS利用社交媒体发布斩首记者视频的行为。人与人之间的相同点和共识被掩盖,不同点和冲突分歧被放大和激化,新媒介摧毁了人们静下心来思考的能力,身份和暴力都在媒介的作用下成为命运的幻象。   (二)双11的迷狂
  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们刚踏上美国这片新的土地时,外来者的疏离感使他们敏锐地注意到美国商业化的大众传播媒介充当了社会的压迫性结构的角色,集权制的阴影以另一种方式在美国潜伏挥之不去。在这些学者眼里,传媒是我们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商业化社会里充当了社会控制的帮凶。
  发达的机器大工业生产使得生产力迅速提高,大量丰富的商品开始涌现到市场上。人类社会由生产社会转向了消费社会,消费主义意识形态逐渐盛行。消费主义刺激了人的“虚假的需求”,马尔库塞在《单面人》这本书里表示,“虚假的需求”就是那些流行的需要,比如按照媒介的指引去安排自己的衣食住行,不管是穿衣打扮、购物消费,还是家居装潢、旅游休闲。这种“虚假的需求”,在传播媒介的帮助下,使人不断地产生消费冲动、攀比之风和跟风抢购盛行。在大众传播媒介的诱导下,人们在消费过程中不断得到一种虚假的满足,“人们似乎是为商品而生活,小轿车、高清晰度的传真装置、错层式家庭住宅以及厨房设备成了人们生活的灵魂”[8]。
  新媒介环境下,这一情况更是被媒介演绎到了极致。各类新媒介上的商品信息成爆炸式的指数增长,面对琳琅满目的各类商品图片推荐和广告营销,很多人手足无措、头晕目眩,此时人彻底异化成物的奴隶。人被媒介奴役了一切,不仅是身体,也包括灵魂,每年的双11网购大战是对这一理论的最好注解。虽然网络媒介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当下的双11网购活动,商家和消费者把这一天当成了一场消费狂欢节。每一年的11月11日,商家们联合起来利用各种媒介在网络平台和终端上拼了命吆喝,无数消费者抢红包、抢购物券,围观双11晚会,在各种媒体平台上互动分享心得体会……人们不知道为什么都要在这一天疯狂囤货,为了所谓的“便宜”就毫不迟疑地买下一些自己根本不需要的商品。那一刻大家都是兴奋的,不管是买家还是卖家,人们在如潮水般的媒介商品和信息流中沉醉。在“买买买”的片刻欢愉之后,大家并没有让积累的压力得到释放,反而换来身心疲惫,消费者在这场狂欢当中彻底迷失了自己。
  (三)技术的幽灵
  美国皮尤(Pew)研究中心发布的《2015美国新媒体研究报告》显示,现在媒体变得更加个人化、移动化、参与性和无处不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即所谓的工业4.0正在发酵,物联网在加速,到2025年,互联网将像电能一样,更深入地融入人们的生活。未来媒介的发展趋势是屏幕和数据将无处不在,强化的现实会将媒体和数据带入现实生活,虚拟现实将变得更具沉浸式、更有吸引力。媒介技术的飞跃实质是人对世界体验方式的改变,无论是计算机、网络、手机,还是触屏、云端、VR(虚拟现实)、AI(人工智能),每一次媒介技术的变革都给受众带来了更深层次的丰富体验。人在使用媒介,也在被媒介重塑。新媒体环境中成长的一代,他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状态也在不断变化,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早已融入现实生活,或者说他们就是现实世界。
  由于手机无处不在,经由手机的传感器和应用产生了海量的数据存储。我们的一切生活行为都被媒介悄悄地记录,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移动计算,媒介能够把握我们的生活方式,系统可以精确地给我们推送私人化的信息。我们不需要思考,媒介自然会告诉我们如何去做,这不仅控制了我们的行为,也控制了我们的思想活动。我们成为柏拉图“洞穴之喻”中的那群洞穴囚徒,媒介是我们和世界之间的中介,我们所得到的一切“真实”不过是媒介以它的方式向我们呈现的“客观”存在。因此,我们并不是在与外部世界打交道,而是在和我们运用的媒介符号进行交往。离开了媒介的指引和辅助,我们将陷入一团混沌和黑暗中,无法理解周围的任何事物。对此,卡希尔有过精彩的论述,他说:“随着人们象征性活动的进展,物质现实似乎在成比例地缩小。人们没有直面周遭的事物,而是在不断地和自己对话。他们把自己完全包裹在语言方式、艺术形象、神话象征或宗教仪式之中,以至于不借助人工媒介,他们就无法看见或了解任何东西。”[9]人的自主性和自我意识在不断丧失。
  不管是“电视人”“容器人”,还是之后的“网络人”“手机人”,这些概念的背后都蕴含了这样一个逻辑:技术的反叛,也就是波茨曼所说的“媒介即隐喻”和麦克卢汉强调的媒介的技术决定论。刚刚结束不久的围棋人机大战,AlphaGo4:1战胜李世石,智力方面人类已经不是人工智能的对手了。技术一旦被人接受并在生活中广为运用,那么技术就会坚持不懈地按照它自身的逻辑方式对人类社会文化施加影响,驱使人类按照技术设定的目标前进,这个时候人也只能感叹一句“身不由己”了。
  (四)楚门的世界
  作为媒介环境学派的开创性人物,波茨曼是一个富有社会良心的知识分子。他警告我们要察觉技术所引发的意识形态变革,以免被技术支配和奴役。他审视着这样一个电视媒体高度发达的社会,电视成为家庭中重要的一员,在家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般电视总是位于客厅显眼的位置,传统社会里那个位置一般是供奉祖先和神明的地方,电视媒介某种程度上成为被供奉的对象,人们甚至将电视请进了卧室和卫生间,导致电视对私人领地更强势地入侵。进入到新媒体网络时代,这种趋势也是有增无减,不管看不看,家里一定少不了电视,而且是越来越大屏、越来越智能化。除了家庭,车站、广场、大厅等户外公共空间也被各种屏幕迅速占据,我们真正进入到多屏时代。电视在大范围地侵占家庭和社会空间的同时,也全面地侵占了人们的社会时间,人们花在屏幕前的时间越来越多了。
  新媒介时代,我们就如同电影《楚门的世界》里的楚门,随时随地都处在媒介的包裹中。楚门生活在一个被操纵的虚拟世界,他的出生成长,一切的喜怒哀乐、生老病死都时刻被媒介镜头现场直播,吸引无数的人在屏幕前驻足观看。观看者与楚门融为一体,每个人都是楚门,不管是工作学习还是休闲娱乐,我们的一切行为都已经被媒介悄悄记录下来,然后被永久记录和保存。长期深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媒介世界里我们的任何行为都暴露在太阳底下,好像有无数双眼睛在时刻盯着你,你的个人信息随时都会被晒出来,隐私荡然无存。这种内心的恐惧会给我们一种窒息的感觉,我们越来越不自由,人此刻完全成为媒介的奴隶。   四、媒介奴隶主义的影响
  新媒介依赖本质上是对传播技术的崇拜,表征为认同信息传播技术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始基,人类向技术投降。过度的媒介依赖让我们不自由,我们成了媒介的奴隶。由此,媒介奴隶主义也给社会和个人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一)对社会系统的影响
  1.积极影响
  媒介的奴隶主义对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社会的控制程度不断加深,当下的社会是媒介化的社会。所有的社会活动,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都离不开媒介的控制和影响。各种媒介装置已将自身深深嵌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如随处可见的监控摄像头、各种形式的媒介屏幕和无线WiFi等,都与社会的正常运转紧密关联。今天社会正兴起一股新的互联网热潮,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 、工业4.0……各种新词层出不穷,我们的社会正大步迈向智慧城市的美妙图景,甚至智慧地球的乌托邦也离我们并不遥远。新媒介让我们的社会更高效和智能地运转,也促使人与社会的关系更加和谐。
  2.消极影响
  美国思想家拉尼尔(Jaron〓Lanier)认为,21世纪的网络时代,网络的滥用会压制个人声音,而个人的本性将消逝在网络中,最后导致社会舆论被媒介集团绑架。他断言数字化互联网的崛起将会导致经济的衰退和摧毁中产阶层。互联网企业的收入模式满足偏态分布,这不同于传统产业收入模式的正态分布。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是“赢家通吃”,这注定是一场你死我活的博弈,最终导致一个网络巨无霸的兴起。中间阶层的财富被掠夺,更多的人经济地位下滑到底层,这导致了社会的极度不平等,财富分化的马太效应加剧。现在这个巨无霸正在摧毁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从媒体业、零售业到制造业,我们的财产和工作机会遭遇到更大的威胁。事实上互联网公司的崛起,我们每一个用户都付出了努力,用户的参与过程无偿贡献了大量数据和信息,这些海量的大数据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例如阿里可以利用收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网络贴片广告的精准投放,这是淘宝重要的收入来源。但是它们的巨大财富没有分一分钱给我们,我们都成了网络媒介免费的劳动力。马云说:“阿里不做帝国,做的是生态圈。”不管是媒介帝国还是传媒生态圈,本质上都是社会被媒介操纵的现实。
  这样的社会早已是杰弗里·罗森提出的“全视监狱”,这里充满了网络媒介的霸权力量。“生活在全视监狱之中,我们从来不知道在任意时间内我们看到谁,谁在观看我们,个人不得不担心自己在公开和私下场合表现的一致性。”[10]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战战兢兢地生活,社会中充斥着焦虑和不安,每年各种电信诈骗案层出不穷,手段花样翻新,令人防不胜防。不法分子利用各种先进的媒介技术和手段,可以轻易展开大范围的犯罪行动,而且发展出产业链式分工,对社会的危害性极大。但试图根治这些网络犯罪行为又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任何妄图把媒介系统从社会中抽离出来,那社会的肌体一定是血肉模糊,这种后果是灾难性的,整个社会都将陷入崩溃。
  (二)对个人的影响
  1.积极影响
  媒介奴隶主义之所以大行其道,根本的原因是新媒介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
  ——用户足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这不仅极大地满足了用户的信息需求,也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不对称、不平等现象。
  ——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结交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不仅会增强社会的一些弱关系,同时也打破了地域甚至国别的限制,使用户的人际交流圈得到极大的拓展,个人的存在感大大加强。
  ——用户可以通过新媒体参加各种娱乐活动,而且可以进行购物、医疗和参加各种社会与文化体验活动,大大丰富人生的内容。
  ——用户可以通过新媒体发出自己的声音和诉求,充分享受现实社会中难以体验的精神自由和人格以及权利的平等。
  2.消极影响
  媒介奴隶主义对个人的消极影响也是显著的:
  ——严重影响对传统媒体的使用频次。媒介信息娱乐化的泛滥,各种恶搞戏谑和山寨文化成为新媒介文化中的主流,严肃庄重的传统文化被挤出中心舞台,受众认知能力受到破坏,拒绝深度性和逻辑性,看待事物的能力浅薄化单一化,缺乏批判性和反思性。
  ——严重影响使用者的心理和精神健康。心理受到了伤害,内心越来越孤僻冷漠,自我封闭并且不相信其他人,交际圈不断窄化,思想容易偏激和走极端。
  ——严重影响使用者的身体健康。长时间上网玩手机对身体也有很大的伤害,会导致腰部和颈椎的劳损等身体上的病变。更极端的情形是“果粉”为了一部新的iPhone而去卖肾换手机,因为对物的膜拜而去伤害自己的肉体真是心惊胆战,此刻人与物的主客关系被完全倒置,人彻底成为媒介的奴隶。
  ——严重影响人与家庭、社会的正常关系。网络成瘾和手机依赖症使个人的内心越来越孤僻,减少了和家庭成员的亲密互动,也使得其正常的社会交往能力退化。中国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智能手机的过度依赖正在破坏婚姻关系,并让家庭陷入分裂,60%的夫妇抱怨手机影响夫妻关系,新媒介已成为爱情的电子敌人。[11]
  五、结语
  在奥威尔的名作《1984》中,没有人能逃脱“老大哥”的监视。赫胥黎的科幻小说《美丽新世界》与奥威尔的预言则不同。他认为人们将不是由于专制失去自由,而是由于享乐失去自由。有趣的是,在当下的社会,上述两种情况同时并存。媒介奴隶主义是现象也是趋势,任何人都无法逃离。有的人可能会感到无奈,有的人可能会感到陶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宏观的层面看,媒介奴隶主义对传统媒介和新媒介意味着什么并不重要,对社会、对人类的终极影响才是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7.
  [2]参见2016年2月28日《参考消息》.
  [3]熊宁.移动电子媒介兴起中的媒介依赖研究[J].今传媒,2013(10).
  [4]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19
  9it.com/archives/432572.html
  [5]聚焦“微信群依赖症”:网络世界需要“断舍离”,人民网河北频道[EB/OL].http://he.people.com.cn/n/2015/1120/c192235-27140306-3.html
  [6]李沅倚.新媒介依存症:从“电视人”到“网络人”“手机人”[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7]中科院院士:失效疫苗只是没效果〓不会引起不良反应[EB/OL].中国青年网.http://news.youth.cn/gn/201603/t20160323_7766047.htm
  [8]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10).
  [9]Ernst〓Cassirer,An〓Essay〓on〓Man,Garden〓City.N.Y:Doubleday〓Anchor,1956,p.43.
  [10]胡泳.从敞视单视到全视[J].读书,2008(1).
  [11]中国家庭幸福指数与移动电子产品关系调查发布[EB/OL].参见光明网,http://politics.gmw.cn/2015-04/29/content_15523063.htm.
  (陆地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杜曙晔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
其他文献
网络、计算机等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不仅带动了文化自身的发展,同时,也让文化之间的交流愈加频繁,而在这种多元文化传播的视野之下,幼儿科学教育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多元文化传播视野之下的幼儿科学教育不同于传统的幼儿科学教育,它对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有着更高的全新要求,这也使相应参考书籍的重要性体现了出来。由马明骏编写的《幼儿科学教育》一书从多元文化角度出发,对幼儿科学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书中强调了
期刊
【摘要】在当前新媒体突飞猛进地发展、多种媒体激烈竞争的环境下,传统纸质媒体特别是地市级报纸生存压力空前巨大。如何在这巨大压力下生存和发展,已成为报界同人共同探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有着60多年历史的《南阳日报》面对这种压力,在纸媒一片唱衰声中,大胆尝试,通过新闻创新、经营创新、管理创新,走出了一条媒体转型、媒介融合、快速发展的成功之路。  【关键词】地市级党报;转型;融合;创新  在当前新媒体突飞猛
期刊
【摘要】猴年央视春晚的舞台上,歌曲《华阴老腔一声喊》引起了人们和各新闻媒介的广泛关注。通过对歌曲《华阴老腔一声喊》火爆原因、中国民族音乐文化蕴含的人文价值和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分析,探寻信息化时代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及其对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影响,旨在为推动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中国民族音乐;传承与创新  一、引爆各种媒介的歌曲《华阴老腔一声喊》  2016年2
期刊
在传媒方式越来越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下,法律新闻因其在传播过程中具有对合法权益予以保护、预防犯罪等不同于普通新闻的社会效应,而引起民众的广泛关注。法律新闻是最为关键的信息媒介,能够进行舆论引导,同时也具有监督反馈功能。因此,法律新闻具有更强的规则性与道德要求,在新闻传播中,如何在重视传播效应的同时,强化法律责任,坚守法律准则,使新闻传播工作始终同弘扬社会道德达到高度统一,这是媒体及新闻人应高度重视
期刊
《钢琴教学论》一书是由樊禾心教授以教学论为出发点,对钢琴各个方面的教学进行的总结和讨论。《钢琴教学论》一书在内容上包含了对钢琴教学任务的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所选取的教材、所采用的方法以及钢琴演奏方法的训练等。虽然此书并不是专门为我国各个音乐类院校和高校开展钢琴教学而编写的,但由于其基本上涵盖了钢琴教学的要点,因此也适用于在高校中开展钢琴教学。  钢琴教学是一项系统性教学内容。目前来看,大多数与钢琴教
期刊
【摘要】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新媒体为汉服运动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汉服爱好者主要借由论坛、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进行信息互换、共情交流、文化拓展和认同建构,从而形成以汉服和汉文化为核心的趣缘共同体。兴趣、审美、文化等元素成为汉服趣缘共同体的构成要素。这些要素连接共同体成员,使其之间进行互动。新媒体中的互动与现实生活中的互动相辅相成。这种互动共同推进公共精神的发展、增强共同记忆的认同、促进非物质文化的
期刊
【摘要】从NWICO,WSIS到以“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的“中国方案”体现了全球传播领域一条清晰的历史和地缘政治的演进脉络。无论外在形式如何变化,其共同使命是一以贯之的:减轻乃至破除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在传播内容、平台和技术上的“被迫依赖”,让“一个世界、多种声音”的美好愿景变为现实。在理论基础上,构建“命运共同体”的主张交织着中国传统的“天下”哲学、“大同”理想和发端于古希腊的“世界主义”理念。具
期刊
处于网络大环境背景之下,因网络传播的便捷及高效,打破了时空的限制,高校的固有教学模式受到网络传播的冲击,钢琴教学传统模式的封闭性及单一性已不适应目前高校钢琴教育的发展需求。丰富的网络资源及迅捷的传播,给教学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处于瞬息万变的网络时代,面对信息爆炸、知识更新的社会,如何使钢琴教学跟上快捷的时代步伐,充分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从而使钢琴教学突破传统、区域的束缚,创新模式,为教学
期刊
《视觉传达设计原理》一书是杜士英教授为我国各高校的设计类、美术类专业的学生编写的一本以视觉传达原理为主要内容的书籍。此书从视觉心理、符号的运用等已有理论出发,对视觉传达、视觉元素以及视觉的表达方式进行了讨论。尤其是针对近年来多媒体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并广泛应用到社会的各行各业这一情况,《视觉传达设计原理》一书特意对以互联网为载体的视觉传达设计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相比于现阶段应用在我国各高校设
期刊
信息时代的到来,意味着文化在自身的传播和发展过程中日益呈现出崭新的特点和生机,在社会化大发展的时代主题之下,多元化的文化氛围已经成为主要潮流。正是由于上述背景,教育行业为了实现自我的突破发展,面临着一系列压力和挑战,如何在多元化文化传播的前提下实现自身教学的发展变革,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亟须研究与探讨的重点课题。对于美术教学而言,由于美术这一学科本身与社会文化系统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因此从社会文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