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山水设计的美学研究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man_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园林设计是一门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很多的问题,山水设计在园林设计当中属于大设计,涉及的内容十分具体和广泛,需要更多的综合性思考,山水设计的概念很大,园林山水涉及的工程复杂,但是最为关键的是如何将园林山水化为自然之态、自然之美、自然之状,这就充分考验到了我们的园林设计思想和底蕴。本文正是基于对园林山水设计这个主题展开研究。
  关键词:园林;山水;设计;美学;研究
  在园林设计学当中,提到山水设计是十分考验专业水平的一个技术内容。从某程度上说,园林山水是所有园林设计当中的关键点和难点。从自然生态观点出发,山水是不能够被设计的,自然之美是无法用人工来取代的,实际上我们不必过分纠结于理论层面上的极端,在我国山水园林设计的经典案例层出不穷,也是我国古代文化文明传承的一种体现,尤其是在复制大自然之美上,中国的能工巧匠们可谓是独具匠心,以苏州园林为代表的江南园林设计和以故宫、恭王府为代表的北方园林设计都充分展现了我们在这一方面的独特成就,都充分说明了园林设计在我国古代的发展程度,也为我们继续发展园林设计的理念和工作定下了基调和把握了基础。从另一方面来说,中国人自古就尊重自然,往往能够从自然中感悟美、感悟设计,有些设计理念是在我们现代来说都感到惊叹的,所以,园林山水设计在当代的云林设计当中举足轻重,也是我们园林艺术研究中关注的一个焦点。从园林设计的美学观点出发,我们认为园林山水设计应该充分表达出三个层面的美。第一是自然美,自然美无可否非的排在第一位,如果自然之态没有表露出来,人工的美感是无法取代自然美的。第二是人工美,这种美体现在人对自然形态的升级,是建立在自然设计的理念基础上与园林自身这个人工工程相匹配。第三是艺术美,将自然之美与人工之美相结合,才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园林山水设计过程,而这个过程就充分展现了现代的美学内涵,即艺术的美,创造出让人愉悦和欢喜的氛围,让人们身居其中,怡然自得,感到安静、平和,感到欣慰和舒适。这就是三个层面的美学概念,也是本文所要着重笔墨之处。
  1 园林山水设计中的自然之美
  谈到山水设计的自然之美,我们都能够想到一点,那就是那些美丽的大山大水,这些自然的馈赠鬼斧神工,是人力所不可为的,那么我们凭什么来复制它,来创造它,来移植它呢,那就是尊重。尊重自然规律、尊重自然法则、尊重自然形态。山的大小、是土质还是石质都需要充分考虑,不同的山要有不同的水,是湖泊还是河流,是死水还是活水都需要我们精心的考量和设计。这就是山水设计的困难所在,如何把握,依然是尊重自然,从自然中学习,从自然中摄取,山的高度和水的长度,所谓山高水长,山的大小和水的面积,所谓山水之域,山的角度和水的方向,所谓山水相依、在水一方。充分把握方向、朝向以及山水的自然摆布,才能够形成一个合理和谐的山水图,才能够让人进入山水之园感到不突兀、感到不惊奇。山水设计并非让人一见到就有一种美,而是需要品,就像苏州园林中的山水,看上去似乎平淡无奇,但是不论你坐在那一个角落里,感受一下,品味一下都能够有一种新意,有一种境界,这就是山水的设计功能所在,这就是山水的摆布所在。山水的自然美感让我们充分意识到在设计山水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三点考虑,第一是山水的自然生态、第二是山水的方向位置、第三是三水的交相辉映。山水的自然生态需要我们更多的付之于考察和观察,在自然的山水美景中感悟两者之间的关系和能力,更重要的是感悟山水在大气磅礴之中的秀美和微观层面的感觉。在山水的方向位置中,要有认知,有基础的把握能力,能够了解到山水的朝向、山的阴影和水的倒影,将光和影充分考虑和融入整体设计当中。其实也就成了我们在第三点中所追求的山水交相辉映的内容。将山水的交相辉映的过程,反映到山水的比例设计当中,反映到山水的位置摆放当中,反映到山水的直观感受到当中,真正让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山水相依。
  2 园林山水设计的人工之美
  我们除了要充分尊重自然,考察自然以外,还要有意识的改造自然。毕竟在园林设计这一个层面当中,我们需要发挥自然的能力,也更要发挥人工的魅力。在人工的发展过程中让人真正的摆布起设计的重要性和重要意义。山水设计的人工之美实际上就是在山水园林设计的工程中加入人工的过程,人工之美,美在设计上,用什么石头,怎么组装,挖多大的湖,拓多宽的渠都是有说法的,都是需要摆布和权衡的。最为重要的是,在这些设计当中,我们掺杂什么样的材料,选择那些素材,制造什么样的雏形,摆布什么样的精彩,这些都是我们的人工设计,都是需要我们深度思考和研究的内容。在园林山水设计中需要着重的摆布好三个方面。一是材料的选择,材料对于园林山水设计十分重要,在材料的选取上,要本着尽量仿自然,仿生态的设计,让人工的设计能够更加真实的体现出自然之态,在材料的选取上尽量以自然原材为主,能够衬托出山水的特点的。例如,在假山的山石选取上,尽量在拼接的过程中找好承接点,找到最为恰当的内置拼接处,如果选取人工石材,尽量也要选取仿古程度高一些的,不能仅仅是有个样子就行,山水园林不能糊弄,不能随便。二是在细节上要有讲究,在山水园林的发展过程中,设计山水就是要设计细节,尽管山水所占的比例和面积较大,但是山水在此中也有明显的不同之处,山水有情,不能草率,在细节上把握好几个要点,要有观赏性,要有真实性,要又能性,最后一点既是根据四季变化所衍生出来的不同景观特征。最后在结构的摆不上,要合情合理,要有针对性,要能够与周围的景观融合到一起,要能够真正地体现出山水的统一性和主体性,这里最需要强点的观点就是在山水园林的设计中要能够将人工的技术表现在最大化上,体现出科学性,更要能够将文化层面的内容装点到设计当中,体现出文化文明所能够带来的细节,带来的美观,尽管我们谈到此处,绝大多数的人会想到风水,实际上风水也是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是一种真正的科学与文化的结合,既体现出我们在山水设计当中讲究原则,也体现出我们在山水设计当中讲究品位,将这些问题都全面考虑,综合的形成山水设计,才能够真正地将园林山水的人工美展现出来,完善出来。
  3 园林山水设计的艺术美
  艺术美,是园林山水设计归根结底的美,是展现自然与人工相互融合、相互映衬的美,能够最大化地释放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文化价值当中的艺术魅力,是我们在园林山水设计当中需要不断追求的结果,不断地采取的手段和措施,不断的将其付之于实践的重要结果。园林设计的山水艺术美需要我们综合全局,考量整体,不论是一花一木、一亭一阁都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将山水融入整体当中,或者将部门融入山水当中,总之需要我最大化地释放想象力,同时又最大化的尊重自然,尊重自然给我们带来的自然之美和自然之态,尊重科学规律,只有顺应自然,顺应科学,才能够更好地展现园林山水设计中的艺术之美。
  参考文献:
  [1] 付志前.从山水到园林——谢灵运山水园林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2.
  [2] 许超.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与“山水城市”[D].北京林 业大学,2013.
  [3] 张颖,王立峰.论中国古典园林山水艺术的文化内涵[J].衡水学院学报,2012(10).
  作者简介:尹朝霞(1995—),女,现就读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生命与科学学院园林专业。
其他文献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在于培养出大批的创新型人才。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高校不仅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且有着大有可为的新天地。地方高校在创新教育方面优势与劣势并存,机
管理创新是高校发展的动力与源泉。高校管理中要正确认识管理规范与管理创新的关系,寻求管理规范与管理创新的平衡统一,遵循整体性、求实性、特色性和开放性原则,在保证管理
期刊
期刊
文章根据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分析了3G以后移动通信接入系统所面临的频谱资源紧张的问题,介绍了混和接入的解决方案,并且就其中的接入认证提出了新的模型。
期刊
摘 要:近些年随着流行音乐市场的繁荣,更多的青少年加入了电声乐器的学习,他们纷纷组建自己的电声乐队,一些中学还开设了“电声乐队合奏”的活动课程。然而电声乐队教学缺少行之有效的系统训练方法,商业教学市场更是缺少专业的老师,部分从事电声乐教学的老师只靠自己多年教学经验口传心授,乐队按照现有乐谱演奏或是依赖“扒谱”的方法,一方面这使得乐队合奏过分依赖学生的水平,使技术较弱的成员没办法融入乐队得到锻炼,甚
摘要:通过对90后中职学校学生着装和审美情趣的现状分析,找出导致中职学生的审美情趣陷入严重误区的原因,提出如何引导中职学生提高着装和审美情趣的问题。通过深入调查分析和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初步探索出引导中职学生提高和培养着装和审美情趣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中职;学生;着装;审美;培养  1现今中职学校学生着装和审美情趣的现状分析  最近这些年,每到中职新生开学报到的这一天,在校园里随处可以看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