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检查患者的心理护理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ang9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让患者保持良好心理状态,消除负面影响,顺利完成MRI检查。方法通过对2009~2010年共1600例MRI检查患者的观察分析,针对患者需求行相关知识宣教,制定健康宣教资料,让患者了解检查的全过程,减少患者因对MRI检查认知缺乏而产生的想象性恐惧或焦虑。结果调查对象通过接受宣教,能很好地配合,达到顺利完成MRI检查的目的。结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能体现心理护理在MRI检查中的重要作用,可有效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情绪,保证顺利、安全地完成检查,并能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MRI检查心理护理健康宣教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0-0030-02
  
  
  MRI检查是目前临床诊断中重要的检查手段之一,由于设备、检查环境的特殊性,将检查者置身于一个密闭的狭小空间,检查时的射频噪音和检查时间长等因素,使受检查者易产生焦虑、抑郁、幽闭恐惧症等情绪,不能很好地配合检查,反应过于强烈时,部分受检者甚至不能完成检查。而在检查过程中通过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能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幽闭恐惧症等心理,提高其心理应激,使其顺利配合完成MRI检查,因此心理护理在MRI检查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患者顺利地完成MRI检查。
  对2009年~2010年共1600例MRI检查患者在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进行调查观察和了解,掌握MRI检查患者的心理状况,并进行健康宣教,缓解患者的紧张心理。现将MRI检查患者的心理状况综合分析如下:
  1患者心理状况分析
  1.1 被检者对MRI检查的相关知识了解不够,容易出现紧张心理。
  1.2 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心理沟通及宣教解释欠缺,导致患者对检查设备、环境及检查过程不了解,使其缺乏很好的心理准备[1],易产生焦虑情绪。
  1.3 被检查者独自放在封闭狭小的空间,易产生幽闭恐惧症情绪。
  1.4 被检查者与医护人员及家人隔离房间,产生孤独、压抑感。
  2心理护理和对策[1]
  2.1 检查前的准备[2]
  2.1.1医护人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解释磁共振的原理,嘱其放松心情,告知其检查是安全的,无放射性损伤。
  2.1.2向患者说明检查前需做的各种准备:让患者取下所有金属物品,如硬币、手机、磁卡、项链、假牙、耳环、义眼、眼镜等,因扫描是在一个强磁场的环境中进行,若体内有金属动脉夹或起搏器应禁止此项检查[2]。
  2.1.3在候诊厅的宣传栏上注明有关检查的常识及注意事项,让患者进一步了解磁共振检查[3]。
  2.2 检查中与患者沟通
  2.2.1告知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声音、感觉。使其对检查有良好的感性认知,在检查前用耳塞塞耳朵,减少噪音,教会患者如何分散注意力,指导患者闭目休息,不要看磁空,以免产生压抑,告知检查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及配合要点。
  2.2.2如遇情绪紧张患者,根据病情可以提前服用镇静药物。
  2.2.3对幽闭恐惧症等心理障碍患者,应事先进行沟通,耐心解释,必要时让家属全程陪同检查,在扫描过程中让家属用手握住患者的手或抚摸患者的肢体,使其增加安全感,减少患者恐惧孤独的心理。必要时建议医师修改扫描参数,合理缩短检查时间,使检查顺利完成。
  3检查后交待注意事项
  3.1 检查后交待患者取回自己的物品,勿遗留。
  3.2 交待患者取报告时间及注意事项。
  3.3 在检查中有使用造影剂者,交待患者检查后多饮水,以促进造影剂的排泄。
  4结果
  通过对MRI检查患者的沟通、宣教,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能够消除或减轻患者因各种因素引起的紧张、焦虑、幽闭恐惧症等心理,能使患者很好地配合MRI检查,达到顺利完成MRI检查的目的。
  5结论
  通过对MRI检查患者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的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紧张、焦虑、幽闭恐惧症的心理,使其增强对MRI检查的信心,减轻恐惧心理,保证MRI检查的顺利进行,提高患者对MRI检查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加强MRI检查病人的健康教育,能充分体现了护理服务的人性化。
  参考文献
  [1] 陈玉娟.高场磁共振检查引起幽闭恐惧症的原因分析及心理干预[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7):2852.
  [2] 王建梅.磁共振检查患者的健康教育[J].医疗卫生装备,2010,31(04):312~313.
  [3] 李国锋.患者做磁共振检查时的心理情况及其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08,3,(22):89.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研究纵隔型肺癌的影像学表现,为临床制订合理的手术方案提供更准确的信息。方法回顾分析1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纵隔型肺癌患者的CT及MRI影像资料,并分析图像上肿块的位置、大小、形态、边缘。结果18 例患者均为单发肿块,均位于纵隔胸膜下,与纵隔呈宽基底相贴,肿块大多呈类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分叶14例,毛刺9例;肿块位于上中纵隔区16例,下纵隔2例。结论结合临床症状,仔细分析影像学表现,大部分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盐酸托烷司琼联合地塞米松、苯海拉明预防顺铂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病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盐酸托烷司琼、地塞米松静脉治疗,实验组采取盐酸托烷司琼联合地塞米松、苯海拉明配合治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恶心改善率和急性呕吐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盐酸托烷司琼联合地塞米松、苯海拉明治疗能有效预防化疗所致恶心呕吐。  关键词:盐酸托烷司琼地塞米松顺铂化疗恶心呕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了XD方案(多西他赛联合希罗达)治疗高原地区蒽环类药物治疗失败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蒽环类药物治疗失败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接受XD方案的治疗情况。结果对31例患者评价疗效,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18例,有效率(CR+PR)64.5%(20/31)。31例患者可评价不良反应,无严重不良事件导致死亡的患者,主要的不良反应为乏力、骨髓抑制
期刊
[摘要]本文综述了酸碱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包括低氧血症的分型、酸碱失衡的类型及诊断依据、酸碱失衡与电解质等,根据动态观察,可了解病情的发展及治疗效果来指导抢救、治疗措施的实施,尤其是对呼吸机的合理使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酸碱血气分析酸碱失衡电解质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0-0038-03       血气与酸碱平衡是一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舒肝解郁胶囊治疗伴躯体化症状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从2010年7月~2011年7月间我院内科住院的32例伴躯体化症状抑郁症的患者,采用CCMD-2(中国精神疾病分类和诊断标准,第2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进行评估,对纳入观察组病例同时进行抑郁自评量表采用S.D.S(即ZUNG量表)总分>40分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躯体化因子分>2,应用舒肝解郁胶囊进行治疗,观察舒肝解郁胶囊
期刊
关键词:血脂异常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有效率  中圖分类号:R19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2-0216-02     心血管病已成为我国第一死亡原因,队列研究表明,血清总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文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2010年5月至2010年11月对辖区6034名企业退休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其中包括了血脂测定和相关的流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观察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选我院2009年3月至2010年9月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60例,30例对照组对其进行多观察盐酸氨溴索,另外30例对照组对其进行常用的氨茶碱用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无论在临床疗效、肺功能疗效还是副作用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观察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医学上推广。  关键词:盐酸氨溴索慢性支气管炎疗效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妊娠进行临床分析。方法总结了解子宫肌瘤患者妊娠的发病率,年龄分布,肌瘤的生长部位、大小、并发症及诊疗。结果年龄27~44岁患者中30岁以上多见,经产妇多见于初产妇;孕早期诊断6例、孕中期4例、孕晚期36例,剖宫产时发现2例。黏膜下肌瘤4例,肌壁间肌瘤34例,浆膜下肌瘤14例;单发多于多发;并发症先兆流产2例,先兆早产3例,胎位异常16例,前置胎盘1例,产后出血4例。48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ω-3鱼油脂肪乳对脓毒症患者的疗效及抗生素使用的影响。方法将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ω-3鱼油脂肪乳剂100ml日一次静脉滴注,疗程5~7天,观察患者住ICU时间、抗生素使用天数、MODS发生率、死亡率,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在住ICU时间、抗生素使用天数、MODS发生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ω-3鱼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临床总结。方法采用3 mm直径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颅内血肿,经过对血肿的抽吸冲洗,血肿逐步液化流出而达到清除颅内血肿的目的。结果病例在术后5天内拔针,脑室外引流可根据情况保留7~10天。一般脑内血肿清除率在80%以上,硬脑膜外血肿清除率在90%以上,而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清除率高达95%以上。患者昏迷时间缩短,恢复快,致残率降低。术后生活能力方面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