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普洱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的思考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ngqing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普洱多元的民族文化是普洱各族人民的巨大精神资源宝库,在保护和传承的同时,也要使这些原生态的民族文化为当地人民造福,开发这些文化要做好规划和设计,要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选择,要做到原生态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相结合。
  【关键词】: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开发;思考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少数民族以崇拜天地、森林、树木、动物、河流等为主体,以求得大自然的恩赐和呵护为旨归,在万物有灵观的驱使下,善待一草一木、一鸟一兽、一山一水,充分体现出少数民族同胞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理念,其内涵与生态文明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良性循环、持续繁荣的主旨是一致的。
  普洱居住着哈尼族、彝族、拉祜族、佤族、傣族、布朗族、回族、瑶族、白族、苗族、傈僳族等14个世居少数民族。普洱多元的民族文化是普洱各族人民的巨大精神资源宝库,它构成一个强大的生态系统, 默默无闻地维护着人类的生态平衡。普洱市森林覆盖率高达67%,目前有15个自然保护区,是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普洱少数民族约占全市人口的60%,少数民族地区森林覆盖率普遍较高,它们的文化发展与周围生态环境密切相关,许多诸如原始宗教类型的传统文化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也以少数民族地区居多,在普洱境内的数民族自然保护区有彝族聚集区的哀牢山、无量山,佤族聚居区的南滚河等。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了保护工作目标:“通过全社会的努力,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使我国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并得以传承和发扬”。普洱是世界茶树发源地、茶马古道的源头,茶马文化源远流长、鲜明厚重。有被称为“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的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有反映傣族历史文化的孟连宣抚司署;还有《婚誓》、《阿佤人民唱新歌》等一批脍炙人口的民族歌舞。原生态民族文化和民风民俗原始而神秘、古朴而奇异;佤族木鼓节、拉祜族葫芦节、彝族火把节、傣族泼水节等民族传统节日传承千年、独具魅力。十八大明确指出,要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于普洱原生态的民族文化,首要的就是采取一些积极措施,以做到保护和传承,同时,也要与当前的旅游开发结合起来,使这些原生态的民族文化在开发和保护中为当地人民造福。
  要对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进行系统规划和设计。民族地区的生态文化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系统工程:从内容上看,不仅涉及观念、制度方面的精神文化要素,还要包括生产、生活方式在内的物质文化要素;从工作性质上看,不仅需要对优秀文化要素的继承,而且需要对某些文化要素的引入或创新;从工作对象看,不仅需要处理区域内部的各个民族、各类人群、经济单位的利益,有时还要在不同区域之间进行协调。因此,有关部门应该在广泛调查、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依据现代生态理念,对少数民族的生态文化进行系统梳理和科学甄别,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总体规划、科学设计,确保新型生态文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要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选择。普洱现有的少数民族生态文化是14个少数民族世世代代集体创造的结晶,未来的文化走向也应该充分尊重他们的选择。而只有充分尊重他们的选择,才能被他们所接受。违背少数民族意愿的文化设计,不管思想内容多么科学,形式上多么独到,都只能成为镜花水月,难以实施。当前正在热演的大型民族歌舞《天赐普洱》就是从各个少数的生产生活提炼并经其同意的,《天赐普洱》由《鼓》、《纯净普洱》、《温润普洱》、《风情普洱》和《真情普洱》五个篇章组成,浓缩展示了云南普洱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比如澜沧江边傣族少女的婀娜身影、千年古道上马帮的艰辛、青年男女恋爱的纯真……充分展现了普洱的民族文化、茶文化及马帮文化。
  要做到传原生态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相结合。文化是历史的积淀,文化更是生活的升华。我们在开展原生态民族文化活动中,除了要继续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保留独特的地方风韵外,更要紧跟时代步伐,为其输入时代的新鲜血液,赋予原生态民族文化以新的内涵。只有这样,诸如双胞节、神鱼节等统民俗节日才能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节拍,才能为更多人所接受,才能有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舞台。当然,创新发展并不是对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否定,而是一种扬弃,是在继承和发扬其优秀、独特的地方风韵的基础上的再创造。例如,我们传统的“跳歌”,这是诗、歌、舞融为一体的群众自娱活动。如果我们打着创新的旗号,让“跳歌”活动从旷野下、篝火旁搬到歌厅里,那就失去了“跳歌”原有的文化魅力了。
  要加强宣传,让优秀原生态文化深入人心。生态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在可持续发展时代背景下最具魅力的民族文化。普洱少数民族的生态文化建设成功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普洱绿色经济和民族文化强市战略的成败。因此,我们应该从战略高度对普洱少数民族的生态文化有一个正确认识,在对生态文化进行重新整合、规划之后,要对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全市人民进行强化宣传,尤其是要让当地人民知道,良好的生态不仅关系到全市社会、经济战略目标的实现,还会给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只有这样,才能让新型的优秀生态文化深入人心。同时,还要积极走出普洱、云南,面向中国、世界宣传普洱的原生态文化。
  总之,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应该是在坚持发展的前提下,以生态保护和重建为目标,以制度文化为核心,物质文化、观念文化和制度文化齐头并进,顺应时代潮流和坚持民族特色并重的新型文化体系建设。
其他文献
【摘要】:90年代是中国艺术思潮喷发的一个黄金时期, 在这个时期, 美术家们继承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思想禁锢后的开放和改革阵痛后的反思, 此时的中国美术思潮更日趋成熟, 可以说, 这个年代对于中国的美术思想的发展, 是一个创新的年代, 也是一个复兴的年代。中国的电视剧也开始面向生活,反映大众现实,本文通过对九十年代美术发展的特点和90年代具有典型意义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主体思想的概述,揭示时代的
期刊
【摘要】:萨克斯是一种具有“歌唱性”且有很多不同风格艺术表演形式的西洋乐器。萨克斯“超高音域”演奏是一种较为尖端的萨克斯演奏技巧,它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可以通过炫技来体现演奏者的实力,同时对扩展音乐作品的完整度和提高艺术效果有积极作用,因此在萨克斯爱好者中关注度很高。  【关键词】:超高音域;合理;方法;技巧;控制  萨克斯 1840年,比利时人阿道夫·萨克斯以低音单簧管的吹嘴结合奥菲克莱德号的管身
期刊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位于云南西北部,是迪庆藏族自治州所属的三个县之一。维西下辖的塔城镇藏族和纳西族地区流传一种称为热巴的舞蹈。热巴是典型的藏族舞蹈,广泛流传于各个藏区,在通俗文化的演出舞台上也能经常看到。热巴舞已进入很多学校民族舞蹈的教学课堂,而且往往被改编为群舞,女子甩鼓的动作和男子的旋转跳跃一并被强调。但塔城热巴与其他藏区常见的带有很强娱乐性的热巴舞不同,其仪式舞蹈的特征十分明显。  热巴舞是一种
期刊
【摘要】:《长恨歌》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婉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笔者这里介绍了杨宪益和许渊冲的两个版本的英译本,从信达雅的角度加以解析诗作的英译情况。  【关键词】:信达雅;杨宪益;许渊冲  长恨歌  原文: 汉皇重色思倾国 御宇多
期刊
【摘要】:罗丹的一生都在追求着艺术的真谛,而这艺术的真谛的意义首要便是“美”。我们这些年轻的学生们,在从艺的道路上难免会受到社会的各种因素的干扰,但是身为艺术追求者的我们更应该认清楚自己、寻找自己、勉励自己、鞭策自己,虔诚的用自己内心深处高贵的心灵去奉献、去发现、去追求、去努力,做一个真实的自己,内在的真。要传达情感,才是艺术之源头。  【关键词】:“爱”与“美” 《罗丹艺术论》 读后感  对于艺
期刊
【摘要】:平面广告中的图形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平面广告本身的定位和信息传达准确与否,它是以信息传播为目的。色彩运用得当,可以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唤起人们生理和心理上的共鸣,从而引起消费者对广告商品的兴趣,最终影响消费者的选择。本文选取了Ben&Jerry系列作品来分析平面广告中的色彩应用。  【关键词】:平面广告;色彩;Ben&Jerry  平面广告指以长、宽两维形态传达视觉信息的各种广告媒体的
期刊
【摘要】:陈逸飞的油画技巧高超、绘画语言朴实,具有大美术、大视觉的呈现效果。其绘画的功底具有西方色彩韵底,再加上中国绘画的传统色彩,更突显出浓郁的东方神韵。他对艺术有着完美的追求和坚持不懈地探索,从他不同阶段的作品中,我们不仅领悟到油画创作的美轮美奂,也体会到生活中美的灵妙。陈逸飞不同于寻常的艺术家,他能将艺术与商业紧密结合,造就了一番伟大的事业。本文通过陈逸飞资料的整理与其油画作品的比对,梳理出
期刊
泰语中英语借词的构词规律
期刊
浅析柬埔寨语中的禁忌语及其文化内涵
期刊
【摘要】:中国画的构图就是把画家要表现的具体物象恰当自然的安排在同一个画面中。通过恰当的构图来展现绘画的主题,并且创造出具有画家想表达的独特意境。中国画构图在画家们的不断实践中越来越完美,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特殊规律。要想创作出优秀的中国画作品,就一定要了解和把握好中国画构图的内涵。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查找法,通过大量阅读查找文献资料来论述中国画的构图规律。主要从中国画构图的重要性、中国画构图的常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