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貂细小病毒VP2基因的可溶性表达优化及包涵体蛋白复性研究

来源 :动物医学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DWICHS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究水貂细小病毒(MEV)VP2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对MEV VP2蛋白进行原核表达并纯化,用ELISA初步评价重组蛋白在血清学诊断中的价值.通过大肠埃希菌表达外源基因的方法构建MEV VP2原核表达体系,经诱导表达得到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的目的蛋白,对蛋白进行纯化、透析复性并鉴定;加入分子伴侣pTf16质粒构建共表达系统,优化表达条件以提升可溶性目的蛋白的表达量,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及鉴定.将纯化后的可溶性蛋白、复性后的包涵体蛋白及纯化后的全病毒蛋白作为抗原包被酶标板,用间接ELISA方法对MEV标准阴、阳性血清进行检测,初步对比评价3种抗原的血清学诊断价值.结果表明,经过双酶切和测序鉴定,成功构建重组蛋白原核表达载体;重组VP2蛋白的分子质量约为67 ku;优化诱导温度和诱导试剂浓度未能解决包涵体表达问题;构建了共表达系统,优化表达条件后可溶性目的蛋白的表达量得到明显提高;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结果表明,两种重组蛋白皆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间接ELISA结果表明可溶性表达蛋白更适合作为MEV的候选诊断抗原.通过分子伴侣共表达和包涵体蛋白复性的方法获得了大量有活性的目的蛋白,为建立水貂细小病毒血清学诊断方法和制备MEV病毒样颗粒(VLPs)及VP2蛋白多克隆抗体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采用U?15(58)均匀设计开展不同质量浓度赤霉素(GA3)和吲哚乙酸(IAA)的混合溶液浸种及其与基质、缓释肥的不同水平组合对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苗木生长影响的试验.结果表
试验地位于长白山系张广才岭西坡小岭余脉,黑龙江省尚志市境内的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东经127°29′~127°44′,北纬45°14′~45°29′);试验林为试验地的东林施业区(进
[目的]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免疫细胞,其过度激活与许多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有效抑制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对炎症相关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肠道疾病种类繁多且常见,其中结肠直肠癌的发病率与病死率在过去的30年中呈现出明显的攀升走势,因而结肠疾病的预防、检测及早治疗就显得至关重要。目前,肠道疾病诊断方法有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