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级差角度看语篇态度意义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yi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Martin的评价理论从评价的角度研究分析态度,本文在评价的大视角下,聚焦评价系统的级差子系统,以级差的角度审视语篇态度意义,并提出比较态度价值大小的三个参数——语义、句法和语境参数,旨在对以语义为核心的评价理论进行些许补充和完善。
  关键词: 语篇态度意义 级差视角 态度价值
  
  1.引言
  语言学家对态度意义的关注由来已久。语义层面上的信息评价、事件态度及体现感情意义的褒贬词都曾有学者加以研究(Bolinger,1977;Leech,1983);语音层面上,韵律结构对态度意义进行编码,暗示说话人对特定事物的态度(Lyons,1995)。Biber(2000)归结态度可以由语法成分、词汇选择、语音成分和非语言成分如肢体语言等来表达。不过以上研究大多停留在对态度意义表面性质的研究,缺乏系统性和深入研究的突破口。但是Halliday(1994)功能语法的创立及其对情态系统的表述弥补了系统性上的欠缺。而后随着Martin评价理论的创立,语言学界引入了一种从评价角度分析语篇的系统方法,对于态度意义的研究也变得越来越深入细致。
  Martin的评价系统可以分为三个子系统——态度子系统、介入子系统和级差子系统(Martin,2003)。由此看来,评价只是一个研究语篇态度意义的总体性视角,还有不少学者从评价系统态度子系统和介入子系统的角度出发,对语篇态度意义进行更为细致的研究分析(陈晓燕,2007;唐丽萍,2004;王振华,2001;钟莉莉,2007)。本文试从另外一个子系统,即级差的角度审视英文语篇的态度意义,并提出比较态度价值的大小语义、句法和语境三个参数。
  2.级差视角
  Martin的级差子系统事实上是从级差的角度对态度子系统和介入子系统的定量描述,即对态度和介入程度的分级资源。级差子系统包括语势和聚焦两个内容。语势调节可分级的态度范畴的力度,包括增强和减弱两种可能;聚焦通过某种语义范畴的成员界限清晰化或模糊化的方式来对不可分级的态度范畴进行增强或减弱(陈晓燕,2007:229)。由于级差子系统的语言资源和态度资源,以及介入资源都有相互重叠的现象,所以级差子系统被看作是横跨于整个评价系统的对态度和介入子系统的润色(陈晓燕,2007:229)。对于级差系统处于润色地位的裁定可以被接受,但是级差系统重要性不及态度和介入系统的看法却不敢苟同。首先,虽然级差视角的态度意义研究不如态度或介入视角那样具有丰富的能产性,但是仍然有学者从级差的角度出发审视态度意义,考量评价价值。丁素萍(2007:182)分别将个人关系和个人亲密程度作为衡量公共称谓态度语势和家庭称谓态度语势的参数,建立相应的称谓态度级差,形成一个称谓态度逐渐增强或降低的连续体;张洪芹(2007:195)认为语言不仅是意义潜势而且还是价值潜势,他从词汇、小句和语篇三个层面比较了不同心理过程动词、不同心理动词投射结构和语境作用下的不同小句心理过程所具有的不同大小的评价价值,并把这些大小不同的评价价值分为低、中、高三种量值,以此构建级差梯度。常晨光(2007:170)把英语谚语纳入到评价理论价差系统的研究中去,认为像“by and large”、“first and foremost”这样的双名词(binominal)谚语和级差系统中重复形式(repetition)一样能够放大态度价值,像“as black as the devil”、“spread like wild fire”这样的隐喻性的谚语具有加强语势、增大评价价值的作用,而那些经过加工改造的习语则能进一步产生这样的效果。我们发现以上研究都涉及态度增衰和态度价值梯度的构建,这种定量特色正是现今某些“定性分类然后简单罗列态度资源最后稍作分析解释”的语篇态度意义研究所缺的。其次,级差视角的研究重要性还体现在我们对级差子系统的运作规律还缺乏深入的了解。Martin的级差子系统虽然对众多级差语言资源进行了精细划分,但是这种分门别类只是建立在语义层面上的级差资源的简单罗列,而对级差子系统运作规律的探究需要结合语言形式上的研究;级差资源的罗列还存在动态性问题。每种级差资源的态度价值是可变的,它在一个级差梯度中的位置也在相应地变化,这种变化的动因之一就是语境因素。所以,我们认为确立级差资源的态度价值涉及语义、句法和语境这三种参数的综合考虑。
  3.态度价值的三种参数
  态度价值指的是态度意义的强弱,所以确立一种态度价值需要确立相应的态度意义及其语义强度。很明显,因为态度意义的确立只是涉及对某种态度资源的定性描述,并不需要对其所表达的态度意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所以大多数情况下,仅需语料库支持下的词汇意义便可,如评价系统的态度子系统分别从心理、伦理和美学范畴出发把情感资源定性为情感反应;把评判资源定性为对道德、合法性、正常性和可接受性的评判;把鉴赏定性为对实体而非行为主体的评价。语义强度的确立涉及多方面、多层次的因素,我们把这些因素归结为语义、句法和语境三种参数。
  3.1语义参数
  级差的语义参数指的是词汇的语义强度和原型性。Martin(2003:37-38)认为,态度意义是可分级的,也就是说,我们能够通过具有不同语义强度和原型性的态度词汇,来表达我们对某事或某人具有多么强烈的感觉,所以我们把语义参数又分成语义强度参数和语义原型参数。语义强度参数是通过两种方式发生作用:一是通过修饰词加强原先的态度意义,如“very/really/extremely happy”,原先的态度意义“happy”被三个修饰词“very/really/extremely”进行不同程度的放大;另外一种是通过词汇本身所蕴含的态度强度,如“happy/delight/ecstatic”。值得一提的是,这种作用方式通常是隐喻和隐性的,如“rise/soar/rocket”这三个动词所表达的判断意义都是“升高”,但是其强度却呈由低到高之势:隐喻表达“rocket”最高,“soar”次之,“rise”最低;再如某则新闻的大标题为“Mega-rich reap child benefit”,紧随其后的副标题为“Thirty-one millionaire families receive the government payment designed to give extra help to single-income families.”,标题中没有出现任何一项具有显性评价价值的语义项,但是读者仍然可以通过“mega-rich”和“reap”等隐性态度标记,联想出一幅腰缠万贯却贪得无厌的图画,内心激发出消极的态度倾向——对为富不仁的批评。语义原型参数指的是使用诸如“real/sort of/kind of”之类的词汇对事物范畴性的进行显化(sharning)或糊化(softening)。被显化的范畴更加接近事物的原型性,反之亦然,而对事物原型性的判断又蕴含了人们对这一事物的评价,显示相应的态度意义。
  3.2句法参数
  朱永生(2001)认为一种语言功能可以用几种语言形式来表达。如果跳出评价理论级差系统的语义范围,把级差角度置于更加宽广的视角之下,我们发现某些语言形式也具有级差性,即不同的语言形式可以表达同一种语义结构,但是却分别对应这一结构中的不同语义强度。刘国辉(2005:37)指出名化过程中的词级转移现象反映了语言形式的级差性,例如,“Tom reads very carefully.”“Tom is very careful in reading.”和“Tom reads with great care.”从首句的副词“carefully”到第二句的形容词“careful”再到第三句的名词“care”是一个词级上移、品级升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真阅读”的语义结构保持不变,但是其语义强度却是逐渐增大,所以表达“认真”这一判断的态度价值亦趋升高。同样,后文中会提到一些语义结构相同的句子表达形式,但是由于句法形式不同,虽然表达的是同一种态度意义,但是其各自的态度价值大小却有所不同。所以说,句子结构是一种级差的句法参数,但值得说明的是,例句中的态度价值强度不是词汇本身赋予的,而是人的认知特性所施加的。人类认知心理中的焦点关注序列总是使事物本身(相当于名词)得到最先关注,接着是事物的状态特征(相当于形容词),最后才是事物的运动方式(相当于副词),所以人们就会对不同的语言形式具有不同的语言敏感性,而不同的语言敏感性又在主观上赋予不同语言形式不同的语义强度,由此产生不同大小的态度价值。焦点关注序列原理同样能够解释英语之外的语言现象。如“Je t’aime”和“Je suis amoureux de toi”这两个法语句子表达完全一致的态度意义,但是由于句子结构不同,后者传达的态度价值要大于前者。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读解、梳理何马雕刻创作中的典型性,发现隐喻在作品中的象征符号和艺术观念,释读何马石雕风格典型的现代性视觉表征和审美意昧,成为感受、认知当下寿山石雕刻风格创新转向的路径和方式。  关键词:寿山石雕刻;典型:现代性  对于当代寿山石雕刻群体而言,用多元艺术观念掌控石材的物理属性和视觉肌理特质,正成为演绎寿山石雕刻文化现代性转向的典型特征。独立的寿山石雕刻个体,自发地通过雕刻实践,以作品为媒介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门”看是普普通通的,仅仅是个出入口,但它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了极其主要的位置。  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样式的不断变化与更新。在历朝历代的建筑中对门的造型、门的装饰、门的功能和作用都十分的重视和讲究。我们从徽派的建筑中可以清楚的看到,门的设计与装饰在整体建筑中作为最为重要的部分来刻画。突出门的造型与华丽,它是显赫家族地位等级和身份的一种标志。  门在传统的历
1799年8月23日,沙皇保罗一世在圣彼得堡下令禁止居民留胡子,包括髭须和连鬓胡,也不准留卷发和刘海,因为这位皇帝认为这些是自由思想的早期表现,他担心俄罗斯重蹈法国大革命的覆辙,因此决定先发制人。无独有偶,在保罗一世之前和之后,各国政府都跟“有害”思潮作过斗争,其表现形式之一就是规定头发和胡子的长短。  胡子和近战战术   最早对胡子作出明文规定的是亚历山大·马其顿。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国王
2019年12月29日下午,“绵延”的寓言——陈文令艺术个展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开幕。陈文令是中国当代雕塑的先锋艺术家,是自1978年以来当代艺术不能回避的人物。本次展览聚焦了艺术家2006年以来的艺术创作,展出了大型装置作品3组,雕塑作品50余件,绘画手稿80余张,充分展示出其新的艺术探索和成果。  策展人吕澎认为,陈文令的艺术历程是一条绵延之路,概念出自法国哲学家柏格森的生命哲学“美在绵延”。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中国精神就是我们当前这个时代的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这些重要论述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文艺创作的精神引领和价值引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起点和归宿,也是文艺作品能够跨越时空、成为旷世经典的前提和要领。当我们在解读这个要领的时候,还必须找到从认识到实践的路径。我在初步学习了总书记的讲话之后,感到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  其
  
1961年生于福建莆田,工艺美术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名人,莆田市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会员,福建省工艺美术协会理事,莆田市工艺美术协会理事。历年来参加国家级专业博览会荣获金奖12项,银奖10项,铜奖10项。
日本是一个山林多、耕地少的岛国,人口大多集中在沿海狭小的平原地区。因此,“人多地少”的状况促使日本始终致力于积极利用地下空间。  从自然空间到人工创造   说到日本自然生成的地下空间,就不得不提日本政府指定的国家特别天然纪念物、第一大钟乳洞——秋芳洞。秋芳洞位于山口县美祢市东部的“秋吉台国家公园”地下100—200米处,远古时期这里曾是拥有珊瑚礁的美丽海底,经过海底火山爆发和海洋板块移动,在3.
立冬过后的一个周日,我同几位大学时期的老同学一道去陈文令先生的工作室做客,见到他工作室中有一座用塑料布包裹着的放大泥稿,主人介绍这是为其福建家乡创作的《郑成功骑马塑像》。今天刚好在微信朋友圈中,看到他这件作品正在翻制模具时的场景照片,不由得想起我当年创作《金花公主骑马像》时的一些创作经历。  时间要回溯到2000年,当时我还在一所大学校办企业的艺术公司工作,公司承接了为北京平谷区金海湖景区创作金花
摘要: 系统功能语法因其巨大的实际应用价值,已被广泛地用于分析各种语篇。本文在系统功能语法的框架下,对一则新闻报道进行及物性、语气和情态,以及主位结构方面的分析,以期揭示出新闻语篇的特点。  关键词: 系统功能语法及物性语气和情态主位结构新闻语篇    一、引言    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已被广泛运用到对各种语篇的分析之中,其中黄国文成功地应用系统功能语法框架分析了广告语篇。他指出,这种语法比其他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