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矫治硅胶假体隆鼻术后鼻梁侧缘凹陷

来源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xin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硅胶假体隆鼻术后,常见出现鼻颌沟过深,鼻颌角过小,致鼻梁显得过于突兀耸立而外形不够自然.以往对这种情况采用更换或将原假体重新雕刻后再置入[1]的方法矫治,但因创伤较大,患者往往难以接受.注射自体脂肪颗粒填充鼻颌沟进行矫治,不但创伤小,康复快,而且疗效良好.我们自2007年以来,运用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矫治因鼻颌沟过深所致硅胶假体隆鼻术后欠完善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处理注射聚丙烯胺水凝胶(hydrophilic polyacrylamide gel,HPG)隆乳后慢性迁延性感染的最佳途径,以提高治愈率.方法 对注射HPG隆乳后慢性感染患者,结合腹腔镜反复多次手术取出注射材料,大面积彻底刮除残腔异物,灌洗清除感染坏死组织,连续多次进行局部创腔冲洗,负压引流等综合手段,彻底控制感染与炎症.结果 126例于治疗1~3周后,乳腺及胸腹壁内感染得到控制,全部
目的 研究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NS-398对长一中波紫外线诱导的永生化人类角质形成细胞(HaCaT)白介素-1a(IL-1a)、a肿瘤坏死因子(TNF-a)表达的影响,探讨NS-398对人类皮肤光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传代培养的HaCaT细胞分为单纯照光组、NS-398干预组和空白对照组。单纯照光组用长-中波紫外线(UVA-UVB)照射,NS-398干预组预先用不同浓度NS一
期刊
正颌外科学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医疗科学技术发达国家兴起,20世纪80年代逐步发展成熟成为新的临床分支学科.正颌外科综合应用外科和正畸的手段,以美学理论为指导,通过面中、下部颌面骨结构的变换调整,达到恢复正常口腔(牙合)功能,并美化容貌的目的.一、正颌外科的发展简史及其美学特点运用外科手段矫正颌骨畸形已有百余年历史.1849年美国弗吉尼亚Hullihen医师首先报道1例烧伤后致畸的病例,由于面下部
期刊
面部良性肿瘤用一般手术方法切除缝合治疗后,常导致程度不同的功能障碍和损容不良后果,因此需兼顾功能和外观的双重修复.自2007年1月以来,我们依据整形外科原则,选择隐蔽切口的手术入路,切除面部体表肿瘤共已27例,效果满意。
期刊
一、方式随诊是医师了解患者的有关情况和疗效的主要方法,也是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有随诊、随访、信访、话(电话访)等方式.其中随访方式为医者嘱告患者于出院后约定的时间来院复诊检查;随访则为由医者主动定时前往访视患者观察一切;信访是以通信填写问卷调查表的方式了解出院后的情况;话访是藉电话互相沟通询问出院后动态.在4种方法中,随诊与随访因系医患直接接触,故可保证获得真实、全面、可靠的资料,并便于拍摄
期刊
小腿中下段、踝周和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常伴有肌腱骨裸露及继发感染,临床修复较为困难.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因其血管解剖恒定、手术操作简便、皮瓣可重建等优点,临床应用日益广泛[1].自2002年以来,我们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下端、踝周和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5例,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期刊
先天性上睑下垂是多见的遗传性疾病,主要原因是眼神经核或上睑提肌发育不全.下垂不仅阻挡视线以及有损于面容美观,而且重度患者常影响视觉功能,尤其单眼下垂可导致视觉剥夺性弱视和立体视觉减退,需要实施手术矫治.由于引发的病因、发病的程度、发生的时间及单侧或双侧、视力受损程度等不同,手术时间和术式选择也有差异[1]。
期刊
瘢痕疙瘩是皮肤创伤后结缔组织的异常增殖所形成的肿块,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是整形外科面临的难题之一.临床上表现为肿块突出于皮肤表面、向周围正常皮肤侵袭性生长,无自愈倾向,手术切除后易复发[1].这不仅严重影响美观,而且常伴有慢性感染、瘙痒、疼痛[2],甚至导致功能障碍,给患者的身心带来极大危害.目前,临床上采用的治疗方法疗效均不能令人满意,有报道表明单纯手术切除后瘢痕疙瘩的复发率高达50%~60%
期刊
目的 探讨内镜下额颞部除皱术对眉眼形态的改善情况.方法 采用传统的额颞部小切口方法微创行内镜除皱术,并观察内镜除皱对眉眼形态的改变和影响.结果 60例术后眉眼间距较术前增大(5.0±1.2) mm,有效实现眉提升,改善下睑缘松弛下垂;内镜下额颞部除皱后眼周围皮肤紧致,长久去除外眼角鱼尾纹,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对眉形进行调整.结论 额颞部内镜除皱术可以矫正眉下垂及双侧眉毛不对称,改善眉眼形态,达到年轻化
病例 患者女,37岁,9年前在某医院行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颏术,术后外形、手感均较好,1年后发现填充组织移位,下颏变形,但无发热、关节酸痛等全身症状,无口腔疾病.于2010年7月来我院求治.查体:下颏宽,左右不对称,左下颏局部隆起,从鼻尖-上唇-下颏前直线连线测量观察,下颏整体后缩约5 mm,颏部皮下组织深层可扪及移位的填充物,质较硬.建议患者行填充物取出术.在局部麻醉下,距下颌游离缘约1.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