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O2FIX模型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碳循环过程

来源 :植物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明华北落叶松(Larix gmelinii var.principis-rupprechtii)人工林的碳循环过程,该研究以河北围场地区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例,基于CO2FIX模型,以在当地的实际调查数据、文献数据作为输入数据,从生物量、土壤和木质林产品碳库3个方面探讨了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碳循环过程和碳汇能力。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碳库最大,生物量碳库次之,林产品碳库最小,但是林产品碳库随时间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在一个轮伐期内(50年),每公顷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约固定了250t碳,其中约70%通过凋落物和采伐剩余物的方式进入土壤碳库,约30%进入木质林产品碳库;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在生长的大部分时间是一个碳的吸收汇,而在森林采伐时成为暂时的排放源,从长时间尺度上看,每公顷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每年大约固定0.3 t左右的碳。该研究结果表明了木质林产品碳库在人工林碳循环中的重要作用,这将有助于更加全面地认识人工林的碳循环过程和碳汇能力。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carbon cycle of Larix gmelinii var. Principis-rupprechtii plantations, this study took the 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plantation in Hebei paddy field as an example. Based on the CO2FIX model and the actual survey data in the local area, Data as input data, the carbon cycle and carbon sequestration of 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plantation were discussed from three aspects of biomass, soil and carbon pool of woody produc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plantation had the highest soil carbon pool, followed by biomass carbon pool and the smallest forest plant carbon pool, but the carbon stocks of forest products tended to increase with time. During a rotation period (50 years) About 50% carbon dioxide per hectare plantation was fixed in the 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plantation, about 70% of which entered the soil carbon pool through litter and harvesting residues, and about 30% entered the carbon pool of woody products. 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Part of the time is a carbon sink and becomes a temporary source of emissions during deforestation. On a long-term scale, annual 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plantation per hectare is fixed at about 0.3 t carb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demonstrate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 carbon pool of woody products in the carbon cycle of plantations, which will help to more fully understand the carbon cycle and carbon sequestration of plantations.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杂种优势在提高作物产量和适应性方面已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由于杂交种后代不能稳定遗传,每年均需利用不育系和恢复系亲本配置杂交种子,不仅制种成本高,而且存在制种纯度问题,
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四季的气候变化.古人用它指导农事活动,曾影响着干家万户.如今,它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这是华夏先人对气候、天文等领域观测及研究的智慧结
【摘要】英语教学要围绕“热点性”,“实用性”和“文化性”为主的话题展开教学。要创设英语教学情境,让情景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英语作业的方式要多样性,创新性,做到课内检查与课外检查相结合,抽查与普查相结合。英语课外活动多组织开展专业文化活动和专业竞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以及培养英语学习的语感。  【关键词】英语 口语 课堂教学 课外教学  一、英语教材、教学内容的选取  英语教学多以“实践性”
【摘要】英语是一门国际化语言,也是一种常用的语言工具,在现代人沟通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英语教学中应该重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但是当前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学生的听力水平普遍不高,甚至很多学生害怕听力。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并且总结了相应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 听力教学 问题 改进策略  英语是人们用于交际的一种常用工具,因此英语教学的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在我们身边涌现出了一大批新的词汇,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方面为了保持其词汇的原有意义,另一方面也为了能够更好地借鉴吸收新的知识文化,在译成汉语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使用音译翻译方法。音译作为翻译实践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了解翻译发展过程的一面镜子,也反映了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基本方向。  【关键词】音译 翻译史 社会文化
期刊
【摘要】提问是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但是当今的高中英语课堂提问,看似有问有答,实则流于形式。本文就高中英语课堂提问所存在的问题作一些探讨,并就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提出一些策略。  【关键词】高中英语 课堂提问 有效性  在高中英语课堂上,师生常用来交流的一种形式是通过提问与回答进行的。问与答这种最普通的交际形式,也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一种方式。课堂提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