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两次为贵州题字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an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题写“遵义会议会址”
  1950年遵义城刚解放不久,新成立的人民政府即组成了遵义会议会址筹备委员会。1954年,时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杨尚昆给遵义市委来信,确认遵义老城的柏辉章住宅就是当年举行遵义会议的建筑。
  1964年,有关部门斥资对会址进行大规模的维修。此间,有人提议请毛泽东为会址题写馆名。当年12月份,省博物馆馆长等人赴北京,请中央办公厅向毛主席转达希望他题写馆名的请求。
  据当年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李来福回忆,1964年12月的一天,天气很冷。当天下午,毛泽东午睡起来以后,听说贵州来人请他为遵义会议题字,他很高兴,当即令工作人员取来纸笔,用2张宣纸题写了“遵义会议会址”几个飘逸的大字。这也是毛泽东为全国革命纪念地亲笔书写的唯一一份题字。
  题字“贵州大学”
  1951年秋,贵州大学法商学院政治经济系教授陈述元先生作为民主人士调进中央革命大学学习。陈教授在学习中结识了一位湖南同学,这位有学问的湖南人是毛泽东的故交,毛泽东几乎每星期都要约他去中南海叙事。陈述元向这位先生提出请毛泽东为贵州大学题字的想法。这位先生向毛泽东转告了陈述元先生的请求。毛泽东欣然接受,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用笺写了“贵州大学”四个大字。陈述元先生得到毛泽东的亲笔题字后,立即寄回了贵大,贵大将原件扩大,制成校牌。
  1953年,全国高等院校系调整,贵州大学校名取消,部分系并入重庆大学、四川大学、西南政法学院、昆明工学院等院校。陈述元先生在调往昆明工学院前夕,在毛泽东题字原件上附写了注释,内容为“一九五一年十一月毛主席为贵大题字望同志珍藏原乞书者留言一九五三年九月十九日”。并将原件保存于贵州农学院。
  1958年3月,中共中央在成都召开工作会议,贵州省委书记、省长周林向毛泽东汇报了贵州情况,对院系调整撤销贵州大学的意见一并作了汇报。毛主席听后当即指示,每个省都应有一所综合性大学,已调整的可以恢复。根据成都会议精神,9月,贵州大学复校,并从贵州农学院取回了毛泽东题字的原件,挂出校牌。
  1976年9月,毛泽东逝世。他为贵大题的字送交中央,保存于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影印件保存在贵州大学,校牌沿用至今,它是毛泽东为贵州高校的唯一亲笔题字。
  1988年,贵州大学庆祝母校复校30周年,来自全国各地的校友回到贵大。大家谈到毛主席为贵州大学题字一事,但却有很多校友不知道乞书者为何人。于是时任校办主任的蔡显沛教授在复印件上注明了“乞书者系原贵州大学教授陈述元”字样。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学习不单是语文知识的积累与掌握,更是语言艺术的升华。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给孩子们从小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孩子们好学、乐学、会学的情操。让孩子们从繁重的书写学习任务中解脱出来,这正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正在探索和奋斗的目标。在一线工作多年来,笔者在慢慢尝试与摸索中发现:朗读不失为一个学习语文知识的好方法、好途径。要让孩子们学会朗读,用心去朗读,从而引领孩子们迈向文学修养的殿堂。  关键词:朗读;
1971年林彪折戟蒙古大漠,相关人员被迅速整肃,大多数人的政治命运就此画上休止符。林的嫡亲血脉,其随从、部属的子女,也从云端跌落至凡尘。此后40年间,林彪集团“二代”们的命运如何?  “活着没信心,死吧又没决心”  林彪手下“四大金刚”(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的孩子,原来都在军队系统就职,“九一三”事件猝发,这些原有可能冉冉上升的“二代”们一齐被扔进了阶下囚序列。  1971年,吴法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