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数字化技术对穿翼种植的相关解剖学研究

来源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ONG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及测量穿翼种植的相关解剖学数据.方法:选取上颌磨牙缺失并伴有牙槽嵴萎缩性吸收患者的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数据,运用SimPlant 11.04软件重建患者颌骨及翼腭管的三维模型,在三维模型上使用13、15、18 mm的虚拟种植体模拟穿翼种植,并测量穿翼种植体在近远中向及颊舌向与眶耳平面的夹角,分析植体与翼腭管在矢状位及冠状位的空间关系.结果:本研究共纳入96颗虚拟种植体,植体与眶耳平面在近远中向的夹角为(69.15±4.92)°,在颊舌向为(77.61±3.41)°.植体与翼腭管的空间关系均可分为3种:X型、平行、相交.结论:穿翼种植体植入前,须常规对植入路径分析和规划,以规避手术风险.
其他文献
寨卡病毒相关性吉兰-巴雷综合征(Zika virus-associated Guillain-Barré syndrome,ZIKV-GB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周围神经疾病,是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感染并发的神经后遗症之一.虽然ZIKV-GBS的临床表现多遵循GBS的经典表现,但由于病原体不同导致其致病机制、病情严重程度及结局与经典型GBS存在较大差异.随着ZIKV在世界范围内的暴发流行,ZIKV-GBS的发病率也急剧增加.目前仍缺乏针对ZIKV的治疗性(抗病毒药)或预防性(疫苗)干预措
随着分子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成像靶标被开发应用.乳腺癌的分子成像靶标大致可分为受体和代谢过程两大类.受体包括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整合素受体等.此外,肿瘤特征也是开发肿瘤特异性示踪剂的对象.与正常细胞相比,肿瘤细胞的葡萄糖和胆碱代谢及DNA合成均增加.逃避细胞凋亡也是肿瘤细胞恶性生长的基本生理改变之一.这些特异的代谢过程也与受体一样可作为分子成像的靶标.本文就乳腺癌的特异分子靶标及各类靶标对应的成像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背景 机械刺激对于维持骨骼重塑和平衡至关重要,机械卸载引起的骨骼系统损伤是长期航天飞行的主要局限性之一.研究表明微小RNA(miRNA)可通过调控与骨形成相关的基因和信号通路调节成骨细胞功能.目的 探究模拟失重下miR-138-5p/SIRT1信号通路对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为失重性骨质丢失的在体靶向干预寻求治疗靶点.方法 利用2D回转器对前成骨细胞MC3T3-E1进行模拟失重处理,验证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I(SIRT1)及miR-138-5p在模拟失重下的表达发生变化;向MC3T3-E1细胞中转染mi
近年来,Kisspeptin及其受体KISS1R在生殖领域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Kisspeptin/KISS1R不仅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表达,参与女性生殖内分泌功能的调节,同时还表达于女性生殖相关器官,如卵巢、子宫以及胎盘.这些发现提示,Kisspeptin不仅可以通过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发挥对生殖内分泌功能的调节作用,还可以通过与外周组织中的受体KISS1R直接结合而局部调节生殖器官的功能.本文通过对Kisspeptin/KISS1R在女性生殖相关器官中的分布及其局部调节作用进行综述,以期更好地理解Kis
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类特殊的内源性非编码RNA,最初在植物类病毒、酵母线粒体和丁型肝炎病毒中被发现.近些年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大量circRNA在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PC)组织或胰腺癌细胞系中表达异常,并通过调控下游靶分子如微小RNA(micro RNA,miRNA)或RNA结合蛋白(RNA-binding protein,RBP)参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耐药、自噬及免疫逃逸,有潜力成为肿瘤的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成为胰腺癌领
脓毒症易引起胃肠道的急性损伤和功能失调,造成患者营养物质来源不足,进而影响患者的营养状态,甚至危及生命健康.临床上,营养支持是脓毒症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其分为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支持途径及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支持途径.近年来,EN、PN对于脓毒症作用的研究结论与过去似乎大相径庭,本文旨在从各大指南推荐、大量实验基础和临床观察等方面探讨EN、PN在脓毒症中的作用,为脓毒症患者营养支持途径的选择及预后改善提供参考.
背景 劳力型热射病(exertional heat stroke,EHS)是一种主要因运动或劳作产生过量的内源性热而引起的重度中暑,目前尚无成熟的EHS实验动物模型建模方法和标准.目的 通过植入式生物遥测技术的应用,建立稳定可靠的EHS大鼠模型,阐明高温和运动下EHS大鼠的核心温度(core temperature,Tc)、血压(blood pressure,BP)、心率(heart rate,HR)等基本生理参数的变化规律.方法 取体质量250~300 g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18只,通过手术将可
目的:构建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膜包被的仿生纳米载体,负载姜黄素,探究其对巨噬细胞极化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脂质体挤压器将干细胞膜囊泡与载有姜黄素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PLGA]纳米粒结合,构建MSCs膜包被的仿生纳米载体.应用透射电镜表征形貌.体外考察其稳定性和药物释放规律.将材料与RAW264.7巨噬细胞共培养,探究材料的细胞毒性及巨噬细胞极化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成功构建MSCs膜包被的仿生
足底筋膜炎(plantar fasciitis,PF)是引起足底足跟疼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可表现为长时间站立、行走或剧烈运动时足底足跟剧烈疼痛等症状,给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然而该病病因尚不明确,通过对其发病相关的内在与外在危险因素进行研究,指导预防策略、早期进行科学干预尤为重要.本文对可能引起PF的相关危险因素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目的:角蛋白14(cytokeratin 14,K14)是唾液腺干/祖细胞的标志物,本研究探讨K14+细胞在下颌下腺损伤修复中表达分布的特征.方法:构建8周龄小鼠双侧下颌下腺主导管结扎-开放模型,分别于结扎后0、14 d及开放后3、28、56 d收样,利用组织学染色法评估下颌下腺损伤及再生状况,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K14+细胞增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唾液腺功能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在下颌下腺发育过程中K14+细胞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少;成功构建小鼠下颌下腺主导管结扎-开放模型,导管结扎后,腺体萎缩,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