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病毒感染在间质性肾炎发病中的作用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_p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索EB病毒感染与间质性肾炎发病之间的关系,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间质性肾炎患者及对照组的冰冻肾穿刺组织标本,进行了EB病毒DNA的检测。结果:在间质性肾炎组中,12例冰冻肾组织标本中有8例阳性(阳性率66.7%),而10例微小病变肾病患者冰冻肾组织均为阴性,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果提示,EB病毒感染与间质性肾炎的发病有较明确的关系,但EB病毒感染在间质性肾炎发病机制中的确切致病途径及因果关系尚待进一步阐明。

其他文献
自1972年首次报告血清铁蛋白放射免疫测定的敏感方法以来,血清铁蛋白测定主要是用来了解正常人铁贮存及其缺铁情况。随着对铁蛋白分子结构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铁蛋白有明显的异质性即存在异铁蛋白。我们在建立血清酸性异铁蛋白(AIF)放射免疫检测方法基础上,对血清AIF在恶性血液病诊断中的价值作一初步探讨。
期刊
我们测定了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胃液、唾液中表皮生长因子(EGF)的含量,以探讨EGF是否涉及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
期刊
为了解女性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诊断问题,本组回顾性分析100例女性患者临床诊断冠心病心绞痛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检查的临床资料。冠心病组:以冠脉造影血管狭窄≥75%诊断为冠心病,冠脉狭窄50%~75%且临床有心肌缺血证据者也诊断为冠心病,共48例。冠脉造影结果除外冠心病者52例,为对照组。比较二者有关冠心病危险因素和临床胸痛特点。结果显示绝经是女性冠心病特殊危险因素,绝经后冠心病发生率增加。女性冠心
近年来,动脉粥样硬化的病毒病因学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有研究表明人巨细胞病毒(HCMV)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组织中HCMVDNA,旨在进一步探讨二者间的关系。
期刊
吉他霉素片对立克次体和病毒是否有抑制作用
期刊
怎样选择心房纤颤电击复律和药物转律的临床指征
期刊
通过对48例冠心病患者与正常人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TNF)、一氧化氮(NO)变化的观测,探讨其对冠心病不同病情的影响及开博通的干预效应。
期刊
第211例——视物不清、谵语、昏迷
期刊
原发性恶性心脏肿瘤较罕见。我们近10年收治了3例经病理证实的心脏血管肉瘤,例1和例2均作尸检,例3经右心导管右心房肿物活检而确诊。例1肿瘤为不规则的分叶状,体积4.5cm×5.0cm×6.0cm。例2肿瘤呈球形,体积3.3cm×3.5cm×3.5cm。均无蒂,直接附着于右心房壁,呈紫红或暗红色,易出血,与周围组织境界不清楚。心包腔内分别有600~800ml的血性积液。均有肋骨、腰椎、上腔静脉旁淋巴
期刊
为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心内膜炎的临床变迁。分析了1977~1994年我院确诊的金葡菌心内膜炎21例,并与1957~1977年我院确诊的金葡菌心内膜炎11例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近年来,金葡菌心内膜炎有上升趋势,以右心内膜炎增加明显,后者尤与静脉毒瘾、血管介入性操作等有关。右心内膜炎在其高危因素、基础心脏病、临床表现及预后等方面与左心内膜炎有明显区别。室壁心内膜炎临床表现常不典型,有赖于超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