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合作探究教学初探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xleo3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合作探究型模式主要体现的是人文主义的教学理念, 对课堂教学的过程和方法的优化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这样的合作探究型教学模式的教学思维的引导,不仅可增强教师自身的学习体验, 还对学生获取知识、 技能有一定的帮助。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思维模式引导下,不仅能够增强自身的学科学习体验,还能够让学生在彼此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取学科知识和技能。本文就探究型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方法,以及该教学思维模式在课堂教学有效性与效率的提高中的作用讲行探试。
  【关键词】高中历史 课堂教学 合作探究 教学方法
  在高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目标以及学生的具体心理需求,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作用充分发挥,并鼓励学生参与到课程的合作探究中去,以此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感悟,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的生产与内化。同时,我们积极从学生的课程学习需求心理出发,发挥他们学习的主体地位和作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程合作探究,不仅能够使得学生加深对课程的理解感悟,还能够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有效内化生成。合作探究型的教学模式不仅满足课堂教学目标、内容,而且可在此基础上对被动教学问题有所突破,让高中历史的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以及学习积极性都是有很大的帮助的。那么,应如何来进行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呢?
  一、 精选话题,主动探究
  在高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中,话题的选择不但是前提,还是学生进行交流、互动的一个前提条件。一个通过精心挑选的话题,不仅可为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提供一定的物质载体,还有助于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目标的确定。在进行探究话题的选择时,教师应将话题建立在课堂学习的重难点基础上,且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话题选择主要要注意以下三点:其一,选择的话题应充分体现课程的发展目标与价值,并根据教学目标来进行适合于学生情况的探究话题。其二,探究话题应是与教学重难点紧紧相扣的,能够有效地加深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与感悟。其三,探究的话题还应能体现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对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及技能有一定的帮助。例如,在进行苏联战时,共产主义的政策与列宁新经济政策的讲解时,教师可将当时的背景、以及政策的作用、意义作为切入点,让学生在进行充分的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去深入理解这些政策的作用与发展意义。此外,教师还可将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类似背景,设置类似于如下的题目来让学生去探究,如:(1)在苏联内战时,共产主义的政策对以后的经济发展有什么样的影响?(2)在进行经济发展的政策的定制时,应注意的方面有哪些?(3)根据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我们能够得到什么样的启发?
  二、合作探究,深入理解
  合作探究是一种学习方式,采用合作探究模式来进行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对历史现象有所理解,并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加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中,通过合作探究可帮助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接受,也对学生的感官思维有一定的调动作用,并满足学生的学习发展需求。合作探究是指在围绕所选探究话题的基础之上,教师鼓励学生通过不断的尝试与探索来对课堂知识进行学习,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运用技能。常见的合作探究方式有同桌讨论、小组辩论以及小组讨论等,通过合作探究有助于学生将学生的思维直观化、清晰化,并促进学生历史知识与技能的生产与内化的发展。例如,在进行“开辟新航路”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时,针对“新航路”对世界经济的发展的影响,教师可做类似于这样的的教学安排与设计,如:(1)先让学生自主进行阅读与自主探究,并在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表述。(2)让全班学生进行讨论:地理大发现对人类历史的进程、文明以及世界市场的出现有着怎样的作用与意义?(3)进行小组探究,让学生通过探究回答问题:地理大发现对西欧是否有影响?有怎样的影响?
  三、 强化表达,提供机会
  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探究的结果需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来呈现, 即学生的表达与呈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注重对学生的语言表达、呈现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在历史问题方面的能力与水平。这里说的表达呈现不但是对学生历史课堂学习方面的综合体现,而且为学生的知识技能提供一定的机会。同时,在学生进行学习表达呈现时,还能调动学生的多种学习感官,激活学生的历史学习思维,提高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对学生的语言表达、呈现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点:(1)鼓励并引导学生通过多样化的学科语言呈现合作探究的结果,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历史学科方面的综合运用能力与水平。(2)鼓励并引导学生根据教学目标的发展要求,进行大胆的质疑,在各种分歧中进行争辩交流,让学生在争辩交流的过程中获取新的知识技能。(3)注重对学生的综合分析、概括能力的培养,并让学生通过写作的形式来体现学习的内容,达到提高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的目的。通过这样的表达呈现,不仅可增加学生投入到合作探究中去,还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总而言之,若是能够在高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中运用合作探究模式来进行教学,不但能够有效地激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还有助于学生学习体验的增强,满足学生的学习发展需求。即合作探究型教学模式可将教学过程变得更加的生动、活泼,对学生接受历史知识与技能都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路勇.试谈高中历史的课堂合作探究教学[J].文理导航, 2011年11期.
  [2] 晏良贵.高中历史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性”模式探微[J].文理导航,2010年28期.
其他文献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课程产生兴趣,才会积极主动的投身于学习中。运动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体育知识和坚持终身锻炼的内在动力,因此体育教学必须重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而怎样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想必是每位体育教师潜心探索的话题,本文试分析一下在体育教学中怎样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关键词】体育教学 运动兴趣 激发策略  运动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的重要前提,广大体育教师要时
【摘 要】作为师范学校的历史老师,提高师范学校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课题。本文试从文与图的结合;情与趣的结合;史与思的结合;内与外的结合等四个方面,对提高师范学校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探索。  【关键词】师范 历史课堂 教学  陶行知先生说:“教师教的法子是基于学生学的法子”。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在过程的实施、情境的创设、知识的迁移、问题
纵观福建省新课改高考文综自主命题四年来的历史试题,在注重基础知识考查的同时,非常强调“能力立意”,重视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考查学生运用史料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梳理并识记主干知识外,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形成创造性思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课程基本理念明确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 要】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非常强调在学科教学中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探究学习的能力。要实施素质教育,确保课程教材改革顺利进行,就必须改变广大教师习以为常的课堂教学方式,通过探究式课堂教学活动等途径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实践机会,使学生逐渐形成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和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真正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高中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