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炭添加对麦田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的影响

来源 :生态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l45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生物炭和氮肥配施对麦田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特征的影响,从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变化角度分析麦田生物炭配施氮肥的可行性.试验设置6个处理:不施肥CK、单施生物炭B(生物炭用量30 t·hm-2)、低氮N1(氮肥用量150 kg·hm-2)、高氮N2(氮肥用量300 kg·hm-2)、低氮配施生物炭BN1(生物炭用量30 t·hm-2,氮肥用量150kg·hm-2)和高氮配施生物炭BN2(生物炭用量30 t·hm-2,氮肥用量300 kg·hm-2),探讨不同施肥处理麦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糖类、氨基酸类、醇类、酯类、酸类、胺类六大碳源的代谢特征.结果 表明:与CK相比,各处理碳源代谢活性分别提高,表现为N1 >N2 >B >BN1>BN2>CK,氮肥、低氮配施生物炭可以改变麦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糖类、酯类的代谢偏好;各施肥处理均可提高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和均匀度;糖类、氨基酸类和酸类是引起不同施肥处理麦田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特征差异的主要碳源;低氮配施生物炭处理(BN1)是提高麦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和增加产量的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本试验以日光温室南、北两列绿竹为研究对象,南、北两列绿竹冠层光照强度分别为强光(Ls)和弱光(Ln),每列绿竹分别设置不施氮(N0)、低氮(N1∶ 325 g·丛-1)、高氮(N2∶ 650 g
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是残遗于亚洲中部山地阔叶野果林的重要建群树种,常分布于海拔1000~1700 m的山麓地带.为了探究其种群遗传特征对海拔变化的响应,本研究选取面积较
淡水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中,微生物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能量流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湿地行使其生态功能的重要参与者.以我国五大淡水湖泊湿地为研究对象,基于16S rRNA基因测序
以2018年春季于南海中西部渔场作业的灯光罩网渔业生产船采集的33尾鲔(Euthynnus affinis)、34尾鲣(Katsuwonus pelamis)和40尾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为对象,采用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