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实验室危化品的智能化管理

来源 :实验教学与仪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sonl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学实验室危险化学品传统管理存在的弊端为:采取手工登记,纸质台账管理;计量不准,存在安全漏洞;药品查找不便,易造成浪费;缺乏动态监测系统,无法实时监督;存储设备简陋,危害身体健康;废弃物处置随意,污染环境.为解决传统管理弊端,可应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中小学“智能危化品管理系统”.该系统可对中小学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实现智能化,具有数据自采、计量精确、去向可溯、安全高效等功能,是一个安全、高效、科学的管理解决方案.
其他文献
以“园林植物栽培技术”项目化课程开发为例,从项目化课程开发原则,生产项目、教学项目、行业标准的互通互融与实施,以能力为中心的“多元、动态”评价体系行业标准等方面对高职项目化课程开发进行了分述,认为高职项目化课程开发要基于企业项目改造和行业标准来进行,实现企业项目的教育性转化,以实用性、先进性、可拓展性为项目课程内容开发的原则,建立项目化课程“做中学”的机制,形成以能力为中心的多元动态评价体系,构建育人共同体.
音乐领域知识图谱是多模态知识图谱的典型应用,其建设难度远大于文本知识图谱,目前尚处于探索发展阶段.本文在研究国外现有音乐知识图谱的基础上对音乐知识图谱的特征进行分析,再按照知识获取、知识融合、知识检索与推理、可视化展示4个环节对音乐知识图谱的构建框架进行设计,并对推进我国音乐知识图谱的构建提出建议.
科学拓展活动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拓展性探究活动设计的必要性是,活动有依据,教师有能力,学生有基础,课程有需求.其拓展方向是,在规定内容处拓展,在待完实验处拓展,在课堂生成处拓展,在实验失败处拓展,在思维障碍处拓展,在创新提高处拓展.
小学科学教学倡导以分析、评价、创造为主要形式的高阶思维活动.“趣学巧手制闽南衣饰”校本课程调查活动、设计与制作活动可以设计为具有分析思维环节的活动,从而促进学生分析思维的发展.在校本课程活动设计中,应实施培养学生科学分析思维的有效策略.
SPOC混合式课堂通过整合线上线下学习资源使得我国高校课程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升,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相关持服务的不断完备.本文通过对学习支持服务进一步诠释,构建出相应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并将其应用于大学英语通识课《电影中的欧美文学名著》进行实践探索.通过课堂观察、成绩对比、问卷调查,总结得出SPOC混合式课堂提供的学习支持服务能够显著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形成师生学习共同体,从而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本文探讨了科技文献中算法实体的自动识别研究,着重研究嵌套型算法实体的识别优化问题.首先通过远程监督学习的方式构建算法实体训练语料,再引入数据增强技术扩充语料规模,最后应用BartNER模型实现科技文献中嵌套算法实体的自动识别.实验结果显示,在引用数据增强技术的基础上BartNER模型取得了76.66%的F1值,证明该方法对嵌套算法实体识别的有效性,同时证明数据增强策略能够有效提升嵌套算法实体的识别效果.
高效挖掘海量铁路领域科研成果数据中蕴含的主要内容是铁路领域科研人员在大数据时代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L DA模型是用于主题发现的主流方法,但在面向多单词短语居多的铁路领域研究文献时存在使用受限的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一种L DA模型的改进算法:一方面在构建主题模型前,对文本作预处理时抽取语料中的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名词和动词;另一方面在主题模型构建完成后,融合TextRank算法与PMI算法得出关键词组块,并以此替换L DA主题识别结果中的主题词,进一步丰富主题的语义.最后,以铁路领域“牵引供电系统”为例开展实
基于“双区”建设“上位战略”的特殊性诉求,系统地预设了深圳高等教育布局的应然取向.从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内涵的视角,提出了要以人口和经济为逻辑起点优化深圳高等教育空间布局,以城市战略定位为逻辑起点优化深圳高等教育类型和层次布局,以产业结构为逻辑起点优化深圳高等教育专业布局.
本文以社会实践为视角,剖析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融入社会实践存在缺乏顶层系统的设计、社会实践中的劳动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密、劳动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内涵需提升、劳动教育社会实践评价体系不完善四方面的问题.职业院校要充分利用社会实践这一重要载体,加强把劳动教育融入社会实践的顶层设计,在社会实践中注重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加强劳动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完善劳动教育社会实践评价体系,全面推进职业院校劳动教育.
任何领域的发展都存在学界与业界、理论与实践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学科理论源于实践,并指导业务工作,业务实践基于学科理论,并丰富学科体系内涵.当前,在图书情报领域似乎存在两个阵营,一个是以信息管理学院(系)为代表的学院派,另一个是以图书馆情报所为代表的馆所派,学院派侧重图书情报理论与方法研究、信息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注重体系化的学科建设;馆所派侧重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情报研究与决策支撑工作,注重实用性的手段建设.这两个阵营间似乎“各不相干、互不相容”,图书情报学科研究追求“全、新、优”,较少关注图书馆情报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