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构建贫困大学生心理精准扶贫的路径研究

来源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anqi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贫困大学生“心理精准扶贫”非常重要,本文论述了在NLP教练技术视域下,以“教练-模仿”环与逻辑层次为理论基础,创建一个从守护者到唤醒者的贫困大学生精准心理扶贫路径,探索大学辅导员成为守护天使、指导者、教练、老师、导师、支持者和唤醒者帮助贫困大学生构建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其他文献
苏商文化精神中蕴含了爱国、创新、合作、责任等职业品质,将其融入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用优秀苏商文化涵养新时代高职学生工匠精神有其必要性,江苏省内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在日常培养中厚植苏商精神中的职业品质精髓,用优秀苏商文化涵养新时代高职学生的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合作精神、担当精神,为祖国培育更多优秀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本文阐述了“适合的教育”理念的内涵和价值,分析了以往高职人才培养存在的对接性较差、过渡性较弱以及时效性不强等问题,提出了“适合的教育”理念下高职人才分层培养模式的构建策略.在现实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基于学情分层分类,结合分层开发适宜的教学内容,并引入人才分层的“三化”培养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物质财富不再感到担忧,反而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精神生活方面,一切皆在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在高质量的生活中,“美”无处不在,“美”无处不有,但对“美”的认识也需要引导,美育工作自然成了当前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本文首先介绍新时代高校美育的价值,然后提出高校美育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进而讨论当前我国高校美育工作存在的瓶颈问题,最后研究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瓶颈问题的破解路径.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辅导员不仅承担学生管理工作,同时需对大学生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作为与大学生日常联系最为密切的基层工作者,辅导员队伍的综合素质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因此,应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引入社工方法,实现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与专家化发展.
兼职教师作为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产物,其自身的发展、培养是至关重要的.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提升校企互聘质量,是当前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迫切要求.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明确目前兼职教师队伍存在执教能力差强人意、企业的认知误差、学校考核机制难以执行等问题.因此,高职院校要严格把控兼职教师准入管理标准,完善兼职教师培养保障体系,加强推进政企行校议事平台,积极落实评价激励运行机制,真正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能力.
本文从阐释1+x证书制度推行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现实背景入手,基于对新时代劳动精神内涵与价值的解读,实现对劳动教育必要性及意义的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聚焦职业素养培育方案设计、职业素养提升课程规划、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以及劳动实践平台搭建四个层面,探讨关于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育体系建构的具体路径,以期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革新提供参考价值.
新时代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面临诸多新问题与新情况,但受陈旧管理方法与管理观念的桎梏,管理成效难以有效提高.本文以高职学生管理工作观念转变的意义入手,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提出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观念的转变内容与实践策略.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职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提出基于互助理念的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以构建和促进教学课堂中学生互相帮助为出发点,通过不同层面的互助来开展教学活动.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参与体验,探究感悟;互动分享,互助提升;内化的流程开展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一带一路”倡议思想拓展了大学生人文精神时代内涵,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文精神培育应坚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价值观,坚持弘义融利和共商共建共享发展理念.新时代人文精神培养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引领,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传统文化,立足实践,勇担历史责任和使命.
作为职业女性的高校女教师,肩负着家庭与社会的双重职能,国家生育政策的变化对她们的身心健康和职业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困扰.以聊城市三所大学及山东省部分高校女教师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和实地采访的调研方法,从个人身心健康、家庭幸福和职业竞争力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了政府出台经济调节和社会保障政策;学校和家庭层面提供福利后勤保障;教师个人提前规划职业发展等促进高校女教师家庭与个人职业发展的相关建议,为“全面二孩”政策的推进和高校女教师事业和家庭平衡发展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