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微课二则

来源 :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p4451630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利用光的折射成像,生活中有很多地方用到凸透镜:放大物体、照相机照相、投影仪镜头等。怎样实现本节课的高效学习,让学生快速掌握知识,并利用凸透镜满足我们生活中不同的需要,是本节微课主要探究的任务。
  本节微课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演示物与像、物距与像距、实像与虚像的关系。动画演示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而且实现了知识由重现到重演的转化。另外,教师还可引导学生总结规律,通过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轻轻松松掌握知识。
  口诀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
  如何制作雾凇
  雾凇,一種冰雪美景,是北方冬季可以见到的一种类似霜降的自然现象,是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小冰晶的结果。阳光下,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枝头,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烁,十分美丽。怎样在实验室中制造“雾凇”呢?这就是本节微课需要完成的内容。
  本节制作“雾凇”的微课,让学生在充分理解了升华和凝华知识点的基础上,可以举一反三,思考并发现雪、霜、冰窗花的形成过程,进而掌握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本节课不仅给学生一种直观视觉效果,而且通过动手体验,实现了知识结论向知识过程的转化。
其他文献
为了实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设备状况、人员素质、管理水平的提高都是很重要的。文中详述了我厂在设备维护、人员培训、管理制度等诸多方面所进行的努力,这些看似繁琐而
放学后,儿子豆豆在我的办公室玩。突然,他发现我同事叶子的一本简笔画的书,很是興奋,立刻央求我给他蜡笔让他涂色。我解释说不能在别人的书上乱涂,他很不满意,又叫又嚷。原以为儿子发泄一下就没事了,可下楼时他还是噘着嘴巴,满脸怒容。同事们见状,都纷纷询问是怎么回事。我顾及孩子的自尊,轻描淡写地说孩子的要求没得到满足,有点情绪。同事燕子逗他说:“走吧,到扬扬家去,扬扬有许多大恐龙玩具。”边说边拉起豆豆的手。
期刊
据报道,日本某公司制成了一种全新结构的露点传感器。它采用对不锈钢丝进行热处理,使表面形成磷酸膜的工艺,并把它缠在镀金的不锈钢丝电极上。该膜起湿敏膜作用,当它吸收水
“粤蔗三号”是前华南农科所(广东省农科院前身)于1956年用“台糖108”与“台糖134”杂交选育而成。原编号为“华南56/12”,1964年经全省甘蔗良种鉴定会议确认为推广良种之
青春期,家长如何和孩子更好地相处呢?这对很多家庭来说,是一个难题。  青春期孩子需要怎样陪伴  陪伴孩子的第一个层次:人在吗?家长不断努力想给孩子最好的生活,认为这就是最好的爱,工作变成了无法陪伴孩子的理由。其实我们忘了,孩子的幸福从来都不仅仅是由财力决定的,陪伴才是孩子最需要的。  陪伴孩子的第二个层次:心在吗?很多爸爸妈妈看到孩子成绩下降,不努力学习就着急,经常开口就对比,谈自己的过去,说“别
期刊
1+1=1是两个不同部门配合做同一件事情,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1+1=100是两个(或以上)部门捆绑在一起,付出全部的努力,最后得到百分之一百的满意。这正是项目制的优越性。背景:
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教师,发现一些学生由于学习任务紧,在课堂上一边听课,一边做其他科目的作业.事实上,这是相当错误的,因为上课不注意听课,课后复习往往要花数倍于课上听课
期刊
有时大人之间谈话,一旁的儿子感到好奇就老会问为什么,刨根究底。谈论着正经事或是正忙的时候却经常被儿子打断,感到不耐烦的我就呵斥道:“大人说话小孩懂什么,一边玩去!”“说了你也不懂,别插嘴!”多次碰壁后,儿子“听话”了许多,不再老是一脸新奇地问这问那,这可让我舒心了许多。  可我现在发现,这些呵斥却把儿子的好奇心给扼杀了。其实,我只是脱口而出的。因为说着正事却被幼小的儿子打断,第一反应肯定就是叫儿子
期刊
近日,一名武汉妈妈因急性心梗人院抢救,“心病”是由青春期儿子的教育问题引起的。据了解,这位妈妈的经历并非个例,一位南京妈妈前不久也因为陪孩子深夜写作业,被气到突发脑梗住院。  辅导孩子写作业的问题已然成为年轻家长们心中的痛点、难点、泪点。那么,究竟该怎么陪?有没有一个“正确姿势”呢?  说实话,遇上一个在学习上磨磨唧唧的孩子,家长确实很恼火。同情之余,我还是建议家长先做一些反思。  我们都知道,学
期刊
父母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心中总是喜忧参半.因为当孩子成长到不同阶段时,父母会不由得忧心起自己的孩子和同龄孩子在能力上的差异.当父母发现自己孩子的某些能力比同龄孩子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