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尝试

来源 :学术论文金色年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将是一个知识创新的世纪,新世纪正在召唤大批高素质创造型人才。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然而,创新的教学离不开教学的创新,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成为当前数学教育工作者积极探讨的研究课题。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创新精神的内容和培养途径谈谈自己的看法,以供同仁商榷。
  一、培养创新精神的内容
  1、注重学生数学气质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
  前苏联研究中学生数学能力个别差异的心理学家克鲁切茨基指出:“数学气质是一种复杂的个人的心理形成物。”它通常表现为“力求把周围的现象数学化,总是处处注意现象的数学的侧面,注意空间的数量的关系,联结及各种函数的依存关系。”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力求现象数学化,应是这种所谓数学气质的实质所在,它对于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创造性”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如:有这样一道题:三十六口缸,九只船来装,只能装单,不能装双,问如何装。一个有数学气质的人(当然有一定的数学经验)可立即悟到这是把一个偶数表示成奇数个奇数和的数学问题,而这是不可能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用数学的眼光去注意事物之间的数学现象,探索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逐步形成数学气质,从而培养学生对事物浓厚的好奇心,对问题的敏锐感及强烈的探究愿望和坚持性,敢于质疑问难,挑战未来的勇气。这正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典型的个性心理特征。
  2、注重学生数学兴趣的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动力
  数学兴趣是学生的一种力图接近、探究了解数学知识和数学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它不仅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而且还使学生在集中精力获得知识的同时,努力地去进行创造性的活动,这正是创新的动力。数学由于其高度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结论的确定性和应用的广泛性等特征,决定了数学教学的难度,往往使学生望而生畏。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材料的兴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从教学素材中选取通俗生动的事例,采用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而成为创新的动力。
  3、注重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对中学生而言,数学能力就是学习数学(再造性)的能力。即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迅速而成功地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它主要表现为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等三大方面。在数学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并向“创造性”数学能力转化,就必须注重数学活动的教学,使学生形成和发展学习数学的能力,并力争参与社会实践,解决具有社会意义内容的实际问题,促使其创新能力的形成。
  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途径
  1.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创新精神
  所谓探究活动是指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水平出发,让学生主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从而得出结论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可以带给学生探索的体验,创新的尝试,实践的机会和发展的能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在亲身参与中掌握知识的情感,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
  例如:我们在进行初一代数“同类项”这一章的教学时,这样安排课堂教学活动:教师拿出一小袋硬币,问学生:“哪位同学能帮我数一下袋里一共有多少钱?”学生们争先恐后,非常积极,第一位同学把硬币一个一个从口袋里拿出来,边拿边数,5角,1.5元,2元……,3分钟后得出结论:一共10.3元。这时其他同学还在踊跃举手,第二位同学把1角的硬币10个10个地拿出来,把5角的硬币2个2个地拿出来,2分钟后得出正确结论。这时教师又请出第三位同学,只见他把桌上的硬币分堆;一堆都是1元的,一堆都是5角的,一堆都是1角的。然后分别数出每一堆的数量,最后加在一起,1分10秒得出正确的结论,于是教师进一步启发:“如果这满满的一罐,你会怎样数?你会选择哪位同学的数法?”有很多声音在说会选择第三位同学的数法。“为什么?”又有同学回答说是因为分类,接着,教师点题:对整式也有一种类似数钱的分类,这就是——同类项。课后,有的同学说,原来合并同类项和数钱是同一个道理……
  不错,数学就是从实际生活中来的。并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數学教育,源于现实,富于现实,应用于现实。”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我们理应让学生意识、体会到这一点,让学生对数学有“源头”意识。
  2.联系实际设障,发展创新思维
  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取决于数学过程中如何巧妙的设障置疑,让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困惑,从而培养创新能力。以初一代数初步知识的活动课为例,教师如此设疑:“我们初一(5)班一共有30位同学,请问如果每两位同学互相问候,握手示意,你们一共要握多少次手?”学生思索,似乎摸不着门,有的同学比划一阵后,微微摇头,用渴求知识的眼睛看着老师。教师继续启发:“如果只有两位同学,握多少次手?”“1次”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如果增加1位同学,是3个同学呢?增加几次?”“增加2次”,“再增加一个,是4个呢?增加几次?”“增加3次”。问学生:““能找出规律吗?”几乎所有的学生同时开始在作业本上兴奋地比划着,由同学们的书写速度可以知道,他们逐渐接受了将一道“难题”一点一点“啃”下来的思维方式,化难为易,效果很好。这样,不仅教给了学生数学知识,而且还揭示了整个思维过程。
  总之,人贵在创新。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取得明显成效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长期坚持,循序渐进。让我们共同从课堂做起,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培养更多高素质,创造型人才。
其他文献
[摘要]教学过程是一种多边合作过程,只有教与学“合作”默契,才可能有高的教学效率。教、学合作的必要条件之一是教师主动与学生建立一种相互信赖的朋友关系。  [关键词]相互信赖;民主;平等;服务    师生关系是学校关系的基础与核心。一定意义上讲,师生关系决定了学校的教学关系和教育质量的高低。因此,建立、健全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当前教育界一项重要的任务。我们认为现代师生关系应该包括下列四种关系
科技日新月异,生产工艺日趋复杂、精细,对生产系统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生产过程事件对生产系统安全性影响越来越大。本文先对生产过程进行FMEA抽象分析,利用AHP法确定其对系统安
随着现代化城市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建筑中,超高层建筑的建设数量逐渐增多,而在超高层建筑建设施工的进程中,给排水施工技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一技术的应用,不仅有效的提升了
图书馆档案是存储图书馆各项工作活动的原始记录和凭证,它主要包括图书馆在各个工作环节中直接形成的,并对图书馆管理工作有一定参考利用价值的各种文字、图像、影视及其他各种形式的文件材料。图书馆档案管理是直接对图书馆档案实体及图书馆档案信息进行管理并提供利用服务的各项业务工作的总称。档案管理作为图书馆管理的一部分,肩负图书馆档案收集、整理、传播、开发与利用等职责,其在图书资源和信息的存储、传播及综合利用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四个
期刊
在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中,雕塑是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当先民们在打制第一件石器、用泥巴捏造第一件陶器之时,他们就具备了最初审美意识的萌芽。然而,在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演化中,由于受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和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影响,同中国绘画、中国文学、中国戏曲一样,中国雕塑艺术具有“尚意”的美学特征,注重写意造型,突出神韵与意趣的表达。  关于写意雕塑的概念,陈培一先生这样论述:“凡是具有中国传统文化
期刊
管制员的管制行为直接关系到航空运输系统运行的安全与效率,研究管制员的行为特点与风险对于减少空管不安全事件,提高空中交通安全管理水平,实现空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用于空中交通管制的设备不断更新改造。这就要求空中交通管制技术不断发展,不断更新。管制员从学校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需要对新设备、新知识进行不断的
雨后的万宁后安老街,空气中透着潮湿。在一间简易的铁匠铺里,炉火正红,一位60多岁的老铁匠手抡铁锤,“叮叮当当”地敲打着,让人恍惚穿越到了那个手工技艺盛行的年代。 Wann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