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稻田甲烷产生和排放研究 Ⅰ.产生和排放机理及其影响因子

来源 :气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wuhua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合论述了近20年来中国稻田甲烷排放的研究状况,包括中国稻田甲烷排放通量的观测,稻田甲烷生成的生物学机理及产生、转化、传输的机理研究,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因子,主要介绍了稻田甲烷产生和氧化过程、影响甲烷排放的因子.
其他文献
主要介绍了近20年来稻田甲烷排放的模式研究和排放量的估算以及减少稻田甲烷排放的措施。数值模式是估算稻田甲烷排放量的一条有效途径,模式的研究现在正处于发展阶段。介绍了
2000年8月7日,由台湾"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组织的台湾"中国和平统一"访问团到北京与统促会举行座谈,图为访问团荣誉团
期刊
江泽民同志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相统一的科学理论。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二、三卷,我们可以看到,"一国两制"构想正是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
改革开放前三十年中央与地方关系走了一个不断调整的道路,集权与分权的矛盾一直贯穿其中,这是计划经济执行机制的重要尝试和探索过程。尽管由于复杂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
1895年,日本在甲午海战中打败中国,并通过《马关条约》强行割占台湾,从而揭开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序幕。为了使国人永远牢记《马关条约》"割台之辱"的这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六、七届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战友、杰出的爱国民主战士和政治活动家、中国工会
对有关气候变化的观测事实和可能原因的研究做了简要回顾和总结,对21世纪人类活动和自然因子对气候系统的可能影响做了扼要讨论.近20余年全球气候变化科学有明显的进步,但要
庄永竞,1949年12月28日生于广东省揭西县,在汕尾市陆河县长大。1974年只身来港谋生,自学自修完成了高等医药学专科与高等社会经济学专科的学业。经过20年的艰苦奋斗,已成为香
利用1959~2000年广州9个降雨历时(5、10、15、20、30、45、60、90、120分钟)暴雨资料,分别用皮尔逊Ⅲ型分布、对数正态分布、指数分布和耿贝尔-Ⅰ分布函数进行拟合,并按柯尔莫
集合预报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兴起,目前已成为许多业务预报中心的重要业务之一。同时也成为研究的重要工具。系统介绍了全球模式中短期天气预报集合、有限区域模式短期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