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区域局部脑血流下降与老年脑白质损害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bin2yh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测量老年人脑白质损害(white matter lesions, WML)者WML区域及病灶周围表现正常的白质(normal appearing white matter, NAWM)区域的脑血流量,探讨NAWM区域局部脑血流(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 rCBF)下降与WML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Fazekas量表,根据MRI显示的WML严重程度将56名60岁以上的健康体检者分为0级、Ⅰ级、Ⅱ级及Ⅲ级4组。采用Xe-CT技术测量病损区及周边NAWM区域的rCBF。

结果

共有56名年龄为(67.4±8.2)岁的老年人入组,侧脑室周边、右侧及左侧半卵圆区病损区域平均rCBF(ml·100 g-1·min-1)为:Ⅰ级:20.33±2.52、21.27±1.02、21.03±1.83;Ⅱ级:16.33±2.03、15.55±1.71、15.91±0.98;Ⅲ级:14.05±2.63、14.46±2.17、14.23±1.95。侧脑室周边、右侧及左侧半卵圆区病损周围NAWM平均rCBF(ml·100 g-1·min-1) 为:0级:20.79 ±2.78、22.26±1.9、22.15±2.4;I级:21.12±2.95、22.17±1.50、22.25±2.13;Ⅱ级:18.02±2.41、19.45±1.94、19.62±1.54;Ⅲ级:16.38±3.22、18.18±2.84、16.74±2.97。组间分析发现,Ⅱ级和Ⅲ级WML患者各病损区的rCBF与Ⅰ级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级和Ⅲ级WML患者病损区与其周围NAWM rCBF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级和Ⅲ级WML患者的NAWM与0级及I级者相比,rCBF均有显著下降(P<0.05);0级与Ⅰ级之间NAWM 的rCB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损区及其周围NAWM区域的rCBF在不同部位无明显差异。

结论

慢性缺血不仅存在于病损区域,且存在于病损NAWM区域,缺血程度与病损严重性密切相关。慢性缺血在老年性WML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管聚集肌病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 采用归纳分析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3月至2013年3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初步诊断为肌肉病而进行肌肉活体组织检查的2 137例患者,其中有8例被诊断为管聚集肌病。采用肌肉酶组织化学方法及电镜技术观察8例管聚集肌病患者的肌肉组织形态结构。结果 本组对象管聚集性肌病的检出率为0.374%(8/2 137)。8例患者皆为男性,5例以发作性肌无力起病,3例以慢性
目的探讨运动神经元病(MND)患者尿便障碍的伴随情况及其原因。方法对MND患者临床特点、尿便功能评价以及肛门括约肌肌电图结果进行分析,探讨MND患者尿便障碍的伴随情况,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可能原因。 结果50例MND患者中有9例(18.0%)有尿便障碍症状,其中便秘4例(4/9),尿频、尿急伴或者不伴尿失禁、大便急迫感4例(4/9),排尿、排便无力感2例(2/9),尿等待1例(1/9)。9例患者肛
Ehlers-Danlos综合征(EDS)是一种罕见的广泛累及结缔组织的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过度松弛呈面团样、萎缩性瘢痕、关节活动过度、结缔组织脆性增加和青肿[1]。可以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连锁遗传。我院诊治1例以神经系统症状就诊的EDS患者,并发现其为1家3代5名成员发病的EDS家系,现报道如下。
期刊
平衡障碍与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和肌僵直共为帕金森病四主征,是病程进展到Hoehn-Yahr(H&Y)3级的指征,也是导致患者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下降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临床上以平衡障碍-步态异常为主要症状的帕金森病患者往往具有病程进展较快,出现抑郁、认知障碍、跌倒及残疾的概率较高的特点。虽然跌倒等平衡障碍的症状常在病程晚期出现,但是既往研究发现在帕金森病早期亦可以出现身体摇摆异常,即轻度的平衡功能失调
期刊
目的探究有创颅内压监测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63例进行有创颅内压监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者和未感染者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内容包括性别、年龄、临床诊断、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急诊手术或择期手术、手术操作持续时间、留置引流管安放部位、引流管在颅内存留时间、监测探头置入部位、监测探头留置持续时间、电解质、血糖、术后其他系统并发症等可能因素。利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
基因治疗是使用基因或遗传物质作为介质来改变细胞生物学功能的治疗方法。帕金森病的基因治疗是通过载体携带基因物质,促进多巴胺能神经元释放左旋多巴,改善临床症状。一些临床试验已得出初步结论,即通过对脑部特定区域提供靶向基因治疗,对帕金森病患者有效[1]。
期刊
磷脂酶A2G6基因(phospholipase A2G6 gene, PLA2G6)一直被认为是铁离子沉积性神经变性病的致病基因之一[1]。2006年,Morgan等[1]与Shareef等[2]在婴儿神经轴索营养不良(infantile neuroaxonal dystrophy, INAD)家系中定位并克隆了该基因。2009年Paisan-Ruiz等[3]在2个帕金森病家系中发现了PLA2G6
期刊
延髓背外侧梗死的感觉障碍表现复杂多样,主要有8型,与三叉丘系、内侧丘系、脊髓丘系分别或共同受累有关。除这8型外,文献中还可见到延髓背外侧梗死伴同侧肢体感觉异常(ipsilateral sensory symptoms in the limbs/body,ISSL)、皮节型感觉障碍等报道[1-3]。国内罕见ISSL相关报道,现将我院近来诊治的1例报道如下。
期刊
目的探讨肌抑素myostatin基因mRNA在肌无力患者肌肉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2006年3月1日至6月30日于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接受开放性骨骼肌活体组织检查病例共75例,经过肌电图、血清肌酸激酶活性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排除神经肌肉疾病者9例,多发性肌炎21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15例,神经源性肌萎缩5例,慢性肌纤维损害4例,线粒体肌病4例,脂质贮积症4例,强直性肌营养不良4例,成人肌营养不良
2015年4月13日至16日,由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办,亚洲最大的春季电子产品展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成功举办,2015年香港国际资讯科技博览会也同期举行。这两项展览共吸引了来自24个国家及地区、超过3,300家公司参展。展会不仅是最新电子产品、创新技术及资讯科技方案的展示舞台,同时也为科技企业各方的交流合作提供了通畅的沟通渠道。作为亚洲电子产品的风向标,展会中所展示的任何一款产品都有可能成为引领下一个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