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亚太区美容展彰显15载的非凡实力

来源 :中国化妆品(行业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l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亚太区美容展将于2010年11月10-12日庆祝15周年,再度印证其作为亚太区首席美容及身心健康商贸展览的地位.逾1,500名参展商将于香港会议展览中心聚首一堂,覆盖广达54,000平方米展览场地.预料41,0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专业买家将到场参观采购,与参展商共谋商机.
其他文献
将症状发作后4小时内入院的144例心肌梗塞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73例)在3小时以内静注单股重组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100毫克,对照组(71例)以同样的速度注入安慰剂。在这之前,
美容院线品牌转线日化线市场,早从2005年起就逐渐形成争前恐后之势.五年过后,回望那些跨界“跳槽”的专业线企业大军,除去当年领军的那儿个品牌(如:美素,丸美、美肤宝),至今
先谈融合    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化妆品业就日化与专业渠道融合的讨论甚嚣尘上,而在零售终端也有实实在在的融合表现,化妆品前店后院即为二者融合的产物。曾经有舆论认为,鉴于国外化妆品市场的发展经验,未来中国的日化与专业将彻底的融合,或者说很难再有明显的日化与专业之分。但时至今日,再看国内外化妆品市场的发展,我们似乎应该得出结论:  日化与专业渠道在发展过程当中必然会出现交叉而至融合现象,但是在相当
期刊
一、护肤品中国市场品牌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70年代~1982年):上海品牌垄断国内市场  以上海家化为代表的上海润肤品/护肤品品牌在那时风靡全国。至今,很多人对美加净、郁美净、孩儿面、皇后牌珍珠膏等品牌仍然记忆犹新。    第二阶段(1982年~1996年):跨国公司抢滩中国,土洋品牌泾渭分明  这段时期,跨国品牌如欧莱雅、玉兰油、强生、资生堂等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中国护肤品/润肤品营销真正起
2010年在被喻为新渠道角力年,有“渠道能手”之称的欧莱雅,其渠道计划自然成为行业焦点。早在欧莱雅向业界公布其2009年中国市场成绩单时,欧莱雅(中国)总裁盖保罗就透露了其渠道计划。他称“希望到不同城市的各种店铺去,以最大限度地在中国铺开销售”。    今年4月份欧莱雅引进新品牌SkinCeuticals,首次向专业美容线进军。如此一来,使得以水疗中心为主营业务的自然美马上就面临着国际巨头的正面进
1 检修及检修前的状况 首钢4号高炉(2100m~3)进入1999年10月份后炉况表现良好,实际焦炭负荷一直维持在4.25左右,检修前(10月20日前)平均风量4625m~3/min,焦比396kg/t,日产铁
中华医学遗传学会肿瘤遗传学组研究决定1993年6月在天津召开第二届肿瘤遗传学术会议。此次会议征集论文摘要范围如下:(1) 细胞、分子遗传学新技术新方法在鉴别诊断、预防恶
中国百货店经营奢侈品大有市场rn奢侈品进入中国不过20年时间,但迅速发展也就10年左右,这其中主要在我国的一线城市占据着主导地位.近两年我国的二三线城市的高端消费者也开
笔者这几年在天津,一直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呼吁我们的百货商场,不要将儿童用品在内部提升和调摆中,被挤出或者被清除出商场,要多关心和照顾我们的“花朵”.根据国外知名百货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