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独特的方式叙述

来源 :文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wang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鄂西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群山层峦叠嶂,一座山和另一座山,模样相似,天山相接处,朦朦胧胧。作家温新阶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过,所以他对这片土地的感受与众不同。他笔下的文字,带着山野的气味,大地泥土的味道,干净利落,没有世俗的杂味。这來源于生长的文化背景,更重要的是作家对于土地的热爱和精神尺度。这种分寸的把握,不是口头喊的口号,是思想和精神铸造的一道防线。
   大多数人热衷于热闹,写作为娱乐的形式,大家聚在一起,相互吹捧,贴到微信平台上炫耀,安慰一颗庸俗的心。散文不是生活的记录,把一些琐碎的生活,用文字写出来。它有自己的标准和规矩,不是随意乱来的。在当下散文写作,制服式的统一,丧失个性的凸现。林贤治说道:“近世文明有—种泛化倾向,风气所及,散文写作亦不可免。泛化的危险就在于:消灭个性。”这种个性决定作品的成功与失败,丧失“个性”,作品归于同质化的行列,大家彼此彼此,相互吹捧,共同混在一起。个是指自己单独的存在,与别人不相干。性是说从心,具备生命力、创造力和提升能力。当它们组合起来,心理专家郝滨先生认为:“个性可界定为个体思想、情绪、价值观、信念、感知、行为与态度之总称,它确定了我们如何审视自己以及周围的环境。它是不断进化和改变的,是人从降生开始,生活中所经历的一切总和。”总体是说,是个体独立并与其他个体区分开来的特性。
   当下的散文写作,泛化已经泛滥成灾,而且贴上妖美的标签,摇身一变,成为一种所谓的“先锋”。它们缺少精神的浓度,病菌侵入肌体的每一处,更多的是在起哄。作家温新阶独往独来,在鄂西的山野中寻找
   生命的原生态和自然状态。“鄂西的男人们一辈子在山峦间行走,一直想看看天边的阳光或是晚霞,却一直没有能走到那片阳光或是晚霞中去。”一个男人走在山野中,这不是旅游观光,而是为了生存,负重前行。背在身上的金竹脚背篓,不是演出的道具,它是生活中装载物品的工具。这只大地生长竹子编织的背篓,结实耐用,和人的肌肤相贴,吮吸身体的温暖、渗出的汗水和情感。他们如影随形,既是劳作工具,又是寂寞中形影不离的伙伴。
   作家温新阶对竹背篓的感情,从文字中表现出来,“韩琪回到家把那张照片递给漆叔,漆叔看着照片,眼泪花花地,已经远去的岁月像放电影一样一幕幕在眼前闪过,他赶了十年骡马,十年,三千多个日日夜夜,有许多难忘的记忆,有许多感人的片段,构成他人生中色彩斑斓的一页。现在,自己也老了,他赶过那些骡马肯定早已不在世上,过去的骡马道已经荒草及腰,只有水泥公路上,汽车来往如梭,几乎家家户户都买了小车,儿子的一辆车据说大几十万,买个酱油都要开车去的。”速度改变时间,也改变人与记忆的关系。一张图片,引起的不仅是回忆,也是安慰和寻找。不同的车,由不同的人操作,人与汽车是机器的接触,人与骡马的交往,是生命与生命,体温与体温的贴近。这种过程刻骨铭心,一生的惦念。老眼中淌出的泪结满沧桑,核中积存的情感,不带一点矫情。
   时间是情感的流动,这是痛苦的。作家温新阶写出的每个字,,饱吸大地丰富的营养。简白中,写出的每一个字,看似随意的描写,却是道出人生的痛苦和发问。如果套用在文学创作上,可以说什么样的作家,就讲什么样的话,写什么样的作品。作家的心胸越广大,眼界就辽远,奔向远方,有着自己独立的精神体系,他写出的不论任何作品,都会远离虚假,越来越真实。“自然者,道之真也。”道家说出真,它是万物的自然而然的本性。真是事物的组成部分,是存在于之中的情,是存在于具体事物之中的义。作品的好坏,流传多久,决定它的价值,是否有存在的意义。
   散文不是简单的生活记忆,它是从胸襟中汹涌而出的激流,带着原性生命状态,未经过尘浸染的激情。它具有真实、个性和素朴,一路高歌,留下的是生命的大歌。如果情感虚假了,布满水分,脱离散文的本质,丧失野性植物精神的写作。
   马克·吐温指出:“有时候真实比小说更加荒诞,因为虚构是在一定逻辑下进行的,而现实往往毫无逻辑可言。”作家温新阶是独立的个体,他对生活的认识,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表现。这使他的文体鲜明,不加过多的修饰,丢失真实的原貌。笔力的丰富,让文体多维如同一棵大树,承载更多内容。
   作家温新阶的鄂西,不仅是记忆中的事情,那是他文学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构筑文本中组织的元素。
   作家温新阶高扬自己的风格。他的每一个文字,饱含灵魂的纤维,保持一颗火热的心,忠诚于家乡大地。
   高维生,著名散文家,出版散文集、诗集三十余种,主编“大散文”“独立文丛”等书系,现居山东滨州。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青春意味着成长,同时也意味着对自我的认知。这种自我认知是复杂的,既包含对自己内心的认识和体验,更是以多种外在关系为坐标,对自己存在的定位与评价,并由此确定自我的人生方向。在台儿沟的姑娘中,香雪无疑是自我意识最为明显的一个,也是对自我的定位和处境最为敏感、认识最为清楚的一个。火车来了,香雪总是第一个出门,但是,当姑娘们向火车涌去时,“只有香雪躲在后边,双手紧紧捂着耳朵。看火车,她跑在最前边
内容摘要: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国际都市上海曾经生活着两万多名犹太难民,他们为了摆脱纳粹的迫害从德国、波兰、苏联等国来到上海。作家石上玄一郎(1910-2009)战争末期为了逃离国内的言论统制,也来到了日本占领下的上海,供职于“中日文化协会”上海分会。石上在上海期间经常混迹于犹太人生活区,往来于犹太人经营的小酒馆。这一段经历促使石上在多年以后创作了思考犹太问题的作品《彷徨的犹太人》。本文将对石上的
刘慈欣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被问到科幻是否会因科技发展而没落时,刘慈欣认为这一趋势确实存在,但科幻电影和科幻文学要分开来看,影视发展前景比较乐观。他说,中国的科幻影視将会有很大发展空间,但科幻文学前景不明朗,其中原因比较复杂,但的确存在读者群和创作群都在减少的现象,也缺少有影响力的科幻作品。刘慈欣强调了科幻文学对青少年的特殊意义:科幻文学作品能引导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产生对科学的兴趣,开拓他们的视野
英国女作家希拉里·曼特尔的“都铎三部曲”终篇《镜与光》近日出版,这部作品已入围2020年度女性小说奖长名单。希拉里·曼特尔的三部曲讲述了托马斯·克伦威尔的一生,前两部曾两度获得布克奖。女性小说奖组委会评委、《火车上的女孩》的作者宝拉·霍金斯称赞曼特尔的《镜与光》是一部非凡的作品。“我不知道她是如何做到的。她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几百年前的故事,但却让你觉得就发生在身边。她对语言的运用是如此美妙,讓人感觉
内容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的根本,在小学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加强小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是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途径和有效手段。本文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征出发,指出小学校本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和存在的部分实际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路径。  关键词:小学校本课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14年3月,教育部颁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
作为日本独一无二的专门嘉奖优秀恋爱小说的文学奖,第二十四届岛清恋爱文学奖日前揭晓,现年三十三岁的新生代作家朝仓宏景凭借长篇小说《风吹花谢》摘得桂冠。岛清恋爱文学奖是为纪念大正时代小说家岛田清次郎(1899-1930),由情爱文学大师渡边淳一等人创办于1994年。桐野夏生、林真理子、村山由佳等著名作家的折桂,令该奖具有了很高的知名度。但2011年,该奖曾因财政困难而废止,2013年由民间团体重新运营
日前,《胡适留学日记》在拍卖中成交价1.3915亿元,成为本季华艺国际北京首拍第二件突破亿元的作品,更是创下了“最贵日记”的世界拍卖纪录。《胡适留学日记》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部经典文献,是了解胡适走向新文化运动的思想成长史、近代中国留学生史的最重要的文献。可以说,在胡适生活的年代,《胡适留学日记》是中国留学生群体学业、思想、生活、交谊的唯一公开纪录,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有着极为重要且特殊的地位。大陆和
晓航的长篇新作《游戏是不能忘记的》日前出版发布,讲述了一个环保、游戏、科幻互相混搭的奇幻故事——离忧城被长久的漫天风沙所摧毁,人们经过巨大的努力使之重建。新离忧城与过去迥然不同,它变成全世界最干净的城市,水与空气都过滤得极为清洁,它还拥有人类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在这个新世界里一切都是游戏,游戏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游戏,人们可以在角色扮演中永不醒来,终老一生。但是有一天,城市里的利益与道德发生了剧烈的冲
内容摘要:荀子作为先秦时期集诸子百家之大成者,在扬弃孔、孟教育观的基础上,扩大了教育的内涵。其中“化性起伪”的人性论,“亲师”“隆礼”的学习途径,“士”“君子”“圣人”的理想人格标准,为当代学生树立了一种人格奋斗目标,有助于加强学生人生观教育与道德观教育。   关键词:荀子 教育思想 人生观教育 道德观教育   一.引言   纵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文化、教育以及个人成长之间的相互
吴投文在十年前就曾对那时诗歌的症候做出精准剖析,他认为那时诗歌的问题主要凸显在三大症状:其一,诗歌的玄秘化倾向和文化包装;其二,诗歌通向极端的梦呓和欲望宣泄;其三,诗歌沉溺于世俗化的日常生活。(《当前诗歌症候分析》)作为一个诗歌的研究者,对诗歌的写作病理如此洞若观火,必然对自我的写作形成明晰的参照。对比观照吴投文的诗歌写作,我们的确发现他的诗歌与这样的潮流拉开了距离。从情感上来说,他的诗歌常常处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