γδT细胞在抗结核感染中有哪些作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nesha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答: γδT细胞能早期活化是抗结核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并能识别αβT细胞不能识别的抗原与之作用互补.(1)通过分泌IL-2、TFN-γ(特别是IFN-γ能启动巨噬细胞抗菌机制)在感染初期完善Th1型免疫反应,使αβT细胞尽早发挥抗结核效应;(2)促进肉芽肿形成,γδT细胞在使巨噬细胞进入肉芽肿的有效移动中有一定作用;(3)不介导DTH,但它识别自身抗原引起的免疫反应可导致组织损伤;(4)通过穿孔素/颗粒酶途径和Fas/FasL途径能溶解Mtb感染的靶细胞;(5)参与调控NK细胞,使NK细胞快速活化参与免疫反应。

其他文献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临床应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临床应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会议于2005年9月10~12日在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科学文化活动中心隆重举行,田亚平教授受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委托主持召开并致辞,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志新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副院长陈晓红少将、日本临床化学会主席滨崎直孝教授、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主
期刊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检验医学中心是集临床检验、生化、免疫、微生物、分子生物学等众多学科为一体的现代化检验医学中心.中心在医学科学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本着"质量为本,服务临床"的宗旨,在不断改进现有检测技术的同时,积极开展新的检测项目,为临床诊断提供多元化的、准确可靠的实验诊断服务。
期刊
白塞病(B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多系统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和家族遗传倾向[1-3].尽管许多研究提供了人白细胞抗原(HLA)-B51与BD的相关性证据,但对正常人群和BD患者HLA-B51等位基因亚型分布了解甚少[3-5].而目前测定HLA-B51基因亚型的方法不但难以满足临床检测要求,也无法大规模开展有关BD易感基因检测.为此,我们研制BD HLA-B51基因分型芯片。
期刊
患者,男,21岁,石家庄市人,现役军人.患者1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热,体温最高41℃,伴头痛、无肌肉痛、乏力、食欲下降,偶有畏寒及寒战,期间发热数次,每次发热持续15d以上.外院曾按伤寒、出血热、流感治疗.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再次发热,于2004年6月17日从转石家庄市第五医院治疗.查体:T 37.5℃、P 80次/min、R18次/min、BP120/80 mm Hg,心肺听诊无异常、胸片显示支气
期刊
为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术交流,促进临床检验的学术发展,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血液学与体液学专家委员日前在北京成立。丛玉隆教授任主任委员,冯笑梅、胡丽华、王学锋教授任副主任委员;王鸿利、杨明清、李顺义教授担任顾问;李艳教授任学术秘书。委员有:彭明婷、孙芾、李艳、丁进芳、冯泰宝、叶晨、陈晓东、姜傥、彭黎明、彭林、王明山、辛晓敏、续薇、台虹、杨惠、许蕾、熊立凡、王香玲、陈伟、卢兴国、王昌富、彭作辉、楚中华、阎
为研究鲍曼不动杆菌氨基糖苷类药物修饰酶基因及其与耐药表型关系,我们用琼脂稀释法检测了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6种抗菌药物对20株多重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了6种氨基糖苷类药物修饰酶基因。
期刊
期刊
由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Clinical Chemistry, IFCC)和美国临床化学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linical Chemistry, AACC)联合主办第19届国际临床化学大会(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Clinical Chemistry) 暨2005AACC年会于2
期刊
目的 探讨一种高效提取RNA噬菌体核酸的新方法,并通过核酸分析从基因水平了解宿主谱改变对噬菌体核酸的影响.方法采用传统的聚乙二醇(PEG)沉淀-蛋白酶消化-酸性酚提取法、Tripure 提取法以及抗体沉淀-盐酸胍一步法3种方法分别提取大肠埃希菌f2噬菌体及其宽宿主谱株的RNA,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其纯度.采用兼并引物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随机引物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聚合酶链反应(
自身抗体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标志,每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几乎都伴有特征性的自身抗体谱,患者血液中存在高效价自身抗体是自身免疫病的特点之一,也是临床确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依据,自身抗体检测在判断疾病的活动程度、观察治疗效果、指导临床用药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