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灵韵时代:具身传播中的灵韵艺术探寻研究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cswz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世纪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机械复制产物能更加便利地复制和传播,VR设备推陈出新,使人类有了具身性体会不同艺术作品的机会,传统设备开始沦为历史,以灵韵为特征的当代审美体验非但没有消失,而且借助近年飞速发展的数字媒体技术不断进行变革,产生了一批令人瞩目的成果。它们组成了这个时代重要的艺术现象,以救赎当代艺术审美的沉沦,当下社会开始步入泛灵韵时代。
  关键词:灵韵;本雅明;具身传播;泛灵韵时代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7-0-02
  0 引言
  本雅明是法兰克福学派关键且边缘的人物。一是他的理论与法兰克福学派的主流学说相距甚远,二是他的学术观点开启从技术视角探寻大众文化的批判性观点。中国20世纪80年代改革中,其受到知识分子追捧,带来独特的灵韵解读。2020年9月26日是本雅明逝世80周年,近几年不断涌现对本雅明理论的再研究,使其理论不断深入。本文从灵韵的概念入手,探寻具身传播的灵韵,并提出新观点,解读当下社会逐渐步入泛灵韵时代的理论概念。
  1 灵韵的概念梳理
  灵韵是本雅明研究中的核心理论元素,英文是“aura”,也被称为“灵光”“光晕”等,这种争论来源于对本雅明理解的不确定性。
  最早概念源于1930年本雅明的一篇文章:灵韵并非只存在于特定事物,会随着物的运动而发生根本变化,它是物或有生物浸染其中的精神氛围。虽然是核心概念,但本雅明在作品的只言片语和模糊情境中使用该词语,使得词义理解更加多元化,难以理解,各类学者对其有不同的定义。通过研读相关论文对灵韵的概念进行梳理,以三种概念为主。
  1.1 距离说
  灵韵被理解为一定距离且难以接触,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不可接近性,空间与时间距离并存[1]。在工业文明带来丰富的物质财富之前,观赏艺术作品不仅需要时间,也需要跨越一定距离到达目的地[2]。灵韵成为一种拜物教,物品具有了顶礼膜拜的价值性。膜拜者陷入一种沉醉感,聚精会神地凝视物品,以期获得信息意义,增加认同[3]。灵韵呈现出物品属性,是以人和物之间的关联来相互联系发展的,人与物甚至会产生异化,艺术作品也具有商品特征所代表的灵韵[4]。
  1.2 独一无二说
  指物品具有独一无二的特点,突出此时此地此刻的不可复制性。鲍德温指出在机械复制时代通过拍摄、录音和摄像等方式,可以将作品从传统属性中跳脱出来。众多临摹件代替原有物品独一无二的存在,众多复制品展览价值大过原有独一无二物品的膜拜价值,使大众对文化的内涵和意义更加重视[5]。
  1.3 抚慰并置说
  灵韵让人产生顶礼膜拜的思想。人类最早的艺术文化发源于早期世界各地巫术文化与图腾符号祭祀,并营造仪式、凝聚意识[6]。对物品奉若神明,通过降灵方式,物品与艺术作品具有一定神灵的距离感,又有一定的抚慰作用,将灵韵保留在其特殊原真属性当中。
  1.4 概念不足与补充
  以上观点都存在一定不足,三种学说观点使本雅明理论偏向媒介技术决定论,受英尼斯时间媒介与空间媒介影响。时间媒介与宗教文化联系,空间媒介与帝国扩张联系,简化本雅明理论中的人文内涵。灵韵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有两个维度,一是历史的时间维度,二是自然属性,除了物理时空的意义,也包含心理时空的意义。
  通过研读作品,灵韵需要从内在关联加以关照,廖金英教授认为灵韵更多是人物内心外化后通过与艺术作品交流的感知方式,并非局限于艺术品特性上,关注点在于观众凝神注视时获得的独特心理体验感,这种理解性建立在作品与观者已有的联系中,“以内在的经验认同客体”,是灵韵式的感知,这与具身化概念不谋而合。
  2 具身传播的国内外概念梳理
  目前,学界对具身传播未有明确定义。法国的梅洛·庞蒂最早提出具身性,认为人类认知源于人类身体,“具身”可理解为人类活动时身心完全与自然融为一体,达到天人合一[7]。具身行为是对于外在世界的阐述,外在世界环境也是人类行为的表现,两者互相关联、不可分割,最终体现在人类身上,调整与社会、自然的关系,达到身心平衡[8]。
  我国新闻传播学界于2018年提出了“身体”传播概念,引出技术与身体的关系,成为学界研究新思路。学者刘海龙认为,具身传播观点能反思既有理论:传播传递观和传播仪式观,以及关照新传媒技术实践,提供难得的逻辑切入点。
  3 后机械复制时代的具身传播与灵韵
  3.1 VR影像下的具身传播
  2016年是中国VR元年,2016年以来VR影像逐步发展,以艺术作品为例,大量博物馆开设VR观景,因此也是VR博物馆元年。博物馆作为艺术主题收藏展览单位,收藏大量原真性艺术作品,同时也处于机械复制时代各类图像复制技术发展前沿。在文创产品开发、艺术品衍生以及互动设计领域内都具有先锋代表性,通过视觉呈现形成跨文化传播,重视体验者的情感诉求[9]。戴上VR相关设备,即可在虚拟现实视域中,身心完全处于虚拟环境的一体世界,感受沉浸式体验[10]。切身体会艺术作品中的山川湖泊、寺庙城府等人文景观,并起到一定的科普作用,实现寓教于乐[11]。通过光线特效、声音的多重组合,超越普通还原性质的简单复制再现,是一种独特的创新,开始关注作品中各类细节质感、纹理等常规无法观察的内容[12]。VR影像不同于传统影像线性流程,多以交互体验方式,在身体基础感官配合上交流叙事[13]。影像不再是传统艺术作品,而是被解构成独立个体存在。机械复制的艺术品本真性消失,凋萎作为艺术品的灵韵,崇拜价值降低,展览价值增加,追求精神方面的满足[14]。
  3.2 虚拟空间中的具身性
  近年来学者开始关注虚拟现实中的具身性问题,以VR影像技术、电影、游戏等为主导,身体不仅是肉身存在,也是思绪存在。当人们用VR影像设备获得第一人称视角,情绪与刺激产生,从身体出发获得相對更加宏观的世界视角与心理视角[15]。互联网进入我们视野时,开始被视为赛博空间,虚拟性被视为其核心特征,在互联网发展早期,人们更多关注虚拟身体的离身性。将虚拟身体视为赛博空间里人类心灵的离身本质,当下具身性在影像中更多用于情感弥合与共鸣[16]。   虚拟空间灵韵同样具有独特性,以游戏场景为例,优秀的艺术风格和景色依然给用户带来“震颤”,它是人工进行建模设计而制作的,伴随运营维护和一代用户使用,终有一天会消逝,消逝背后也是一种对灵韵的传统记忆[17]。
  3.3 传统灵韵的消逝与本质
  1839年,人们通过摄影,“拉近事物”与“复制及掌握独一事物”。开始迎来“灵光消逝”的时代。
  以本雅明现代性思考为出发点,可以更直观地看到现代性转向中人们失落的就是自主性。人类从个体失去的自律走向整个社会引导与规劝的他律。如果没有个体心灵参与而只是物理层次的观看,那么艺术品就失去其唯一的独特性,也就失去了灵韵。本雅明指出“灵韵的不断消逝源于现代产品对大众更为强烈的贴近性,使得大众更容易接受,并且逐步接受复制品的独一无二”。
  3.4 后机械时代具身传播下的灵韵是否存在
  灵韵存在与否是“本雅明阿多诺争论”的系列问题,被认为是两者学术观点对立的表现。本雅明认为灵韵消失是一种必然,艺术是服务政治而存在的特定产物,带来民主化运动和革命运动,使无产阶级通过艺术形式拓展批判与否定精神。
  阿多诺则认为灵韵没有消失,而是以更隐晦的方式重现,被商业和资本企业利用。以电影为例,电影中产生明星崇拜,银幕上的明星和观众产生了新的距离,观众对明星产生一种与“灵韵”相似的神秘感[18]。而这也被电影公司利用,以明星崇拜代替神崇拜,二者本质上都是对“形象”的崇拜。电影通过各种刺激的画面,形成惊颤效果,同时使艺术从膜拜价值的凝神贯注到消遣消费的接受,正如当前全球处于转型期的物欲横流与人心躁动[19]。
  根据廖金英教授的观点,灵韵更多来源于人物内心外化后通过与艺术作品交流的感知方式,并非局限于艺术品的特性上,关注点在于观众在凝神注视时获得的独特心理体验感,这种理解性建立在作品与观者已经具有的联系中。虽然本雅明本人认为灵韵已经消逝,但实际上本雅明也怀念讲故事的人,终其一生都没有回答好这个问题。灵韵的存在意义变成一个新的历史哲学观与救赎理论的理解。
  通過论述,灵韵消逝对本雅明来说是已不复存在的,并且不可重返,但当下社会早已不是本雅明所在的机械复制的时代,而是进入了后机械复制时代,信息化产业不断扩张,即自动化生成与信息自流化,并建立信息生态系统以维护社会秩序[20]。
  4 结语:具身传播下泛灵韵时代的到来
  当前,后机械化时代已经进入灵韵机制泛化的时代,虽然我们处于机械复制时代,但机械复制时代的部分产物在具备历史与文化的沉淀与积累后也能成为具有灵韵的特殊产物,传统艺术领域依旧被光晕法则统治。机械复制时代的一些产品,比如第一台麦金托什电脑,它不仅仅只是一台和其他电脑毫无差别的复制品,那些被已故历史人物穿戴过的用具、20世纪机械生产的代表性物件,有很多进入了博物馆,人们来到它的面前依然带有膜拜与敬畏。机械复制时代的降临不能完全消除光晕法则。沉凝和观赏虽然可以对立,但也可以共存。甚至新科技会使得光晕的生成和性质发生新的变化。
  在当下社会,生活既艺术,灵韵没有完全消失,只是随着商业化而锐减,实现的途径建立在“拥有真正艺术敏感的匠人”用心创作的基础上。机器可以批量生产的东西绝不会具有灵韵。重返灵韵要有两个必要因素,一方面是回归“传统经验”,这意味着传统必须在现代性瓦解中再生。另一方面是回归“传统记忆”,在后机械复制时代找寻传统文化与内涵,并通过新型互联网络传播扩张这种记忆内涵,帮助更多的人心生见证原本的向往。互联网与其说是结束了否认对创造的潜力,倒不如说是开启了后灵韵的复制时代。
  参考文献:
  [1] 陈长松.“时间完胜空间”?——对“用时间消灭空间”信条的新闻传播学再思[J].编辑之友,2020(10):67-73.
  [2] 王卫池.沉浸式体验和H5产品绿色传播的劝说艺术研究[J].艺术科技,2020,33(9):70-73.
  [3] 刘彦汝,陆洋.浅谈生态文学作品中的生态整体主义思想[J].汉字文化,2020(22):57-58.
  [4] 刘露,陈昱洁.网络时代青年群体的审美异化研究[J].大众文艺,2018(16):225-226.
  [5] 杨熠,唐丽雯.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传播价值研究——以《上新了·故宫》为例[J].汉字文化,2020(20):155-157.
  [6] 李曼婷,甘雨柔.从符号学角度论《朗读者》之美[J].戏剧之家,2019(28):54-55.
  [7] 陈芳芳.重阳节的美学思想探微[J].大众文艺,2019(14):242-243.
  [8] 黄闽倩.生态美学视角下的春节文化探析[J].汉字文化,2020(10):171-172.
  [9] 程月.广告:跨文化传播的媒介艺术——以可口可乐为例[J].艺海,2020(09):123-124.
  [10] 卫欣.瞬间即永恒:微影像的审美困顿及经典重构[J].当代电视,2019(08):94-99.
  [11] 李蕾.被动转向主动:生态文化科普教育中的传播者角色觉醒[J].汉字文化,2020(20):171-172
  [12] 段德宁.中国美学范畴亚范畴化探析[J].大众文艺,2018(20):247-249.
  [13] 张瑜,卫欣.网络微影像:互联网时代的影像新形态[J].东南传播,2018(10):105-107.
  [14] 卫欣,王勇.时代的审美与审美的时代[J].黄河之声,2018(21):144-145.
  [15] 张欢.对社会题材类电影引起情绪共振的思考——以《我不是药神》为例[J].东南传播,2019(02):43-45.
  [16] 黄晨.绿色广告影像诉求的“二律悖反”与“情感弥合”[J].艺术科技,2019,32(07):23-24.
  [17] 张诗逸,陈瑞娟.《见字如面》中的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基于“仪式观”的视角[J].戏剧之家,2019(27):84-85.
  [18] 徐娉婷,冯菊香.大学生时尚杂志电子刊消费的心理动因与行为特征[J].东南传播,2020(09):89-92.
  [19] 闫雨濛.论庄子思想的人生哲学及现实意义[J].汉字文化,2019(18):142-143
  [20] 黄晨.乡村健康传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信息生态系统平衡的视角[J].新闻知识,2019(05):71-73.
  作者简介:李晨烨(1996—),男,江苏南京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
其他文献
从八年级开始,学生第一次接触物理,对一些概念和专业名词有了基本的认识。随着学业的提升,物理知识的难度也有了 较大幅度的提升。物理作为理科中的重中之重,想要学好它,必须
小学语文课做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其它各门功课的学习起着一定的辅助作用。教学是每个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上的重点,课堂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课堂是引领小学生走向
期刊
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教育领域中获得教学素材和信息资源的渠道与之前相比明显增多。语文这门课程作为 一项人文性学科、综合性学科,不仅涉及知识内容广泛且种类
在新课改教学背景下,阅读和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目标,把两者有效的结合,可以让学生在加深阅读理解的同时也 能提高写作能力。但针对现状来看,并没有取得显著的效果,因此
上海郊区在"十四五"新一轮建设发展中,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和产业提升,都在不同程度地打造规模效应的民宿村。有的已经建成一定规模的民宿集群,但唯一的问题就是缺乏精品。说
信息技术在我国出现与应用的时间虽然并不长,但却凭借自身显著的优势,在社会生产、城市运行及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 泛应用,但实际上,网络环境带来的并不都是机遇,也有数不清的
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发展,城市面积不断扩大,许多乡村中的人从村庄走向城市,传统村庄被大规模拆除和重建,传统建筑和民俗文化随之逐渐消失。本文以南京市朱塘村为例,通过解读
目前,设计可谓是遍及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其不仅能够体现出一定的艺术感,也能够充当一个艺术文化的载体。平 面设计是当下设计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平
本文分析了图书馆档案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并且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需要 档案管理人员与时俱进,及时更新管理理念。图书馆内部应加
随着社会发展迅速,电影事业也有了空前发展,且受到了大众欢迎,日益成熟的拍摄手法中使众多优秀电影应运而生。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于2014年上映,至今已经过去多年,但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