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课文中的“怎样写”

来源 :语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youd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是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中的一篇通讯。这篇通讯以生动细致的语言报道了辽宁舰歼-15舰载机首次成功着舰时惊心动魄的情形,表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直面挑战,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作品一经刊登,便连获新闻大奖,课堂上,教师更应该抓住这类课文教学,渗透写作方法教学。在此就以这篇课文为例,谈谈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掌握哪些写作方法。
  一、描写叙述,层层铺垫
  通讯开头,作者先不言着舰之事,而是简笔交代海面广阔,海风呼啸,海浪澎湃,辽宁舰乘风破浪。这一整体景象,把读者的思绪一下子带到了万里波涛的海面,使读者对当时的场景充满了想象,这就为下文细写战斗机着舰勾勒出了一个大的背景,为下文作了铺垫。如果说以上的景物概写还不足以突出紧张气氛,那么接着作者又从另一角度进行铺垫——航空母舰上身着不同颜色马甲的工作人员各就各位,阻拦索安全员作最后检查。可以说作者对这一细节的简单叙述,已将读者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以上描写叙述,角度不同,但铺垫作用明显,这时就可以从如下角度启发学生。
  铺垫,好比“搭戏台”,为突出主要人、事、物、情,而从另外角度起笔“衬垫”。可以这样强调,就如修一尊佛像,先要给他造一个坚实的基座,有了这个基座,雕像才会给人以高高在上之感。在平时写人叙事的作文中,可以从侧面起笔,找准次要内容和主要内容之间的联系,使被铺垫的人或物的出现显得别开生面而又水到渠成,给人以强烈印象。对于铺垫内容,肯定要写,但不能喧宾夺主,要把握好分寸,使习作的主要内容“高耸而稳当”。例如本文,茫茫大海,广阔天空,劈波斩浪的航母,就是下文紧张情节开展的背景。
  二、制造悬念、扣人心弦
  这篇文章有一个特点:读了三四段就不能不读后面的内容。这种艺术效果从何而来,技巧就是作者在这两段内容里设置了悬念,这种悬念引导着读者始终关注着事情的发展,联想着事情最终结果。第三段点明了辽宁号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意义非凡——承载着国人百年来强军梦想。对于已经了解了中华民族近代史的中学生,这一内容自然会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第四段宕开一笔,点明舰载机着舰是世界航空史上公认难题,空难伤亡人数触目惊心,学生自然而然对事情的结果充满期待。我国飞行员如何面对这一挑战,着舰结果会怎样,中华民族能否创造历史奇迹,等等,学生心里会产生这样的疑惑,这种“悬而未解”的疑惑,正是作者妙用悬念的好处。教者就这一点可以作如下引导。
  悬念就是在自己写作文的过程中设置疑惑,摆出矛盾,引起读者关注,好比“卖关子”。这种写法的特点是现将疑惑抛出,然后宕开一笔,故意不予理会;或者作出种种猜想,令人念念不忘。总之,不要急于揭开谜底,解决矛盾,而是在酝酿一段时间之后,再解开谜团。离开生活的真实有意制造疑团,或照抄生活的样本客观介绍矛盾,都不能构成悬念,因而,运用悬念必须新奇而真实。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能情节曲折,富有魅力,引发读者的阅读和思索的浓厚兴趣,从而取得出奇制胜的艺术效果。而且,通过悬念的设置,能直接且充分地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事件的内在蕴含,使文章主旨深刻。再分析本文,若先言着舰成功,再写其历史意义和危险性极高,效果和原文比,恐怕就是天壤之别了。
  三、集中特写,情景再现
  课文第五到十九段,是主体部分,详写辽宁号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的过程,文章内容扣人心弦,使人读了犹如亲临现场一般逼真难忘。为什么会取得这样震撼人心的阅读效果呢?这和作者多种手法并用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是运用特写。从舰载机进入人们的视野到成功着舰 ,短短几分钟,作者却不吝笔墨,极力描绘。这就好比电影镜头中的特写,用慢放、近距离、放大式的镜头,把当时的事实呈现出来,使观众更清楚地了解整个过程。其次是形象表述,例如“刀尖上的舞者”“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震耳欲聋”“轰鸣”“眨眼之间”“刹那间”“疾如闪电”“定格着一个象征胜利的巨大‘V’字”……这些语言,或形象生动,耐人寻味;或模形拟声,振聋发聩;或定格瞬间,撼人心魄。都值得品味分析。再次是对话推动情节发展。文中六至十五段当中,有塔台指挥员和飞行员之间的完整对话,这些对话简短明确,是当时情形的真实再现。直接引用对话,会使读者更直观感受这一充满危险而神秘的事件,也让文章内容更接地气。另外这短促有力的对话,诠释了当时紧张、刺激、庄严、神圣的气氛,容不得人有半个多余的字。通过分析对话语言,既能感受到塔台指挥员的冷静沉着,也能感受到飞行员一丝不苟,技艺精湛,胆识过人,英勇无畏的崇高品质。
  短短三百余字的内容,作者却使用了如此丰富的手法,难道不是给学生举了一个很好的例子吗?课堂分析时,教师也可以把这部分内容作为一个重点,告诉自己的學生,在平常写作中,遇到全篇中需要重点表述的内容,不但要做到内容丰富,更要做到手法多样。
  四、烘云托月,作用丰富
   文章最后,侧面烘托,一反一正,交代了我国航母舰载机着舰面对的困难之大,同时更表现了我国科研人员顽强不屈、为国争光的斗志,突出了成功的激动喜悦与来之不易。教学课文时,可作如下启发,写某大国上将的话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说出反面烘托,某大国对我国的歧视,突出了我国科研人员的自力更生,自强不息。而后第五段不再总结胜利的意义,而着力描写了现场人的情形,有何作用。先让学生思考,再引导他们说出这是正面烘托。表现了人民对国家大事的关切;再现当时的欢乐氛围,增强感染力;侧面表现舰载机着舰充满危险,但取得胜利的意义重大,从而揭示主旨。这一方法,教师也可以从中国画技法的角度给学生解释,如画月亮,往往用云彩加以映衬,使之鲜明突出,谓之“烘云托月”。在实际作文中,不正面表现所要刻画的人物或叙述的事情,而是通过周围人、物、环境来凸显主要对象这就是烘托的手法,例如本文末尾,不论是某大国上将的话,抑或是围观的人们,都从侧面烘托出我国航母舰载机成功着舰这一激动人心的主题。这样处理,主次相照,相映成趣。较之于正面概括总结,更能增强文章的艺术魅力,使之意蕴深长,耐人琢磨。需要让学生特别明确的是,运用这种烘托手法,虽然笔墨在“云”,但要有“明月”在心,表面为绘“云”,实则为画“月”,不可喧宾夺主。
  “积之愈厚,发之愈佳”。许多教师的写作教学经验证明,凡重视在写法方面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学生的习作水平就能迅速提高。实际教学中学生的“一事一议”类作文层出不穷,但所写或通俗浅显、或千篇一律、或空唱高调,这固然与学生的阅历浅显不无关系,但更是学生不得写作技巧的表现。面对这样一篇学生十分感兴趣的短文,若能在教学时从以上角度引导学生加以分析,相信学生会在技法方面有所收获,写作的兴趣也会愈来愈浓。因此,深入研究课文中的写作方法技巧,引导学生当堂理解体会,坚持启发引导,最终就会实现学生阅读写作水平同时提升的“双赢”局面。
  作者单位:甘肃省平凉市第十中学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阅读练习,一方面能及时反馈教师“教”的效果,另一方面能够巩固学生“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应高度重视阅读练习,做到科学设计、合理布置与有效讲评,让学生在阅读练习中提升自身语文的阅读素养,在阅读讲评中深入感受语文的魅力。以《梅花魂》(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课)的讲评设计为例,摭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练习的讲评策略。  一、紧扣标题善提问  在小学语文阅读的习题设计中,标题并非可有可无的存在,而是十分
期刊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已经进入了课堂,语文教学应积极利用新技术、新手段,以学生核心素养为本,创设学生深度参与的学习情境,使学生获得真知识、拥有真情感,做知情合一的真人。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但具有工具性、人文性,而且与日常生活联系非常密切,涉及范围广,实践性很强,语文课程更是强调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并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
期刊
一、阅读文本与学习目标  (一)“1+N”的选择  “1”的确定。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郑振铎的《猫》是教读课文,抓住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能够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N”的确定。我按照郑振铎的《猫》来选择文章。选择冰心的《寄小读者·通讯二》(选自《寄小读者》,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年6月版)《向一些灵魂道歉》(选自《成功》2007年第2期),冯骥才的《珍珠鸟》(选自《人民日报》19
期刊
随着现代教育方向逐步的明细化,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理念的驱动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都得到了全面的改进与突破。从以往的单篇阅读教学到如今的群文阅读教学,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还能推动他们对比、分析、归纳、总结以及逻辑分析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可以说,群文阅读模式的出现打破了我国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中单调、乏味、不以学生为主等僵局。而群文阅读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其中的内涵、方法都需要
期刊
在初中阶段,作文教学的有效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语文教师应积极做好教学现状的分析,同时制定相应的改进策略,为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和核心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基于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着眼于学情需求,突出助学取向,从服务于学生“学”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采取教学策略、开展教学活动、实施教学评价,对“助学型”作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进行探索,旨在有效实现作文教学“学
期刊
茹志鹃的《百合花》是高中人教版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小说,单元的教学主题是“青春”,即对青春的吟唱。同时,对这篇小说的主题意蕴可阐释为“生动展现军民鱼水情”,当下又将“人性美”“人情美”作为小说主题的主流解读。但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当代中学生的认知与以上的解读有一定的距离,他们往往不太能准确把握“人性美、人情美”。基于此,本文力求把《百合花》的主题统筹在本单元教学主题“青春的吟唱”范畴内,用一种贴近
期刊
考场作文的特点是:必须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按照题目要求写出规定字数的作文。纵观高考试卷,作文无外乎三类:材料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新材料作文。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在极短的时间里审题立意、构思布局、缀文成篇。写作固然与学生的语文素养、文学积淀、平时的训练有关,但学会一些技巧方法仍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方法技巧不是套路,高考作文无套路可循,最忌讳套作、抄袭。作文要流露出作者的真情实感,体现出作者的观点态度,切
期刊
语文教学活动的实质就是语言实践能力的训练。在语文教学活动设计中,语文教师应该有深入的思考,思考的角度应该是:这篇文章的课堂教学设计能不能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怎样才能让学生理解,学生能从中理解什么?应该秉持这样的原则,即任何教学活动的设计都应该以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及语文素养为根本。因此,教学活动的设计不只是着眼于语言学习本身,而是让课堂教学真正发生。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提出了“从做中学”的
期刊
《荆轲刺秦王》是人教版高中统编课本高一年级教材中的一篇文言文,这篇文章以生动的手法,将读者带入到惊心动魄的场面中,再现了荆轲刺杀秦王的过程,为我们呈现出一个一诺千金、慷慨悲壮、刚毅果敢的英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荆轲的形象,我们采用多角度、立体解读的方式,为大家呈现荆轲的“多面体”形象。  一、通过故事情节体会  分析人物形象,需要通过中心事件中人物的言谈举止进行体会,《
期刊
文本解读是指教师通过对文本的研读及分析,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教材的意义。语文教师只有能够解读出符合课程、符合语文性质及学情的内容,才能够真正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于漪老师也说过,语文教师要立得起来,就必须跨过“文本解读”这道坎。可以说,文本解读能力是一名语文教师的核心竞争力。  但是,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在文本解读上仍旧存在着“泛读”“误读”“过浅过深地读”等问题。究其根本,是因为教师在解读文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