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与“被看”的辩证反思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12199819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是视觉文化最基本的要素和出发点,而对其的认知也经历了从无意识认同,到有意识反思的转变:对“看”的毋庸置疑的信任,不但体现在日常语言的视觉隐喻中,也在相当长一段时期的西方哲学思潮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即西方哲学传统中的“视觉中心主义”。然而,随着上个世纪初以摄影为先导的视觉媒体技术的几何级数般发展,影像开始与现实发生脱节,甚至错位。在这样的背景下,对“视觉中心主义”,就“要确立一种批判的视觉,进而重新审视人们观看的方式和表征的历史”[1]。
  视觉文化研究在“看”的非纯粹性前提下主要考察“看”与“被看”之间的动态关系,而这其中又以米歇尔·福柯的权力观最为切题。在其对具体文化和社会实践的梳理中,福柯“发展了一种对‘凝视’被纳入权力运作的方式的批评”[2],即“看”与“被看”背后隐藏的权力分配问题。如《规训与惩罚》中的圆形监狱,即为视觉权力关系的最生动案例。
  在批判和解构“视觉中心主义”的大潮中,对电影媒介的思考也在不断深入。人们开始发现,电影同样涉及“看”的非纯粹性,以及“看”与“被看”的辩证关系问题:就观影内容的有限性来说,电影并不能忠实反映和再现现实。针对以机器为中介的“看”,苏珊·桑塔格早有定论:“拍照即是定框,定框即是排除。”[3]从观影行为来看,看电影鼓励观众动用“看”的权力,来满足偷窥欲望,并借由对银幕形象的认同,来建构自身主体。
  在具体的电影实践中,受电影媒介自身先锋性和实验性的驱动,创作者们也一直在反思自身的媒介局限性(如被叙事遮蔽的“看”与“被看”),试图揭示、质疑并解构那些已经根深蒂固的视觉定式。劳伦斯·奥利弗执导的莎剧电影改编《理查三世》就是这个方向的可贵探索。其在叙事之余,通过建构复杂的观看路径,以揭秘并消解观影的认同机制,不把必然的结论和判断强加在观众身上,而是以开放性的态度引导观众自己去评价和反思“看”电影背后隐含的道德问题。
  《理查三世》中对观影认同机制的揭秘和消解主要在三个层面上展开。首先,影片对中心人物理查三世充满同情心的刻画,从感性上诱使观众对其产生依赖和认同;接着,电影通过理查三世对观众视线的折返,使观众意识到自己在观影中的位置和作用;另外,摄影机的运动进一步明确了认同机制的存在,迫使观众反思自己对理查三世认同中所隐含的参与和共谋倾向。
  尽管理查三世是一个为了篡权夺位操纵他人、不惜一切代价铲除异己的恶棍,但影片却将他设定为绝对主角,并将其刻画为一个具有非凡人格魅力(尤其是性魅力)的人。奥利弗以英国传统的表现派表演方式处理这个人物,首先在其外在上下功夫,在银幕上呈现出的理查是这样的:“卡通形象,弓背,超大的假鼻子,突出的阴森眉骨,一瘸一拐的步态,萎缩的胳膊,看上去像万圣节和盖伊·福克斯(Guy Fawkes)小丑。袍子上垂下的衣袖使他看上去像个大蜘蛛。”[4]尽管单从形象上看,理查三世有如道德剧中罪恶(vice)的化身,是高度抽象化的可怕和可笑的综合体,但一旦将他放置到剧情环境中,他的魅力就四散开来,从卡通形象变成了立体的角色。他智慧超群,无论口才和性吸引力都不受身体畸形的影响,即便是丈夫和公公都被他杀掉的女人也能被他轻而易举弄到手。理查成功诱惑安夫人的场景在奥利弗的处理下,增添了可信度,并强化了理查的魅惑力。在影片中他也不是残暴无度的恶魔,他的一切诱骗和杀戮行为都是步步为营的,其背后都有着明确的目的和诉求,即以片中重复出现的王冠意象为代表的权力。这样的人物刻画为观众的认同奠定了基础,并使观众从中获得快感。在认同模式中,银幕上的主角(通常是男主角,在本片里就是理查三世)给观众提供了理想化的、可供认同的人物形象,而观众从情感上将自己带入其中,打破了与影片之间的界限,几乎变成了影片中活动的一部分,并通过主角获得了驾驭故事的权力。
  除了以观众发出的观看动作为驱动的这种“入迷”认同模式,《理查三世》中还存在一种电影中不多见的观看模式,即银幕中人物对观众的折返性观看:理查从银幕内投向银幕外的目光时刻提醒观众确认自己无意识的认同身份,并且以一种更加私密的方式近距离的魅惑观众。事实上,绘画和摄影(尤其是写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绘画和摄影中)默认的规则是画中人不能意识到观者的存在:如传统绘画虽然以透视和没影点来暗示观看者的存在,但画中的人物一般都是不自觉地展现在观者眼前的,很少对画外世界投来目光。在戏剧传统中,尽管自古希腊时代,戏剧就有对观众的旁白和独白的一脉传统,然而大多数戏剧(尤其是自然主义戏剧)仍将角色限制在舞台上的“第四道墙”之内,观众以窥看和窃听的姿态穿越这面墙,而舞台上的角色却不能。在电影中,主流叙事影片试图在虚构的故事情节中唤起真实的情感共鸣,需要确保影片中不出现任何导致观众“出戏”的片段。因此,连戏剪辑系统决定了演员不能直视镜头,以营造演员对来自银幕外的目光的无意识假象。一旦观看者发现自己被观看,就会增强自我意识并产生不安全感,继而引发观众的反思意识,便是布莱希特所提倡的间离效果。在《理查三世》影片开头爱德华四世的加冕仪式上,随着群臣“国王万岁”的欢呼,理查突然回头看向观众的动作,在引发观众对观影认同的反思的同时,也使其意识到自己正是理查诱惑的对象之一。同样为奥利弗导演的《王子复仇记》中也有哈姆雷特直视镜头的场景,而那只是个人情绪的流露和思想的表达,哈姆雷特与镜头之间并没有形成有意义的互动。而在《理查三世》中,通过与摄影机以及摄影机背后观众直接的、亲密的对话,理查把自己呈现给观众,邀请观众参与自己的阴谋。这种明目张胆,厚颜无耻行为证明了理查对自己欺骗和诱惑能力的自信,就像剧中他手拿祈祷书,在市民面前拒绝称王的把戏一样,理查很清楚自己的表演会在市民中产生怎样的效果。虽然这种镜头互动“挑战了电影媒介的美学法则”[5],但这种独辟蹊径的处理方式正好符合理查的性格特点,其性格里的窥视特点,与电影媒介与生俱来的窥视倾向正相吻合,这使得它们成为了同谋;而摄像机的存在,明确标出了观众的位置,这自然也使观众成为理查的心腹,如此一来,一个建立在理查、摄像机和观众之间稳固的三角同谋,就此成形。
  除了理查直视观众的目光,在《理查三世》的电影拍摄技术层面上,摄像机的运动也进一步促进了观众认同意识的确立。观众进入电影的世界,依靠的正是镜头和镜头的运动,《理查三世》中不寻常的摄影机位置和运动方式将观众置换成了片中的角色,更确切地说,是理查三世的同谋者。如爱德华四世加冕仪式之后,众人鱼贯而出,唯独理查一人转身回到已经人去楼空的仪式现场,似乎在等待与什么人的密会。这时,镜头也从熙攘的人群转到了紧闭的教堂大门,接着门就自动打开,摄影机趁势跟了进去。随着背后清晰的关门声响,偌大的教堂只剩远处倚靠在王座边的理查和摄影机背后的观众,沉思中的理查抬起头直视镜头,似乎在向观众确认“等的就是你”。理查不太自如地起身朝镜头走来,同时开始对镜头倾诉自己内心的焦灼和痛苦。独白的过程中,理查从远景走到中景,使摄影机一览他残疾身体的全貌,他似乎在向观众证明自己仇恨的合理性。接着,他又转回身,背对镜头,呈现出一个可怜、落寞的背影,引诱观众产生同情心。果然这欲擒故纵的伎俩成功了,摄影机从最开始的定点拍摄转变成了移动摄影,开始自主地慢慢接近理查,来到理查身边,进而又和他并肩行走。自此以后,“理查的镜头成为他的朝臣和同伙,亦步亦趋地跟在他后面,在他的邀请下透过窗户窥看”,对理查的恶性报着默许和纵容的态度。
  在不破坏影片观赏性的同时,《理查三世》创造性地在影片与观众之间制造出双向的观看路径。剧中人物理查对镜头,及其背后隐藏的观众的直视,挑明了观众无意识的认同心理,将其的窥视本质暴露在外,使其无法坦然的在“看”的高位上,心安理得地运用“看”的暴力,并进而反思观影认同背后的道德真空,以及“看”所遮蔽的权力分配和运作机制。针对如何在视觉领域内部,反抗和颠覆其所赖以运作的权力等级机制,英国文化批评学者霍尔的建议是解构性的,即以“制造复杂的观看游戏,‘使通常被掩藏的东西……变得清晰起来’”。[6]奥利弗的《理查三世》正是以这种解构性的策略,在电影改编中“避免严格限定观众的知觉过程,保持‘透明’和暧昧多义的真实”[7],使得原作和电影改编都处于更加开放的境地。这或许也是当今时代,反思和揭露隐藏在“看”与“被看”背后的权利差异的最好着力点。
其他文献
好莱坞科幻片一向热衷于充分展现人类的主观能动性,或是表达人类对外太空领域的不懈探究,令观众大开眼界,或是表现在外来物种入侵时,总会有英雄出场,拯救地球,结局一片温馨与祥和。但在1995年,由特瑞·吉列姆(Terry Gilliam)执导的影片《十二猴子》却为观众呈现了一部具有悲剧意蕴的科幻片,在探讨未来拯救人类之路的同时,给当下人类的自我救赎、自我反思提供有益的借鉴与深刻的警示。  影片《十二猴子
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而言,每个人都是生态链上的一环链,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以及消费行为都在各个方面不同程度地相互影响,这必定是万象之间互为环境、互相作用的动态平衡关系。而在张艺谋的电影中,所蕴含着的对人类生存困窘的关注,以及强烈的生命意识与丰富人生内容,都在一同建构起人类发展历程中的一个文化生态环链。  现实世界中的张艺谋和电影中那些张艺谋建构的物化对象,他们之间有着同构性、互交性以及互为阐释的
2015年,导演毕赣作品《路边野餐》斩获第37届法国南特三大洲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气球”奖、第5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新导演,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第68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当代电影人单元最佳新导演银豹奖与最佳处女作特别提名奖。该片于2016年7月登陆国内院线,为国内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观影体验与审美冲击。作为小成本独立电影,《路边野餐》真正做到了小而美、静而雅,但影片同时兼具了一个新人导演的大野心与高
当下我们对暴力这个词并不陌生,它是不符合法律和道德规范的力量,通常是指个人或犯罪集团之间的殴斗以及凶杀。人类很早就为了生存,通过暴力手段从自然界掠取生活必需品,在社会发展跨越阶段,被压迫阶级通常采用暴力手段推翻统治阶级。每个物种都存在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弱肉强食”的规律法则,暴力很早就已经滋生,一直到现在的文明社会都还存在,纵观形形色色包含暴力色彩的电影作品,在暴力美学展示过程中,就主题、形式
近年来,漫威公司在大银幕上俨然成为了超级英雄制造者的代名词。从2008年的《钢铁侠1》到2015年的《蚁人》,漫威电影不断创造着票房神话。在已推出的漫威超级英雄卖座十强中,全球票房共计约83亿美元,其中美国本土票房约为36亿美元,这表明大部分的票房由北美以外的观众贡献。这些超级英雄在全球影迷心目中的认可度,由此可见一斑。  超级英雄电影是近年来影视文化研究的热点,研究者大多着眼于他们身上闪烁着的夺
2003年,第56届法国戛纳电影节,评审团毫不吝啬的将金棕榈大奖和最佳导演奖两项桂冠,同时授予美国影片《大象》,引发了来自西方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导演格斯·范·桑特凭借颠覆传统的电影语法,反常规的外聚焦式叙事模式,平静而不平凡的讲述了一件校园暴力枪击案,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深远的影响。  一、 “背影视角”——独特的外聚焦叙事模式  叙事视角即叙述者对故事内容观察和讲述的角度,视角可以是叙述者也可以
[摘要] 《金陵十三钗》通过电影的画面逼真地描绘了南京大屠杀时期一个小小的故事场面,讲述了一段小小的却感人肺腑的蜕变历程。影片最后行驶在大路上的卡车的背影,是希望,是未来,是生命的延续,是用那么多值得赞美的人用生命换来的美好的结果。    [关键词] 《金陵十三钗》 影视艺术 牺牲 救赎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8.027    《金
1942年,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蒋介石消极抗日,掀起反共高潮,悍然发动“皖南事变”,大肆屠杀抗战爱国军民。郭沫若义愤填膺,满怀激情创作了话剧《屈原》,借古喻今,在当时引起了强烈反响。时隔33年后的1975年,香港电影导演鲍方在郭沫若话剧的基础上进行了改编,拍摄电影《屈原》,成为粉碎“四人帮”后第一部在大陆放映的香港电影,同样又引起了强烈反响。但是二人在屈原的形象塑造上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军中乐园》是钮承泽执导的一部台湾电影,由阮经天、陈建斌、万茜、陈意涵等两岸知名影星倾情演绎。电影拍摄过程经历了很多波折与争议,但影片一经上映便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并且在台北金马影展、香港电影金像奖以及亚洲电影大奖评选中获得多项提名,陈建斌和万茜凭借这部电影分别荣获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和最佳女配角奖。作为釜山电影节的开幕电影,它的票不到三分钟就卖光,其影响之大可见一斑。该片的背景是一段真实的历史:国民党
电影这门被称为“第七艺术”的舶来品与其所依赖的摄影艺术均滥觞于西方,东渐后逐步被国人所接收,而与之密切关联的的话剧艺术也在百年之前由日本传人我国,他的开创者正是被誉为现代艺苑先驱的李叔同——弘一法师。其传记影片《一轮明月》真实而又凝练的展现其“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一生。影片辗转多地拍摄,几乎踏遍了他一生的云水足迹,在展现这位传奇人物的心路历程的同时,也在用摄影机“为山河立传”,纪录着祖国的大好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