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得风流

来源 :焦点·风土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st_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塔利亚地处安塔利亚海湾翠绿的沿岸平原,东面是秀美的孔亚阿特海滩,西面是一望无际的拉拉沙滩。南濒清澈的地中海,北临郁郁丛丛的托罗斯山脉。
  1
  本以为,安塔利亚给我的浪漫回忆,是在罗马港湾土耳其男士赠送我蝴蝶兰花那一幕。
  本以为,参加国际人类学联合会上有关“多元文化和谐”的讨论,会让我受用无穷,感受深切,难以忘怀。
  然而,都不是。
  这里最让我魂牵梦萦的是她——“舞者”,古罗马时期的一座雕像。她,舞动的身姿,飘逸的裙袂,竟时时闪现在我眼前……
  千年来,她静静地在安塔利亚利这片土地上舞蹈着,默默地在考古博物馆展厅的中央叙述着。她超然的神韵,丰腴的体态,右手轻撩着舞动的衣裙,拧身、扭首、回蓦,那眼神、那嘴角、那姿态,是这般优雅浪漫,含蓄飘逸,轻盈娴熟,浑身散发着难以言语的和谐之美。凝望着她,让人顿然失神,仿佛眼前真有一个活生生的舞者,舞着,舞着,飞越年轮的巨壑,舞动历史。
  从她脸上若有所思的微笑里,我读到了浪漫的希腊,读到了光荣的罗马,读到了千年艺林的往事,读到了雕刻艺术的古老源头……
  她,万人仰慕,尽得风流。
  然而,那一刻,我仍然读不懂她。
  为什么,东西方艺术交融,数千年历史的血脉初源,自上古时代开始,就在这片土地上彼此交互影响?
  知道——土耳其人的祖先,起源是中国阿尔泰山地区的突厥人,曾经信仰佛教。在西迁过程中,他们才逐渐改信伊斯兰教。
  知道——11世纪时,塞尔柱突厥人建立了罗姆苏丹国,后来亡于蒙古,便再一次和东方拉手,其支系奥斯曼部后来崛起,建立起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今天在土耳其的古街石巷里,时时遇到从中国西北部来这儿定居的人,眼前他们与博物馆“舞者”的脸型,与今天土耳其当地人难以分辨。偶尔你能听到从一个外表典型的土耳其人口中,蹦出一口典型的北京普通话。记得那天听饭店服务的新疆小伙子说,他有许多老乡和长辈亲戚居住在这儿……
  艺术是人类将自身的生命体验与对世界的感知,通过载体表现出来的。
  是历代东西方文化,在这里,在矛盾与和谐的交融中,产生了这般辉煌的艺术吗?
  那为什么,这艺术印迹至今在中国阿尔泰山地区,却难以寻觅?
  “舞者”身上那舞动的裙袂,如丝绸般光滑柔软,这是当年丝绸之路留下的印迹吗?
  博物馆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地方:一条条时间的长河在这里纵横交错地流着,每一条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线索。它总是能让徜徉其中的人沉迷,仿佛坐着思想的时空穿梭机,飞驰到一个又一个文明现场,引领你我走进艺术的世界,探索人类艺术的起源,告诉你一个又一个的为什么。
  安塔利亚考古博物馆将我们带到公元前2世纪的这座古城——现安塔利亚地区的佩尔吉古城,它跨越了希腊、罗马、基督教文明3个重要历史时期,保留了无数古城遗迹,藏有无数珍宝。这些2世纪罗马大理石雕像群,也是整座博物馆的精华所在。今天,安塔利亚考古博物馆门票价格贵得令人咋舌,由此可知土耳其为拥有这些珍贵的文化遗迹感到多么自豪了。
  其中“舞者”与“荷米斯”这两尊雕像一起放置在展厅的中央,是这里的镇馆之宝。不论是雕刻的工艺还是体态的艺术表现,它们都是罗马时期的上乘之作。除此之外亚历山大大帝罗马皇帝哈德良、众神之王宙斯、众神之后赫拉、太阳神阿波罗、智慧女神雅典娜、爱情女神阿佛洛狄武,命运之神提基等,希腊罗马重要神祇的雕像,几乎都聚集在这里,座座栩栩如生。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样盛大的场面就算在伊斯坦布尔考古博物馆也难得一见。
  安塔利亚是一座集聚艺术在云端之上的城。
  2
  罗马港湾。
  这里,留给我一个浪漫的回忆。
  这座港湾位于老城西侧,从公元前2世纪起就是安塔利亚的生命线。千万年来,地中海海水一直在她身边荡漾,水波就像现在这样,轻轻地撩拨着礁石,但只是有节制地与海岸边的古堡调情亲热,却从不恣意汪洋汹涌泛滥。
  这天,安塔利亚的人类学会议结束。前来参会的中国代表虽然只有8、9个人,但却是从国内5、6个省份而来。大家难得一见,便一起来到罗马港湾,在海边小聚告别。
  一家非常别致的餐厅,掩隐在海边的树丛里,白篷布下的露天餐桌,鲜花点缀,干净整洁,借着地势在屋外搭出一溜长廊和一个大平台,上面仅散落地坐着一二桌人,异常地宁静。我们一行挑了两个观景最好的位置坐下,凭海临风,眺望海天。
  彬彬有礼的土耳其小伙子,一会送水,一会送毛巾,热情的返来复去,端上沙拉蔬菜、烤鱼等,还高兴地和我们照相。就着地中海的夏风,四下眺望:远处大海,近处城墙,望着花草掩映的曲里拐弯的通道,看着雕着花纹的厚重木窗木门,好像掉进一个神秘的洞窟,心情真是好到极点。
  那天,在我们临近的雅座上,坐着两位非常英俊的土耳其男士。见我们近前时,便友好地点头招呼着。一会儿,又将自己桌上的水果盘,移送过来,请我们一起品用。
  其中一位男士对我微笑着,比划着手势,满脸一种希望交流的表情,但没有一句话听得懂,我有点尴尬,他也仿佛有点害羞地转身离去……
  过了好一会儿,突然,一盆美丽的白色蝴蝶兰花,出现在我眼前,原来那位男士为了表达他的心意,特意开车去附近的老城区买来鲜花。
  我捧着花,望着满脸通红,淌着汗水还在气喘吁吁的他,这期望的热切,一下子弄得我不知所措地为难起来,这般的盛情,虽然大意理解,却语言不通,难以向他解释。只得向旁桌吉首大学的杨教授求援,教授懂一点土耳其语,双方再掺杂着英文和手势,终于了解,他是位土耳其商人,住在伊斯坦布尔,在安塔利亚也有生意,经常来这儿度假,希望能与我交个朋友……
  来这里之前,一直听讲土耳其人不太友好,其实却不然,亲历了他们的热情,感觉了他们真挚的友善。是否是东西文化与人种在这里的融合,令人——令他和我,都更有一份东方的亲近感,也会产生一种西方的浪漫情调。却也佩服他们的坦然,看这位土耳其男士,竟如此大大方方地当着在场这么多人,表达他的情感,我们东方人可含蓄多了吧。   虽然那盆花捧回酒店后,就转送给当地的导游郑琳,然而那偶遇的浪漫情调,至今仍旋绕心田……
  3
  小聚后,我们一行沿着罗马海湾漫步摄影留念。
  记得,那天的阳光是那样随随便便地在港湾翩跹着,古韵缭绕的城墙遗迹上,迷漫浓郁的艺术气息。漫步中,你会不自觉地来到另一个海湾,你又会惊奇地发现一个颇具规模,依旧保存完好的古罗马城遗址,没有太大的名气,但却足以让你感叹古罗马人的势力范围之大和艺术水平之高。如此一个一个的山头,一个一个的海湾。比起自然风光,这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址,更让游客留连忘返,甚至来了又来。
  这里,迷漫着古希腊浓郁的典雅气息,让人迷情,让人走着走着就忘了原定要去哪里……
  整个安塔利亚城,是一个活着的露天博物馆,无处不演绎着古罗马的昔日辉煌。
  她身为土耳其南部的交通枢纽,背靠逶迤的特罗斯山脉,怀抱地中海海湾。抬头看,山顶白雪皑皑,山腰郁郁葱葱,低头望,山下海风阵阵,热浪滚滚。踩着滑雪板从山顶直接滑向海里冲浪。我被这里与中国南方明显不同的人文特色与艺术遗迹所倾倒。安塔利亚迷人的老城区,有点小资,可以在各色小店淘到你喜爱的小工艺品;有点迷失,在老城的穿街走巷中那些古蕴浓郁的安逸生活让你难舍难离;有点释怀,容易让女人、男人们在海边山坡上,边品味红酒边等待夕阳落下,而那些打不开的心结,此时也在不经意间缓缓舒展开来……
  古堡,山脉,海湾,无论往哪里多看一眼,那里的故事就闪烁着舞蹈起来,无数蓬勃旺盛鼓胀的生命,在安塔利亚城的每一个角落里日夜狂欢,在曲折的石板路在残存城墙间穿梭,每一次转弯都令你充满惊喜。向你诉说着一个又一个的故事,似乎没有尽头。
  这片土地上,孕育了几千年的艺术精魂,东西方各种文化在这里轮番演绎,各种艺术印迹让安塔利亚独具魅力,而在港湾,它们仿佛被湛蓝的海水阻断了去路,走到了尽头,便不断地聚拥又拥聚。于是,那典雅的艺术气息,不甘心地绽放出来,精魂们荡漾在空气中,沉淀在港湾边……
  金秋,我们在欧亚之交的土耳其,愉悦地享受着古希腊的诗篇、古罗马的长剑、奥斯曼的铁蹄在此交汇的辉煌果实。璀璨的文明在这里的历史长河中并不似昙花一现,而留下无尽的艺术遐思。这里的阿斯潘多斯古剧场,今天仍在上演着歌剧和流行音乐;这里古希腊重要神祇的雕像们,都栩栩如生地聚集在考古博物馆中;附近阿波罗神庙遗址,那高高耸立的大理石柱,默默地看着沧海桑田的变化,任凭游人仰视,就是不肯透露天机。
  这里“文化和谐”的享受,已自然而然地浸润到我的骨子里,已完全不需要什么会议标题式、口号式的呐喊。
  这里的艺术与天地同生,这里,人与艺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不仅已渗透在这片土地上,更恩泽于这里现代的人们和今天的我!
  安塔利亚城。
  似一个生命的桃花源,似一本艺术的史书,上面未著一字,却尽得风流。
其他文献
我的儿子终于如我所愿,进发成高个子帅哥,尽管,他还挂着一张娃娃脸,目光依然灌满童真的清澈。外出的时候,我们还会手牵手,偶尔亲吻相拥,每当这个时候,我总觉得,我尽享了人间无尽的荣华,还会想起,我与我兄弟外出时,至今依然可以挽臂并肩。如今,儿子充当了我当年意气风发的兄弟。我们拥有亲密浓郁的血缘之情,路人的每一道笑意盈然的侧目,可不都注满艳羡。  上周六,我与仔仔参加中学的入学迎新会,美丽的女校长周身活
期刊
离开汉堡时提早到了机场,再喝一杯黑啤酒,坐在餐厅露台,隔着铁网看机也看人。  眼前有一家三口,每当飞机升降,小男孩站起来兴奋地挥手,再坐下,父亲母亲轻拍他的背,他快乐地笑了。隔了几张桌子,我仍听得见笑声。  这样的午后,这样的记忆,到了某个年纪,当小男孩长大,下班后疲累地走在街头路上往搭地下铁回家,偶然听见天空远处响起隆隆机声,或许他会打从心底感受到一阵莫名的亲切甜蜜,或许连他自己也弄不清楚甜蜜的
期刊
飘零的孤凄,无论前辈,还是我们这代,都有甚深伤痛。  昨晚,章立凡舅应邀来深大演讲,今天下午就要回京。正午,深圳的亲友们在“醉忆江南”酒家小聚叙旧。席间,谈到他同母异父哥哥马国光新出版的《飘零一家》,这本书近来风靡全国,立凡舅特写了“哥哥的拼图”为序。此书是继龙应台和齐邦媛后,为海峡两岸的历史变迁,又推出的第3块个人拼图。谈到10天前大舅章翼军在异乡内蒙古的包头仙逝,火化时身边无什亲人赶及为他送行
期刊
雪峰碧水,木屋丛林,这仿佛是远离人间的一块极乐净土,守候在那里的蒙古族人轻声说“天堂很远,喀纳斯却很近”;蓝天白云,天水一色,这似乎是一个遥远而神秘的地方,藏族人转动手中的经纶,一步一步迈向心中的圣道;茂林修竹,绿荫匝地,这犹如一个隔离尘世繁嚣的世外桃源,侧耳倾听那天籁之音从瑶族人的深山古寨里飘出。
期刊
“轰,轰——”一阵地动山摇的响声从远处传来,抬眼望去,从雪白的世界中飞奔出一群头戴狐皮花帽,身着节日盛装,脚蹬骑马靴,扬鞭策马的勇士, 他们边跑边吼“驾,驾……”,那一批批马儿昂首抬腿,马蹄带着片片雪块在空中飞舞,霎时,像是下起了大雪。人和马融为一体,直向前方奔去。  第一次走进新疆喀纳斯,第一次领略冰雪风情旅游节的美景,第一次看到的就是图瓦人驰骋冰雪世界的飒爽英姿,我开始期待更多的精彩了。  节
期刊
多少年来,生长在西藏这片土地上善良古朴的人们一直吸引着我,感动着我,让我难以忘怀。于是,我像一个虔诚的苦行僧般,在这片高天厚土之间寻觅……  我只身前往热振寺,它在拉萨西北200公里处,既是藏传佛教噶当派的根本道场,又是西藏著名的活佛热振呼图克图驻锡之地。很早以前,这里就有着举行一系列宗教节日活动的习俗。比如,藏历正月十五日鸟月金刚神舞,四月十五日布谷鸟供佛节,七月十五日鲜花供佛节。而每逢藏历羊年
期刊
甘南似一朵云,散了又聚,似一阵风,来了又走,更似一个梦,亦真亦幻。踏上甘南藏区的第一步,我深深地吸了一口高原独特的清凉空气,心中默念,甘南--我们又相见了。  2012年正月,我抵达甘南拉卜楞寺。拉卜楞寺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6大宗主寺之一,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坐落在大夏河北岸,坐北向南,西北山似大象横卧,东南山松林苍翠,寺前开阔平坦,大夏河自西向东北蜿蜒而流,形如右旋海螺,山清
期刊
2010年春天,老同学杨飞云叫我给学员示范画写生,特意赏我使用带天窗的画室。带天窗的画室,究竟不同,自上而下的光罩在画布上,仿佛就能画得好一点似的。画完了,同学们要我接着画,我应承了,不料接二连三画到去年秋天。画室租金,老同学不肯收的,交换条件是在这里办展览。我犹豫半晌,也只好应承了。现在这些毫无意义的画可以挂上墙给我自己看看,照规矩,先得谢谢主办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谢谢油画院院长杨飞云。  画大
期刊
1、波特罗式肥胖  他的绘画给我带来强烈的惊讶和戏谑中的快意。我立即迷恋上了波特罗。没有谁的指向性像他那么夸张:对体积的浓厚兴趣。任性的波特罗,尊重自己偏执的爱好,无论女王、天使、水果还是动物,他赋予他们成熟到过盛的巨型。几十年,连续不断地,波特罗重复表现着圆滚滚的轮廓、球形的脸,充溢的脂肪把皮肤撑得红亮,膨胀得几近爆炸……由于肥胖,人物的五官被驱赶着集中到面部的中心地带。经过篡改的蒙娜丽莎,富足
期刊
它山艺术博物馆是它山项目的首发工程,规划建筑面积16000多平方米,以中国传统石雕石刻艺术品为主题,通过多媒体、图片、实物展览等方式,展出自南北朝时期以来,唐、宋、明、清的佛教石雕代表作品;南宋墓室石刻艺术品,以及其它一些石刻艺术品,以系统的藏品展示中国石刻石雕艺术,尤其是佛像造像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  博物馆,艺术与技术的关系  博物馆设计的“唐风”特征给人以强有力的结构印象,它山艺术博物馆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