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双吗啉作为鼻咽癌放射增敏剂的临床对照试验

来源 :肿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flive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乙双吗啉(AT1727,简称AT)是我国合成的抗肿瘤药物,虽然对它是否为放射增敏剂还未作定论,但体内、外实验的结果显示了它作为放射增敏剂的希望,而且在和放射合用后肯定提高了联合治疗的抗肿瘤效应。张志义报道治疗原发性肺癌的临床试验初步结果也发现该药有放射增效作用。所以,我们对鼻咽癌作了如下临床第Ⅲ期随机对照试验,以进一步研究AT在人类肿瘤中是否有放射增效作用以及临床实用价值。 Ethyl bismorpholine (AT1727, abbreviated as AT) is an anti-tumor drug synthesized in China. Although no conclusion has been made as to whether it is a radiosensitizer, the results of in vitro and in vivo experiments have shown its promise as a radiosensitizer. And after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it definitely increases the anti-tumor effect of combination therapy. Zhang Zhiyi reported that preliminary results of clinical trials for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lung cancer also found that the drug had a radiosensitizing effect. Therefore, we conducted the following clinical phase III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o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to further investigate whether AT has radiosensitivity and clinical utility in human tumors.
其他文献
<正> 1997年第1期《莫斯科大学学报》(语文学版)发表署名文章,介绍我刊1995年第4期“俄罗斯当代文学专辑”。文章的题目为《〈当代外国文学〉杂志上的俄罗斯当代文学》。文章首先指出,在90年代初我刊就分期译介了艾特玛托夫、阿斯塔菲耶夫、邦达列夫等俄罗斯作家的作品。而“俄罗斯当代文学专辑”的推出,一方面是为了让中国读者对俄罗斯当代文学有一个较为完整的了解,另一方面则是配合1995年10月在南京大学召开的“全国俄国文学与俄语教学研讨会”的一项举措。 文章在介绍我刊“俄罗斯当代文学专辑”时,列
赫列勃尼科夫诗二首(1885-1922)白杨如两把……白杨如两把折弯的匕首刺向天空。大地似故世的女人广袤无垠。白色的宫殿独自兀立,被投入苦闷和晦暗。一叶孤舟哗然驶来,泊向一片金黄的沙滩。
美国小说《廊桥遣梦》在中国的风行一时,已成不争的事实,不管小说的审美内涵如何,这一现象本身就已值得研究。何况,在美国,它也相当风行,拍成电影后影响则更大。这应该是能
2016年,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取得了突出成绩,为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高效运输服务支持2016年,作为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的重点,国家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向综合
在1997年3月24日揭晓的1996年奥斯卡金像奖中,电影《英国病人》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音乐、最佳摄影、最佳剪辑等九项大奖,使本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成为了“病人的
最近在美国连续出版了三本关于希腊古代历史传说中的名城特洛伊的发掘者德国业余考古学家亨利·谢里曼的书。两本是他的传记:加州(戴维斯)大学古典学教授大卫·特拉尔著的《
又一部英语写成的普希金传记问世在美国大学的斯拉夫语言文学及比较文学系,普希金研究一向是一个热点,1971年出版的由约翰贝莱(JohnBayley)撰写的《普希金:一部比较性的评论》,已被认为是迄今为止用英语写成的关于普希金作品研究的最全面的一部专论。...
新年伊始,日本《昴星》杂志1997年1月特大号,刊出评论家沼野充义和芳川泰久的文学对谈:“1996年的文学收获”。谈话就上一年度日本文坛的创作状况及其他一些文学现象,进行了
交通运输部财务审计司副司长卢尚艇在“PPP与交通基础设施投融资高端对话”上做主题发言,他从交通财务工作者的角度,简要回顾交通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历程,并介绍了下一步改革的
时下,《马语者》这部书的热度居高不下。写下这个题目,就觉得自己是在凑热闹。上周末,我去参加作协举办的一个活动,遇到那位有了一些年纪的作家。他从眼镜的上方瞅着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