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极电凝用于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来源 :世界临床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AFFDA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手术术中双极电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8例患者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手术时术中不同处理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阴道断端愈合的影响.两组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一组术中用超声刀及单极处理子宫血管及韧带,另一组术中用超声刀及双极处理子宫血管及韧带.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118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1例中转开腹,单极组2例膀胱损伤(两次子宫下段剖宫产史)输尿管损伤一例,淋巴漏一例,双极组膀胱损伤一例,无输尿管损伤及淋巴漏.双极组手术时间为(85.2±12.1)min,与单极组手术时间为(98.6±15.7)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极组出血量为(50.1±17.4) min,与单极组出血量(92.6±13.2)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极组术后72h内体温为(37.6±0.3)℃,与单极组术后72h内体温为(38.1±0.4)℃,双极组感染率11.67%与单极组感染率32.7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中能源采用超声刀及双极,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减少,术后发热少,术后阴道断端感染率下降,值得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直视与B超引导经皮肾穿刺取石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于我院的88例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44例以及对照组44例,给予
目的:分析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通过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的方法以及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资料122例实施回
目的:探讨肝包虫病的CT特征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进一步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手术、病理及实验室检查证实的肝包虫病,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40例病例中,泡型6例,囊型34
目的:观察3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疗效.方法:将纳入研究的113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依据所使用的内固定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即:单钢板螺钉固定组(A组)37例、"Y"形钢板固定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在我院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分析导致急性脑膨出的原因,探
目的:探究普通超声与实时弹性超声在诊断甲状腺癌转移颈部淋巴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采用普通超声与实时弹性超
目的:探讨甲状腺肿瘤普外科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5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对于所有患者均进行普外科手术治疗,若患者为恶性肿瘤可以在切除肿瘤同时进行淋巴结
随着人类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视,妇产科宫腔内病变的检出率和诊断率明显增多,如子宫内膜息肉、宫腔粘连、子宫畸形等;而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于诊断宫腔内病变的主要检查方法有
目的: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操作方法及临床效果展开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7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9例).给
目的:探讨不同体重指数(BMI)与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关系.方法:将GERD患者分为正常组、超重组及肥胖组,比较各组年龄、性别、症状计分、食管炎发生情况及PPI治疗效果.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