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伦斯迷局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ry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著名的艺术网站曾经出过一套扑克牌,这副牌将在中国当代艺术中呼风唤雨的各路豪杰按照影响力大致排了个座次,尤伦斯夫妇是“梅花A”,很大的牌。尤伦斯的家族身份决定了他本人和中国之间难以分离的关联。他的父亲和舅舅都曾经担任比利时驻华外交官。在老北京,尤伦斯的父亲偶尔会买下一些从前清宫中和王府中流散出来的文物古董,其中一些送给了儿子。这是尤伦斯童年时代的收藏洗礼。
  首先应该先看看尤伦斯今天的身份,比利时男爵的爵位、成功商人、拥有中国当代艺术最大的藏家之一、中国各类艺术活动的积极赞助人。一个艺术业内的人士常常混迹的著名艺术网站曾经出过一套扑克牌,这副牌将在中国当代艺术中呼风唤雨的各路豪杰按照影响力大致排了个座次,尤伦斯夫妇是“梅花A”,很大的牌。同样在这个艺术网站上,发起过一次投票,里面有一个选项“谁是798的老大”,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当仁不让成了榜首。
  事实上,尤伦斯夫妇所创建的这个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远比其本人要著名。还在施工阶段,馆内工作人员就介绍说这个面积达到5000平米的巨大空间,空间内恒温恒湿,其智能窗甚至会根据自然光强度自动调整,使照射进来的光亮恒定。显然,国内没有任何艺术空间具有这样先进的条件,先进得有些奢侈。
  有关这个艺术中心的预算和投资数额,尤伦斯一向不太愿意谈起。但是,前年他售出了批曾梵志的作品和特纳的作品,的确是与此有关的。仅就租用798艺术区的厂房一项,在八年的租赁合同中,每年都要付出近千万元人民币的租金。费大为在这个中心开张时就透露说,每年的经费不会少于一些国际著名的美术馆。
  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这里,且一掷千万金。他的用意究竟何在?心理学家们格外重视童年经历的分藏品。那时候他经常出差,他说“周末太漫长了,只好跟古董商周旋”,所以在商务办完后,他的闲暇时间通常都在香港的摩罗街和荷里活道这些古玩集散地里消磨掉。不过这个阶段与其说是在收藏,不如说是在百无聊赖中淘宝。而且令他尴尬的是,当他把自己从世界各地搜罗来的古玩放到比利时古董商们的桌子上时,对方通常告诉他,他买来的有很多都是赝品。
  这种经历无比真切地让尤伦斯明白,仅凭儿时零星的印象和一些不系统的知识,贸然开始收藏,是不明智的。因此,他很快开始了对文物鉴定的系统学习。不析。这个对世界最初认知的过程,对人的一生将起到不可预估的作用。若将世界喻为无限博大的存在,童年经历则很有可能在你心里画出了一个若有若无的圈。
  所以,在理解盖伊·尤伦斯这个比利时人的时候,可以将其童年作为一个背景,而把他的各种身份暂且先都抛下。身份是有关世界观、价值观的,童年则属于在博大世界中你无法自主选择的宿命范畴。
  尤伦斯的家族身份决定了他本人和中国之间难以分离的关联。他的父亲和舅舅都曾经担任比利时驻华外交官,尤其是他的父亲。这位参加过一战的外交官,在任职的五年中走遍了中国的各个省份。那是上世纪20年代,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令人痛心的收藏的“黄金期和掠夺期”。时局动荡,从前清宫中和王府中流散出来的文物古董充斥于北京的市面。尤伦斯的父亲偶尔会买下一些自己喜欢的古玩,其中一些送给了儿子。这是尤伦斯童年时代的收藏洗礼。而中国不仅从此进入了他的文化想象,而且从一开始就跟收藏联系在一起。
  尤伦斯的母亲同样也喜欢收藏,她曾经多次去伊朗考察文物古迹,每次都带回各种瓷器和文物。母亲给儿子讲述每件文物的来历,讲述东方文明,一些文物同样成为她送给尤伦斯的礼物。
  尤伦斯刚开始并不是一个对收藏具有极大梦想的人。直到他接手家族生意的经营之后,才开始自己购买久之后,他认识了两位大师级的专家——巴黎的克里斯汀·戴迪(Christian Deydier)和伦敦的吉瑟普·埃斯肯纳茨(Giuseppe Eskenazl)。这些从鸦片战争、八国联军对中国掠夺的宝藏中获得巨大文物养分的专家,为尤伦斯的收藏进入新的平台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他逐渐不再是个业余的古董购买者,而成为一个精明的古玩职业收藏家。
  20世纪80年代,尤伦斯终于有机会来到了中国。这里是他收藏的那些文物的祖国和精神息壤。就在这个阶段,尤伦斯的收藏生涯出现了一次巨大的转折。他显然是对中在尤伦斯逐渐买下几百件中国当代艺术作品的过程中,直到他在尤伦斯艺术中心开张时说自己收藏了中国艺术的精神历程时,谁也不知道他的想法究竟是怎么样的,因为从儿时到上世纪80年代,再到现在,几十年时光会改变很多东西,作为一个收藏家,身处的圈子和外界的影响力也在变化。国有着极为浓厚的兴趣的,所以他才会深入到那个时代中国的精神纹理深处。上世纪80年代,这个改革开放初期的数年时光,今天被知识界誉为“又一次启蒙运动”。和上世纪20年代尤伦斯的父亲来过的中国不同,这里不再混乱和无政府,但同样,有着野蛮生长的力量。
  尤伦斯现在对每一个记者都会这么描述,那会儿他跟妻子开着车,周末基本上都会去中国艺术家们的住处兼工作室。在那个时代,跟中国的艺术家们成为朋友比今天要简单很多,成本也低。一个笼罩着外国皇室成员光环的商人从天而降,出现在一些中国艺术家蜗居的狭窄昏暗的房间里,并对他们颜料未干的作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个令那些艺术家兴奋的场景完全可以想象。艺术界流传甚广的个段子说,王广义第一次拿到卖画得来的一万块钱时,手都抖了!那么,跟艺术家只谈艺术谈审美,却忽然拍出一笔笔现金的尤伦斯,在收购这些经济上穷困潦倒、精神上缺乏认同的艺术家的作品时,是何等仗义豪迈。在80年代的北京,尤伦斯、希克等西方藏家,是中国艺术家们的耶稣兼宋江。那时候没有画廊,没有拍卖行,没有中间的掮客,尤伦斯收购的几百件作品、拍出的现金和积累的人脉,就为他此后三十年叱咤中国艺术界绘就了一张藏宝路径图。
  如果说文物是标本意义上的中国,是遵循更规范升值规律的投资品,那么当代艺术则是正在喷涌的当代中国精神图景。对于很多西方的收藏家来说,收藏文物和当代艺术的区别,就好比是在资本市场里长期持有或波段操作的区别。这么理解个中国当代艺术最大收藏家的收藏动因听上去当然有些荒诞,那么,就借用一下西方人自己分析的当代艺术收藏的好处;首先是买到伪作的可能性很低——当代艺术家们都活蹦乱跳,著名艺术家们都有自己的作品年表和艺术履历;其次,他们未来的艺术史地位将直接决定作品在当代的价值和价格。而后者,则正是当代艺术市场风起云涌的前提,操纵学术者则能间接操纵作品价格。文物古董市场如果是有历史约束的现货交易的话,当代艺术市场更像是期货。大家为了一桶远在中东尚未采掘的石油纷纷举起竞价牌,而他们要做的就是让所有人相信这些石油是稀缺的、必将升值的。
  今天肯定不能断言尤伦斯当年买下第一件中国当代艺术作品——艾轩画的西藏小孩,是为了投资。前文说过,童 年文化想象的力量是强大的。但是在他逐渐买下几百件中国当代艺术作品的过程中,直到他在尤伦斯艺术中心开张时说自己收藏了中国艺术的精神历程时,谁也不知道他的想法究竟是怎么样的,因为从儿时到上世纪80年代,再到现在,几十年时光会改变很多东西,作为一个收藏家,身处的圈子和外界的影响力也在变化。
  坊间传闻尤伦斯接触中国当代艺术最早是受到了刘少奇女儿的影响。笔者就这个问题向一些与尤伦斯有交往的人求证,大家似乎都听说过这个传闻,但谁都无法证实。这个传闻带有典型的北京色彩。但对尤伦斯的中国当代艺术收藏产生巨大影响的首先是张颂仁。1991年,他在香港认识了经营画廊的张颂仁。就在那时,他买下了几张方力钧和刘炜的作品,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2002年在巴黎认识费大为则是尤伦斯的当代艺术收藏走向系统的开始。作为一个手里已经拥有数量可观中国当代艺术作品的藏家,尤伦斯十多年前就开始向世人展示自己的藏品。只是他的收藏作品展览主题混乱,没有高手为其藏品进行学术的梳理。而费大为正好胜任了这个角色。费大为还可以从中国艺术史的脉络出发,为他提出收藏的建议。这个阶段似曾相识,让人想起很多年前购买了很多很多古玩但依然不得其门而入的尤伦斯。他确乎拥有资本,2000年以后甚至完全退出了家族生意专心收藏。现在他又掌握了学术的利器。当个藏家,拥有资本,拥有大量作品,还占据了学术的高地,他就什么也不缺了。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诞生其实并不像尤伦斯所说的那样是种偶然,也显然并不是因为在欧洲保管这些作品的仓储费用每年都达到数百万欧元。在一个宏观的线索下看,这个中心的出现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它的首个大展“85新潮”在国内引发了巨大的争议。批评者们认为,这个展览本质上是尤伦斯的个人收藏展,却妄图用资本力量的推手为中国当代艺术史的开端盖棺定论,造成的最直接后果其实就是尤伦斯收藏的作品的艺术家拥有历史地位,他手里的大量作品身价飙升。为了进一步参与对中国80年代精神脉络的定义,尤伦斯中心甚至还举办过“80年代的文学精神”这样的跨界论坛。很多人用文化资本阴谋论非议尤伦斯,认为他已经获得了中国艺术的绝对话语权,进而质疑整个当代艺术从价格到学术标准都掌握在西方人手里的这个系统。
  最近一段时间,有关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传闻甚嚣尘上。自从费大为离职,法国人桑斯接任以来,有关尤伦斯换将,用西方人直接操盘的说法就不绝于耳。现在更是传出了尤伦斯中心可能整体出售的风声。但不管怎么说,大家,都在观望这个迷局的答案揭晓。
其他文献
摄影作为收藏界的新宠,从1974年开始步入拍卖场到现在还不到30年的历史。塞西尔·比顿,被誉为是“最出色的英格兰摄影家”。2008年11月,比顿拍摄的葛丽泰·嘉宝照片拍出3068美元,而另一张时尚摄影照片也拍出了6136美元的价格。2009年5月,比顿的部分摄影作品在英国Chris Beetles画廊以数千美元的价格进行销售,引发新一波收藏其作品的热潮。  奥黛丽·赫本身着梦幻般的白色蓬蓬礼服,夸
期刊
戏曲是中国独有的艺术,其中又以京剧与昆曲为两大传统戏曲代表。乾隆初年的京师,多种唱腔并行,打从乾隆五十五年在江南久负盛名的微班“三庆班”晋京为高宗八旬祝嘏,“四喜”、“春台”、“和春”等徽班接踵而至。道光八年,汉调艺人赴京,徽、汉合流,又融合昆曲、弋腔、秦腔,演变为京剧。若以徽班进京为清高宗贺寿算作京剧起源,则至今已有两百年历史。2009年3月15日,澳门艺术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合作的“钧乐天听——
期刊
迟鹏,80后。  迟鹏的作品里有种浪漫的梦幻情调——轻盈的飞翔,无所顾忌的奔跑,以及伴随他成长经验与记忆的自我虚拟。其作品在视觉张力上造成了现实图像与非真实场景之间界限上的超现实表达,使观者在现实与虚拟的错位中,产生亦真亦幻的炫目,显示了中国的年轻人在重建规则时所迸发出来的旺盛创造力与自信心,也显示了新一代的艺术家,在挣脱原有规范与秩序下,在审美观念及趣味上的新趋向。    苌苌:你是完美主义分子
期刊
在全球钟表拍卖会上,最高成交价纪录的缔造者是一款百达翡丽(P ate kPhilippe)古董表——一只1932年为美国一位酷爱收藏手表的银行家享利·格雷夫斯特制的百达翡丽表,成交价高达1100万美元天价。这块手表具有24种功能,包括日期、月份、日出和日落时间表等信息,3年时间设计,5年时间制作,历时8年才得以完成。光阴流转,经典品牌百达翡丽每次在拍卖场上的出现都引起巨大轰动:一只1953年生产的
期刊
台静农晚年纵情诗酒,去国之思,无日不在醉乡中。往往醉后落笔,兀拔之气不可羁勒。而每书必多落字或误字,然风雅无伤。予寒斋所藏台氏书数件,大多类此。  杨兰春,豫剧作家,一生编导之剧作上百种,著名者如《小二黑结婚》、《朝阳沟》等。解放后由中南区文化局推荐至中央戏剧学院学习,坐上火车兴奋得一夜没合眼,方模糊中天已大亮,忽听广播员声音: “现在已到北京丰台车站……”,第一次到北京,也不知丰台在北京的什么
期刊
素有“文化界奥林匹克”之称的威尼斯双年展,如今已横跨三个世纪,迈向第53届。今年的双年展主题定为“制造世界”(Making Worlds)。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总策展人丹尼尔·伯恩鲍姆(Danie]B1rnbaum)在解释这个主题时说, “一些作品将展示‘制造中的世界’。艺术作品不仅仅是一个物体,也不仅仅是一件商品。它代表世界的视觉,认真地说,它可以被看成是‘制造世界’的一种方式。”  在不同的
期刊
我们可以从拉拉尼作品的藏家姓甚名谁来推测出这位艺术家作品的重要性:coach公司的里德·卡拉科夫,香奈儿掌门人卡尔·拉格菲尔德,世界著名建筑大师彼得·马连奴以及著名设计师马克·雅克布斯……让我们跟随他如大玩具般的雕塑品,一起进入拉拉尼营造的童话王国。  两个月前,伊夫·圣洛朗的藏品拍卖曾经引起了拍卖界的轰动,耀眼之星布满了拍卖场上的天空,大腕实在是太多,没人会留意到,圣洛朗家里还有一张法国雕塑家拉
期刊
钟表是我们标记时间的工具,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再加上钟表艺术形式上的演变,它们成为了人们身份的象征。如百达翡丽(Patek Philippe)的三问万年历腕表、雷达(Rado)的钻星(DiaStar)系列腕表、劳力士(Rolex)的“蚝式(Oyster”系列腕表和浪琴(Longines)石英腕表等品牌的钟表,各自用独特的工艺缔造出恒久留存的艺术之珍。  早在13世纪70年代,意大利和德国就已经出现
期刊
5月13日至6月13日在伦敦克里斯甲壳虫画廊举办的“最后的诺曼·瑟尔维尔”卡通展是第一次如此公开展销诺曼近20年来绘画作品的展览。作为插图和卡通画的著名经销商,克里斯甲壳虫画廊在此次展览展出诺曼150幅素描和水彩卡通画。  诺曼·瑟尔维尔(Norman Thelwell),1923年3月出生于英格兰柴郡,是二战以来最受欢迎的卡通画家之一。他的作品受到了小孩子们极大的欢迎。诺曼从小就非常喜欢画画,认
期刊
珍珠,一直以来都受到万千女士的追捧,也是各大拍卖行珠宝不可或缺的常客。女士们对珍珠的喜爱与钻石会有所不同。真正的钻石,即便还未到克拉级别,对于平常人来说都价格不菲,不是人人可以拥有。但只要你愿意,如今想拥有一件珍珠首饰并不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珠宝品牌店,百货商场,甚至药店都能找到珍珠的身影。这些随意可寻的珍珠和拍卖行中出现的价格不菲的珍珠,都是真珠。  拍卖行出现的,大多是天然海水珠,而遍地泛滥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