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毅:带回一头海外大象的人

来源 :数字商业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angv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代独角獸”Evernote面世后的第10年,一个中国人将原本作为中国分支的印象笔记落地重组为一家中国互联网创业公司,把这头海外的大象真正地带到了中国。
  “今天的印象笔记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实体,也成为了中国互联网生态的一员。”今年6月6日,作为这个事件总导演的唐毅,身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他从过去的Evernote中国区总经理变成了印象笔记公司的CEO,“不仅仅是股权结构的变化,产品和研发也将彻头彻尾的落定在中国。”
  一般来说,海外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传统方式,是把中国市场当成一个单纯的销售市场——这几乎是所有进入中国超过5年的公司所共有的方式——通过在中国建立销售体系,把中国的团队作为一个面向区域市场的销售部门来管理。这在技术决定一切的中国IT市场早期,是非常快捷有效的。但是在云计算时代,在服务模式决定市场潜力的现在,这种模式在中国本土公司的强劲挑战面前,就会显得手忙脚乱——在合并前的Uber也许可以作为一个缩影,其在中国的全部经历,都是用一种“快进”的方式在证明这种方式的弊端。
  虽然LinkedIn可以说开启了另外一种打开中国市场的方式:通过开发一套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产品来迎合市场的需求。但是最终中国团队投入巨大努力的LinkedIn中国本土产品赤兔并没有得到市场积极的反馈,领导和推动这次中国本土化的地区领导人也黯然离开。究其原因,还是因为LinkedIn的此次本土化依然显得顾虑重重,除了没有在中国本土设立独立的产品研发团队。更重要的是,LinkedIn并没有在中国架构相对独立的运营和管理模式,并给予中国本土的领导团队足够的权限,更没有对中国本土的管理团队足够的激励。
  既要马儿跑,又要时刻想着制衡马儿,这样的结果一点儿也不意外。
  唐毅把Evernote变成印象笔记,则选择了一条完全不同的路。
  印象笔记采用了独立的股权架构,由Evernote、投资方(红杉宽带)和管理方(现任CEO唐毅团队)三方均衡持股,中方控股,成立一家直接向中国投资者、中国管理团队、和Evernote组成的董事会汇报、在中国市场独立运营的中国本土合资公司。印象笔记将在各方董事的监管下,由管理方全权进行管理和运营。
  在产品方面,印象笔记拥有独立的IP,Evernote向印象笔记开放所有源代码,印象笔记组织自己独立的研发团队,根据Evernote的源代码和中国本土的产品策略,研发属于中国市场的产品。
  从公司股权构成到管理、运营权限,再到产品策略和产品研发的自主权,印象笔记的目标是做一个独立于Evernote的、更贴合中国用户需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这种不带丝毫保留的“中国本地化”方式,将互联网商业智慧发挥到了极致:为了把蛋糕共同做大,做蛋糕的方式流程甚至归属权都可以重新改写。
  而对唐毅来说,在Evernote拆分印象笔记、印象笔记重组中,美国管理团队、中国管理团队、投资者的诉求既一致又各有界限和微妙差异,他的特殊角色决定了这将是一场融合了理性与艺术的精巧协作:唐毅既是Evernote的代表,又是印象笔记的CEO,也是印象笔记的外部资本引入者。要知道这三方的诉求并不能时刻保持一致,据唐毅回忆,过去两年的时间他几乎全都用在和Evernote领导的沟通和与投资人的面谈,然后又作为第三方撮合Evernote和投资方的合作。
  以前唐毅曾经担任投资机构K&A Ventures的创始合伙人,这也让他在印象笔记整合的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Evernote有很多吸引我的地方,除了它对用户、对产品、对技术的积极态度,还有极具诱惑的创业文化。”过往的经历,让唐毅扛起了印象笔记重组的大旗。唐毅强调Evernote给自己提供了不错的创业平台,他需要专注的是把印象笔记在中国做强做大。
  “就中国知识管理市场而言,我们相信同样是大有可为的。宏观来看,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人口教育程度提高,经济结构变化等一系列因素都对印象笔记未来发展极大利好;微观来看,聚焦在知识领域或知识工作者,中国市场上知识平台、内容平台大量涌现,例如媒体自媒体PGC、UGC,我们可以看到知识工作者对于深度知识管理平台的需求缺口。”事实上,在正式发布重组完成消息前,印象笔记距离实际完成重组已经过去了半年时间。在这半年里,唐毅做了两件事:一是将业务整体迁移到腾讯云;二是重新组建中国的研发团队。 “我们更强调用户的体验,希望重组后的印象笔记带给用户更完美的体验。”唐毅说。
  此前,Evernote中国并未设置专门的产品经理职位,唐毅自加入以来,在很大程度上担当了产品经理的角色。在印象笔记独立后,在唐毅和团队共同的产品规划中,新的印象笔记应该秉持Evernote 创始人斯泰潘·帕奇科夫(Stepan Pachikov)的初心与使命——印象笔记从建立之初就致力于做用户的“第二大脑”,它帮助用户获取、存储、整理、分享、协作、吸收、创造高价值信息,集记忆、学习、协作于一身,帮用户保存过去的记忆,激发当下的灵感,为未来创造新的创想。
  “印象笔记的愿景就是解决中国互联网用户对高质量信息、知识和内容的诉求,成为用户手机上的首屏应用。”唐毅并不介意与市场上其他同类产品做对比,因为对于他而言,印象笔记是知识管理的工具,印象笔记的愿景是成为中国知识人群的“第二大脑”,这些是单一笔记类应用难以实现的。
  自宣布独立为中国互联网公司以来,半年的时间里,印象笔记在中国组建了自己的研发团队,在共享Evernote源代码的基础上独立自主进行产品研发,发布了新版App,几个月时间里,陆续新增了Widget剪藏、Mac端、安卓端Markdown编辑功能,并且率先支持iOS12的Siri捷径。
  同时在核心产品之外,印象笔记也在尝试为用户提供更多服务。
  线上,大象学院是印象笔记今年新推出的在线课程的服务。其中,除了知识管理、时间管理等,还包括心理学、英语学习等内容;线下,印象笔记同时也推出了线下的知识分享系列活动——大象识堂,请各行各业的资深人士来分享常识、见识和知识,帮助用户提升知识管理能力。通过线上线下的互动,不仅构建了一个印象笔记的用户生态圈,增加了产品与用户的互动,获得更多的认同感和好感,而且也使得用户群更加活跃,参与度增强。
  互联网到底是把世界变小了?还是变得更加壁垒森严?见仁见智。但是仅仅从互联网产品地区的发展来看,由于涉及到更多用户个人的主观喜好,显然跨区域发展的难度只会越来越大。把Evernote改成印象笔记,唐毅做对了一件海外产品进入中国最重要的事:让它能够真正自由自主地变化,变得更加贴近本地用户的使用习惯、消费习惯,并将其定义成一个更有亲切感的产品,这无疑会是其未来最重要成功因素之一。
  “印象笔记的方式成为了互联网领域跨国公司本土化最为彻底的一次创造性的新模式。”唐毅在接受本刊采访时候强调,印象笔记的重组拓展出了全新的中美跨境合作模式,进入前所未有的合作深度,为互联网领域的跨境发展合作探索可供借鉴的思路。同时这也为引入自主、可控、合规地引进国际领先互联网技术,特别是目前紧缺的SaaS类别的产品开辟了新的方向,“也为带有境外背景的高科技企业在国内资本市场发展提供了新的参考。”唐毅说。
其他文献
越是接近终点,就越是觉得精疲力竭,即便是即将成为冠军,也一定是这样的感受。  2018年再有几天就过去了,这个时候,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总结过去的一年,“艰难”是笔者听到频率最多的一个词。  艰难,2018年对于滴滴、俞敏洪、刘强东……来说,无疑是艰难的,甚至对于中兴也是艰难的。但是这种艰难,因为难以得到100%的支持而变得更加艰难——现在的市场、用户和消费者,对于所获得的产品、服务和“鸡汤”的挑剔程
期刊
在互联网层级固化的背景下,抛开一些争议,单看拼多多能够重塑了巨头优势最明显的电商格局,这一成就几乎可以称得上是近两三年来的一个商业奇迹。而即使在监管和舆论危机下,这个奇迹依然在持续放大,或许我们该重新看清拼多多。  11月20日晚间,拼多多发布第三季度财报,总营收为人民币33.724亿元,同比增长697%,截止到2018年9月30日之前的12个月GMV总额为3448亿元,去年同期为709亿元,同比
期刊
与其他外资IT公司的高层管理者不同,在社交媒体上常活跃着IBM大中华区董事长陈黎明的身影。他最近在社交媒体上,为一则英国大学校长Jacqueline de Rojas CBE在BP Ventures 数字能源峰会上的照片点了赞。照片的发布者,是BP(英国石油公司)的全球技术负责人David Eyton,而当天Jacqueline de Rojas CBE发表的演讲是:数字技术在能源转换中的潜力。 
期刊
前不久,央视财经《遇见大咖》栏目播出了王小川特辑,这位搜狗掌门人披露了2013年9月为何牵手腾讯而非360的鲜为人知的内幕。  众所周知,2012年8月,360正式推出搜索业务,凭借360浏览器的庞大用户优势,其在短短一周便拿下近10%的市场份额,不仅让搜索巨头百度为之一震,更让苦战百度多年未果的搜狗尴尬不已,行业排名直接滑落至第三。  2013年初,360搜索公布未来3年战略,计划每年市场份额增
期刊
2015年7月的“第三届外滩国际金融峰会”上,时任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给出了这样的预言:未来十年,万科要做到30%的物业服务用机器人替代。  彼时人工智能的概念还未走俏,王石的预言没能引起太多人的注意。但短短三年之后的GTC China大会上,物流机器人、配送机器人、清洁机器人、安防机器人等已经到了争奇斗艳的地步,既包括京东、美团、菜鸟等巨头系玩家,也有优地科技、智行者等一大批创业者。  相比于消费
期刊
联想从2015年开始,便有问题频频出现。而在2017年,摩托罗拉所推出的三款手机与中国用户需求相违背,市场业务表现平淡。接着服务器市场遭遇行业突变,没能及时建立云计算数据中心产品结构,使联想对IBM X86服务器业务的整合极为困难。  与联想危机一样,让大众关注的还有杨元庆的年薪。据报道,杨元庆的年薪高达1.18亿元,是马化腾的5.5倍、刘强东的1.18倍。在这高额年薪的背后,众人看到的是联想该怎
期刊
从PC起家到成为一家端到端基础架构提供商,戴尔的成功转型也包括它的“商用渠道”。王忠,这个在IT行业超过20年经验的“老兵”是戴尔易安信副总裁兼大中华区商用渠道总经理,也是让戴尔在商用渠道焕新生命的关键人物。  “戴尔是敢于革新自己,并且定位非常明确的公司。”在王忠看来,吸引他在戴尔工作的最大原因是,看到戴尔能够通过不断收购和内部变革,朝着自己锁定的方向大步前行。他希望用自己在IT渠道方面的经验和
期刊
最近一篇关于孩子忙碌假期的文章,传遍了朋友圈,开头的一句“花费半年工资,给孩子报11个暑假班。”的心酸不仅折射出了不愿孩子输在起跑线的焦虑心情,还有家长咬紧牙关去准备全面的辅导计划的心血,同样也间接的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教育的本质,究竟是赚取利益的资本还是为了普及教育给孩子?  “资本无罪。”北京大风车教育集团首席培训官风车学院执行院长孙秋季在回复记者的问题时,给出了最直接观点并说道:“很
期刊
从杜蕾斯的社交网络推广到服务老人的高品质电商,谭奕的“脑洞”行为为他赢得了“懂互联网”这个金字招牌,BAT公司为招揽他开出数百万年薪,为了得到他,原美丽说创始人徐易容甚至放出狠话“不签约就别走”。  谭奕最终的选择是共享汽车,他并非要证明自己能够玩转共享模式,而是他看到这是一个未来5年乃至10年能成为下一个BAT的行当。一边是在城市限购的大势之下,“有本无车”群体的迅速增长;一边是分时租赁这种高性
期刊
“创业的外一定不是光鲜亮丽的,10年前研究AI的人到现在大概有99%都做了其他行业。如果你要坚持,那你一定是苦行僧的状态,甚至很长一段时间注定是孤独的。”余凯博士是人工智能世界先锋人物,有别于追求商业模式变现和短期利润的创业者,他坚信攀登技术高峰的人终将被未来奖励。  余凯的梦想可以从他创办的AI企业的名字——“地平线”,窥探一二。 “叫地平线这个名字,意味着我们要超越一个又一个的地平线,在前行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