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湿敷与化疗同步预防静脉炎的临床研究

来源 :国际护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bo25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保护恶性血液病患者静脉血管,延长血管化疗时限,减少血管内膜损伤,预防静脉炎的发生.方法 将完成4个疗程化疗的62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输入化疗药物前,取2%利多卡因5 ml与25%硫酸镁20 ml混合,将6×20 cm无菌纱布9层浸湿同步药物湿敷,用塑料保鲜膜包裹至常规水化结束.对照组患者常规化疗.结果 两组经临床观察和彩色多谱勒定期探查发现,观察组血管保护效果明显,有效率为93.5%.结论 对患者进行化疗时,重视患者的静脉保护并采取同步药物湿敷能有效地预防化疗所导致的静脉炎,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化疗过程中血管损伤,保证化疗顺利完成。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首乌丹参方(Gold Theragran Salvia Miltiorrhiza Prescription,GTSMP)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梗死范围及血中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
目的 建立测定复方五味子糖浆中总磷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标准曲线法.结果 舍磷量在0.0002003~0.001002mg/mL范围内与吸收度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71%,RSD为0.85
目的:比较激光照射(A法)与Myomonitor(B法)治疗口颌面痛的疗效.方法:TMD疼痛病例70例,分A、B治疗组,分别用A法和B法治疗.疼痛视觉分析指数(VAS)评价疼痛,记录牙尖交错位最大
本文就CD4+CD25+ T细胞的调节机制,CD4+CD25+T细胞与变态反应的关系,以及CD4+CD25+T细胞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目的 探讨二氧化碳(CO2)气腹对全麻下腹腔镜肝切除术(LH)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15例LH CO2 气腹后呼吸循环及肝功能的变化.结果 与气腹前相比,气腹后所有患者SBP、DBP
[目的]观察健胃愈疡颗粒(Jianweiyuyang Granule,JWYY)对复发胃溃疡(GU)大鼠胃黏膜组织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mRNA表达的影响及抗复发机制。[方法]Okabe乙酸涂抹法制作
1 病历摘要  女,8岁.因发现右上前胸壁无痛性肿块半月于2004年10月入院.半年前在外院行局部肿瘤切除,无病理诊断.查体:神志清,发育良好,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右前上胸壁隆起,可扪及4 cm×5 cm肿块,边界不清,质硬,固定,无压痛,局部皮肤无红肿,可见长约6 cm手术瘢痕。
目的 观察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40例COPD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观察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及患者的临床变化.结果 治疗组经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后患者呼吸频率减慢,心率下降,呼吸困难缓解,LVEF增加,总有效率90%;对照组
根据近年有关研究和报道对含马兜铃酸中药的毒性成分、马兜铃酸的代谢、马兜铃酸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及其诊断方法进行综述,旨在对马兜铃酸的毒理学及马兜铃酸肾病的诊
目的 探讨改良外斜视手术的效果及手术前后立体视觉功能的变化.方法 对60例大角度改良外斜视患者应用了外直肌肌腱止点后8.5mm处缝合+悬挂的治疗方法,观察术后效果及双眼视觉功能.结果 60例大角度外斜视患者术前平均斜视度数95.6△±3.4△,术后正位比例83.3%,用同视机,Worth四点灯,立体图检查术前、术后融合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外斜视手术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