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的重大意义

来源 :大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rinimm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就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取得的最重大的理论成果和精神财富。为我们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追求事业、开拓事业,完善人性、提高党性,提供了大视野、大格局和大思路,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体系;重大方略;指导意义
  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离开理论思维。中华民族自近代以来追求民族复兴、追求人类美好未来的历史进程,不仅是路漫漫的实践探索、披荆斩棘、物质创造之旅,而且是上下求索、“问天闻道”和凤凰涅槃的思想精神“苦旅”。可以说,与民族复兴、大国崛起相伴随的,必然有一种理论的逻辑和精神的力量,立足而又引领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和时代洪流。“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取得的最重大的理论成果和精神财富。
  一、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体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灵魂、旗帜、圭臬,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并且要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以利于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二、全面把握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纲举目张”,提出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中需要全面准确贯彻落实的十四条方略。第一,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第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第三,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第四,坚持新发展理念。第五,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第六,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第七,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八,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第九,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第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第十一,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第十二,坚持“一国两制”和推進祖国统一。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第十三,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十四,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以上十四条,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成为全党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以引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于中国和世界,立足于历史、现实和未来,立足于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我们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追求事业、开拓事业,完善人性、提高党性,提供了大视野、大格局和大思路,对于我们的思想和行动,对于我们更好本职工作,都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在思想上不断求索,在学习上永不懈怠,敢于坚持真理和好的先进经验,勇于修正错误和落后做法,我们单位的事业才能蓬勃发展,我们个人的发展才会有不竭的动力。
  (作者单位: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这样论述共产党人和全体无产者之间的关系的,他们提出,“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他们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可见,共产党始终代表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他们具有一致的利益。在中国,共产党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对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缔造
期刊
摘 要:新时期,企业做好党建思政工作直接关系到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和谐发展。党建思政工作的落实情况,直接关系着企业持续发展,影响到企业优秀文化建构。不过,现阶段企业内部在人事、文化、制度等诸多层面都存在局限,党建思政工作开展同样面临诸多困境。针对于此,本文即对新时期企业党建思想证工作的要点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提升企业党建思政工作有效性,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企业;党建;思政工作;要点
期刊
摘 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新时代的新要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是打造中华民族这支“梦之队”的筑梦人。师德师风关乎党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关乎教书育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落实,更关系到教育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师德师风不正势必会损害教师队伍的形象和声誉,给教育事业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务必下大力气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师德、规范师行,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争做“有理想
期刊
摘 要:工会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与纽带,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肩负着重要职责,发挥着特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每一个工会工作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企业工会;思想政治工作;职工  工会具有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先天优势,如熟悉职工基本情况,更容易被职工所接受等,但一般而言工会并没有将思想政治工作列为日常工作范畴,且在具体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时也面临一些困难,从而使得工会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
期刊
摘 要:科学区是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内容、材料、方式进行科学探究的地方,幼儿在操作中发现事物的属性、感知事物的变化,从而积累经验,并最终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通过一系列的材料投放,能够让幼儿喜欢科学探究,引起幼儿的探索兴趣从而培养良好的动手动脑探究行为。教师以观察为前提,根据幼儿的活动现状进行细致的观察,并对幼儿进行有效指导,通过一系列的指导使得幼儿的游戏行为进行到一个跟高更深层次的水平。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众所周知,篮球运动员的心态对于比赛的结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有的运动员即使有很好的篮球的技术,但是由于过度的紧张,从导致在赛场上面的发挥失常,从而没有造成学生的比赛的结果不是十分的理想,尤其是对于中职生的篮球运动员来说,学校不重视运动员的心理的训练,所以为了提高中职生篮球运动员比赛的水平,基于此,本文对于中职生篮球运动员赛前紧张和克服方法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关键词:中职生;篮球运动員;赛前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企业发展已经步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给企业的发展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常态社会背景之下,企业要做好自己的思想政治工作,企业内部的党组织一定要在企业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其政治核心作用,要加大对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优化途径的探讨。  关键词:党建;思想政治;加强;创新  引言  现阶段,企业市场竞争日益严峻,各行各业都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区的物业管理成为当前我国城市小区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其也是当前我国小区物业管理中的一项重点难点的问题,成为社会关注较高的话题。怎样进行小区管理中难题的化解,这是我们每个工作人员所要去思考的问题。而本文在这个问题的研究中引入了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的思想,通过万物的矛盾对立和事物的发生规律等理念来融入到当前的小区管理中,希望能够借此来提升小区管理的效果。因此,本文以此为出发
期刊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开展对高校学生党支部整体功能及作用的发挥研究,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解决我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问题,促进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为把我校建设成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提供组织保障。  但是现阶段高校基层学生党支部整体功能和作用的发挥尚存在一定的不足,相关研究也相对欠缺。
期刊
摘 要:在中华五千年历史长河之中,每当国家和民族出现分裂的时候,人民发出统一与和平的心声,犹为强烈。之所以人们有如此强大的统一之心,是因为中国传统的大一统思想早已渗入炎黄子孙的血液之中,反对分裂、和平统一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共识。因为只有和平与统一这一重要基础的存在,国家才能繁荣富强,人民才可以安居乐业。中华民族多难兴邦,特别是在近代饱受外国列强的侵略,长达有150年之久,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到处割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