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科学专业细胞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探析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ezhan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细胞分子生物学是培养生命科学领域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必修课程。随着生命科学的不断发展,动物科学作为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农学专业,也越来越重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为提高动物科学专业学生对细胞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根据具体专业实验教学经验,从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实验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对动物科学专业细胞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初探,并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方案,对动物科学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科研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动物科学专业;细胞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1-0270-02
  Exploration on Experimental Teaching Reform of Cell Molecular Biology for Animal Science Major
  ZHAO Jia-fu 1,2 DUAN Zhi-qiang 1,2 ZHANG Yi-yu 1,2 NI Meng-meng 1,2 RUAN Yong 1,2
  (1 Key Laboratory of Animal Genetics Breeding and Reproduction in the Plateau Mountainous Region,Ministry of Education,Guiyang Guizhou 550025; 2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Guizhou University)
  Abstract As an essential course,cell molecular biolog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aining of high-quality innovative talents in the field of life science.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life science,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ability to operate experiments need to be improved,especially as an agricultural subject with extensive application.In order to improve students′ interest in experiment course of molecular biology and promote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experiment operation,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reform of experiment teaching content,experiment teaching methods,teaching evaluation ways of animal science,and put forward the concrete reform plan,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experiences of cell molecular biology.In conclusion,this article has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the cultivation of th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nd research quality.
  Key words animal science major;cell molecular biology;experimental teaching reform;ability training
  細胞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内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并从分子水平上阐述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及基因表达调控机理的学科[1],现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农林牧渔等学科领域。我国是畜牧业生产和消费大国,需要大量基础理论扎实、创新实践能力强的畜牧科技人才。因此,重视畜牧兽医类本科生细胞分子生物学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工作,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进一步加强其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培养畜牧兽医领域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动物科学专业作为生命科学领域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毕业生应具备牢固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2]。以贵州大学为例,该校动物科学专业一直以来没有分子生物学这门基础课程,然而为培养学生基本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操作能力,又区别于生物学相关专业,因而学校增加了细胞分子生物学这门课程供学生选修。筆者结合具体实践教学经验,从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组织形式、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论述。
  1 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
  1.1 增加实验教学课时比例
  在贵州大学2016版动物科学专业培养方案中,与分子生物学实验相关的专业课程只有动物分子遗传学和细胞分子生物学2门课程。动物分子遗传学为专业个性选修课,占2学分,共36学时,其中理论课28学时,实验课8学时;细胞分子生物学为学科大类选修课,占4学分,其中理论课72学时,实验课9学时。从基本的课时设置上不难看出,细胞分子生物学实验课时与理论课时比例严重失调,许多重要的实验难以开设,培养学生分子生物学实践操作能力的效果大大折扣。因此,亟须调整本校动物科学专业教学方案,增加细胞分子生物学实验课时所占比例。
  1.2 编写适于动物科学专业的实验教学指导   目前,大部分高校细胞分子生物学课程均采用现成的实验教学指导,实验内容大同小异,并未体现出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等理学类相关专业和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水产养殖、草业科学等农学类相关专业在教学对象上的区别,均以大肠杆菌这类模式生物为实验对象,没有体现出不同专业研究对象的区别。因此,需要编写适合动物科学专业的细胞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指导,将动物组织中RNA的提取、不同组织中mRNA的表达差异检测、细胞中总蛋白的提取与分离鉴定等实用性、针对性强的实验编入教学指导。
  1.3 改单个实验为综合性设计实验
  根据贵州大学动物科学专业细胞分子生物学培养方案中实验课时的规定,同时为加强贵州大学动物科学专业细胞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目前该实验课程只能安排4 个单个实验项目共9学时,分别是目的基因的扩增与连接、细胞的培养与冻存、细胞蛋白的提取与鉴定、细胞蛋白的免疫荧光染色。由于每节课只有2 h,所以对于许多实验项目学生只能参与其中的部分内容,有些实验的来龙去脉很多学生还没有搞清楚。为达到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尝试将单个实验全部设计为综合性实验,每个综合性实验融合了多个单个实验[3],如猪GH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猪LPL基因的亚细胞定位研究、猪MSTN基因在不同组织的表达差异研究、猪APOA1基因在HEK-293T细胞中的免疫荧光检测、HEK-293T细胞总蛋白的提取、纯化与鉴定等综合性实验,这些实验学生只要参与完成其中一个项目,就基本上掌握了分子生物学的常用实验操作技能。
  2 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
  2.1 现有实验教学方法的弊端
  一是教师课堂上讲授,学生到实验室验证,这种教学方式没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很难引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教师准备好实验,学生只完成验证的那部分实验,这种方法无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难以培养学生基本实验的操作能力;三是针对部分实验,存在教师操作、学生观看的现象,如与细胞培养相关的实验,由于本科教学与研究生教学相比,参加实验人数多,易造成细胞室污染,所以很多实验都由任课教师亲自完成,学生基本上采用观摩的形式参与其中。以上教学方法上的弊端,严重影响了本专业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
  2.2 实验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方案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最早由教育学者萨尔曼·汗创造性地提出,该模式提出了混合使用技术和亲自动手活动的教学环境[4]。它把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完全翻转,转变成学生课前预习、提前领会知识要点的教学方式,是一种强调自主性和针对性的教学理念[5-6],对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培养出基础知识扎实、具有应用性和开拓性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为达到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目的,细胞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也引进“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转变师生角色,以学生为主体,发掘学生的个人潜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按照“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下,制定细胞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方法改革具体方案。一是教师设计好综合性实验项目名称,提前供学生选择(至少10个综合性性实验项目名称);二是按项目分组(每组7~10人),选出组长,分工进行资料查询、方案设计和PPT制作;三是每组20 min进行PPT汇报,任课教师随堂对方案进行点评修改;四是参照实验方案开展研究,学生不必受实验课程时间的限制,在实验教师的参与下,根据各自时间安排完成整个实验项目;五是撰写实验项目报告,并写出个人体会和相关收获。
  3 实验教学考核方式的改革
  3.1 现有实验教学考核方式的弊端
  以往的实验教学考核方式过于简单,且没有统一的标准,只注重是否来上课、是否交了实验报告、实验结果是否合理等方面,忽略了学生在发现问题、主动思考、团队协作、解决问题和语言表达等环节综合能力的考核。因此,实验教学考核方式的改革,应更重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面能力的考察[7]。
  3.2 实验教学考核方式改革的具体方案
  考核标准和考核方式对教师和学生都具有指挥棒的作用。考核什么、怎么考核直接影响到教师如何教、教什么和学生怎么学、学什么的问题。本实验课本着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实验操作等方面能力的培养,特制定如下考核方案:按百分制計,其中实验方案设计和PPT报告占40%,实验技能操作和实验报告占30%,实验技术提问和团队协作占20%,考勤和纪律占10%。这样的考核标准不仅可以公正、公平地衡量学生的实验成绩,更重要的是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结语
  通过对动物科学专业细胞分子生物学实验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进一步打破了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之间的界限,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开展实验研究,充分体现了学生作为实验教学的主体地位,不仅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锻炼了学生实验操作、文献检索、PPT制作、团队协作及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达到了实验教学与科研素质培养的有机结合,为其今后从事相关研究工作或进一步深造奠定了坚实基础。
  5 参考文献
  [1] 聂俊,杨冬芝,杨晶.细胞分子生物学[M].北京:化學工业出版社,2009.
  [2] 孙淑霞,闫峰,杨月春,等.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10):188-190.
  [3] 郑小坚,何俊,贡成良,等.多学科融合分子生物学实验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1):140-142.
  [4] 吴玲.融合翻转课堂理念教学凸显创新高效[N].中国教育报,2015-04-29(007).
  [5] 王丽君,李萌,阳小华.翻转课堂中学习绩效提升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6(2):80-84.
  [6] 常华,段纲,项勋.动物医学专业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7):242-244.
  [7] 王石平,金安江.《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与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34-137.
其他文献
小学生天性好动,课间、午休时段活动频繁,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较,是校园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近年来,为了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各学校办学规模逐渐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思维比较强的学科,学生在小学阶段开始学习数学时,会遇到一定的阻碍。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引导,让学生在一开始就能够通过自己的探究进入到知识发现的
前言我写过《炎樱语录》,现在又来写(《炎樱衣谱》,炎樱是真的有这样的一个人的。最近她和妹妹要开个时装店,(其实也不是店——不过替人出主意,做大衣旗袍禊裤西式衣裙。)我也有股子
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由于具备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特异性强及高通量等优点,已经成为研究基因表达分析的常用方法,但其结果的准确性取决于内参基因。在任何试验条件下都
现代人似乎有一种倾向,总想把自己周遭的林林总总分出个"有意义的"与"无意义的"来。大到世界、人生,小到一种行为、一首诗、一句话。但"意义的有无"实难区分,有人说儒家的积
期刊
通过体验让学生经历学习和知识形成的过程,丰富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是教育的重要使命。文章探讨了让体验教育活动富有实效需要注意的问题。在体验中把教育要求内
大学生党员党风廉政教育与党建基本理论有一定的联系,但大学生党员党风廉政教育工作有自己的特征和规律,直接套用党建基本理论和经验对大学生进行廉政教育,难免水土不服。进一步
静安先生的著作曾多次结集汇刊。20世纪50年代之前最具代表性的是罗振玉先生编《海宁王忠悫公遗书》和赵万里先生编《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1976年台北大通书局版《王国维先
考古学与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关系密切,相互补充,尤其是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对考古学的发展影响深远,在考古工作中,从前期调查勘探到中期发掘以至后期的室内整理、研究过程
已逾86岁高龄的梅娘,无疑是现代文坛仍有影响的极少数健在作家之一。《新京报》年终专栏“2005-百人阅读”之59,便是梅娘的《梅娘:张爱玲的作品不鼓舞人》(2006年1月6日),梅娘的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