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企业为何注定做不大 行官》杂志执行主编

来源 :执行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ilf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接触了一些小微企业, 年销售额几百万至几千万不等,有些经营了近二十年。这
  些企业的老板出身草根、不怕吃苦,白手起家,通过努力打拼如今资产千万,有车有房(甚至别墅)。在世人眼中,他们可谓事业有成,是典型的励志人物,但从做企业的角度来看,仍处在非常初级的阶段,离成功企业还有很远的距离,老板个人也只能称之为生意人,远谈不上企业家。
  这些企业中许多有个共同的特点,规模多年维持现状,无法突破,甚至越做越小。其中的很多人当然想将企业进一步做大,最好成为上市公司,荣登各大媒体,然而常常只能望而生叹,心有余力不足。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笔者观察下来,感觉存在下面一些问题。
  第一,以赚钱为目的,没有理想。大多数人的创业是被逼的,家里穷,读书少,找不到
  好工作,只有创业这一条路。目的是改变个人的贫困状况,做事的出发点以赚钱为标准,根
  本谈不上有改变行业或社会的宏大理想,这导致两个弊端:一是为了赚钱不择手段,急功近利,铤而走险。有些老板当年的发家致富之路并不正当,要么是借助政商关系,要么是偷税漏税。这部分企业很怕做大,因为一旦做大出名了,公司就会曝光在公众之下,可能被扯出不光彩的历史。二是小富即安,失去继续奋斗的激情。有部分人见如今事业小有所成,夜郎自大,不可一世,自我感觉良好,觉得应该多享受了。而且遇到困难容易打退堂鼓,不愿押上全部身家往前冲,老想着留退路,万一不行及时止损,保存既有的财富。
  第二,缺乏现代企业意识。这些企业大多集中在没有技术含量的传统行业,从事加工制造的居多,早年机会多,只要胆子大肯吃苦就能赚到钱。时过境迁,在现在转型升级的大环境下,他们已经无法适应了,沦为被淘汰的对象。在他们的脑子里,仍然停留在生产——销售,进货——卖货赚差价的阶段。骨子里没有研发意识、品牌意识以及借助外脑的意识。这些是成为现代企业所必须的。
  此外,没有资本和金融概念。很多人还是小农意识,稳打稳扎,量入为出,希望一步一步滚动发展。他们不愿稀释股份引进资本,总觉得百分百控股,企业才是自己的,还有些人甚至认为负债是不好的,从来不向银行贷款。这样的做法看似稳健,没有风险,实际上蕴藏的风险极大。市场竞争,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机会稍纵即逝,不抓住机会迅速壮大,迅速规模化,就会被挤出市场。
  第三,不懂学习。这里面分为两种极端情况,一类人是只知低头拉车,不知抬头看路,整天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凡事亲力亲为,无暇顾及学习,借鉴同行或跨行经验,最终自己疲惫不堪;另一类人对知识饥不择食,不加甄别和选择。他们四处参加培训和听课,今天听到这个老师讲得好,回来便对公司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人事变动架构调整,明天听到那个理论很兴奋,又将前面的调整推倒重来,反复折腾,伤筋动骨。
  自身知识水平有限,可以借助别人的力量,请懂的人干,比如聘请职业经理人。但这些老板通常对职业经理人不信任,无法放手让其去干。结果往往双方不欢而散,企业折腾一番,
  又要从头收拾。经过一次不愉快的合作后,老板便更加不信任外来人了,以后凡事靠自己摸
  索和掌握,企业最后能做多大,完全取决于老板个人的进步了。
  第四,不愿分享利益。他们一味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没有利益共享的理念。在外部想方设法压榨供应商和合作伙伴,行业口碑越来越差,弄得大家都不愿意与其做生意了。在公司内部只有罚款没有奖励,克扣员工薪水奖金,甚至不签合同不买社保,离心离德,员工流失率大。
  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未来。归根结底,企业做不大的根源在于创始人,如能改变自己,克服上述问题,或许能有所突破。
  徐军:财经媒体人,《执行官》杂志执行主编。
其他文献
对于各行各业而言,2013年注定是风起云涌的一年。  在过去的一年里,外部环境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企业的执行官们思量着企业的未来,是革自己的命还是被革命,这是一个难题,每往前走一步都如履薄冰。企业应该如何面对未来考验着每一位企业的执行官。如果自身不做出规整,可能在变革的浪潮中成为下一个被时代抛弃的人。  同时,我们看到了这一年,CMO 们用自己的智慧判断为企业理清了方向,也取得了瞩目的成绩,这一年,
期刊
在杨东文的心里,500 亿的财务指标不难实现,他关注更多的是创维的三大转型。第一个转型,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主要指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第二个转型,从中国著名品牌到世界著名品牌,在做好中国市场的同时推进国际化;第三个转型,从硬件提供商到硬件加内容服务提供商。  “500 亿,我是非常有信心的。”2013 年7 月25 日,杨东文在深圳创维大厦对《执行官》表示。他解释,上一个财政年度创维实现了378
期刊
企业  蒙牛124 亿港元收购雅士利全部股权  6 月18 日, 蒙牛乳业下午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蒙牛将收购雅士利全部股份,总金额约为124 亿港元,现金方案下的股份要约价位大约溢价9.4%。 资深乳业人士张泽指出,蒙  牛的这起收购将改变奶粉业竞争格局。“蒙牛在收购雅士利后如果能做得好一点,伊利和蒙牛奶粉可以合共做到中国奶粉市场20% 以上的份额, 或达到100 亿元的销售规模。”  柯达将获得
期刊
在企业界、营销界、专业服务界,越来越多的领导人将营销与艺术联系起来,它使僵化、枯燥的工作变得富有想象力,使营销更具有扩张和延展性,使品牌更具有亲和力。  近日,澳大利亚奢侈型连锁酒店Art Series 为了吸引客人入住,开展了一场别出心裁的营销活动。他们在各大媒体上放话:酒店里有街头艺术家Banksy 一件价值15,000 美元的画作,如果你能偷走又不被人发现,它就是你的!果然迅速引发热烈反响,
期刊
电子商务成功的关键在企业网络营销运营上,因为电子商务不是建立一个企业网站或电子商城,而是通过互联网这一新渠道赚到钱。  传统企业做电商,犹如突然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没经验,没人才,步履艰难,如何在新的电商竞争中取得成功,成为传统企业面临的新问题。电子商务成功的关键在企业网络营销运营上,因为电子商务不是建立一个企业网站或电子商城,而是通过互联网这一新渠道赚到钱。而成功的企业网络营销运营必须把控以下几
期刊
对于我来说,阅读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我在享受阅读过程的同时,也为自己构建了一个丰富的、充满了探索乐趣的人文生活,并参与到对当下中国社会生活与历史变迁的思考当中。  我的阅读分成几个阶段:一、大学期间的阅读属于知识积累的阶段;二、大学毕业后的前几年的阅读,属于获得工作技能,了解社会现实的阶段;三、最近十年来的阅读,属于思考社会与人生,获取对社会独立见解的阶段。总之,我的阅读从知识的获取走上独立精
期刊
在风中,就这么唱着,弹着,像诉说,又像是祈祷,声音不经修饰的单薄、苍凉,心中有一根单弦被轻一下、紧一下的拨动,我听不懂他们在唱什么,说不出好在哪里,只是呆立着听了许久,直至遍体冰凉。  外行看热闹  到达新疆,参观的第一地方便是新疆博物馆,博物馆的收藏大概分三部分:新疆民族民俗、新疆出土文物和古尸展。馆内陈列的干尸约有五六具,据悉,新疆出土的干尸是由于埋葬环境的干旱,多热风沙而导致尸身迅速脱水自然
期刊
想走就走,想坐就坐  一款可以快速变成椅子的独轮车。一块胶合板被分割成了坐垫、靠背、台面三部分,非常简单。  便携式单页房间  这个便携式空间包含了所有工作和生活必需品。它由金属框架支撑,还装有半透明的吸音窗帘。这个模数化空间还可以相互组合,创造出不同的空间布局。  太阳能相机背带  在普通相机背带的颈部增加了一块柔性太阳能电池板和相应的蓄电池,电力已不断地制造并储存了起来,并随时可以输送到相机中
期刊
“棱镜门”事件清清楚楚地告诉国人,美国人对华为和中兴的担心,甚至对中资企业收购美国企业的担心是完全有道理的,因为他们完全可以要求即使是私营的巨型跨国公司提交资料,可以侵入他们认为需要的网络,以反恐或诸多法案的名义。  有识之士开始审视,过去让微软的软件占据我们9 0% 以上的电脑PC 是一个绝对不能原谅的错误,国家的反垄断早该起诉微软;还有IBM、思科这些软件巨头,几乎侵占了我们金融、教育、海关、
期刊
在人群中, 常常在人前被人聚拢, 在人后被人提及,提及那一次次的那些TA 的精彩创意和精彩事迹。在一堆人中,常常被围拢在主席位置,然后眉飞色舞地挑起一桩桩的精彩片段。毫无疑问,他们的人生永远都是光芒四射的,即使昨晚通宵只补睡了三四个小时的小觉,仍然神采奕奕地把生命中发现最为精彩的片段不断地分享。不, 分享, 那只是一般人的状态,他们绝对是散发所有精彩给到所有人的人。  永远带着光芒的人生,而光芒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