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村民自治机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

来源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2447324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机制,夯实现代法治中国的社会基础,既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二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表明,我国的村民自治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诸如:村民民主意识的缺乏、“两委”关系的矛盾、宗族势力的干扰、法律制度的缺位等。只有给农民充分的自治,中国的“三农”问题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也只有不断完善村民自治机制,提升村民的民主素质、协调好“两委”的关系、创新干部任用的机制、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
其他文献
邓小平理论蕴涵着丰富的社会和谐思想,它产生于中国现实需要和时代主题转换的挑战之机,邓小平的社会和谐思想对于今天我党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仍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正确的价值导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灵魂,文章对其价值导向所面临的问题和必须把握的几个关系进行了思考。要解决我国价值导向的现状所反映出来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树立正确
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中心,以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终极目标,遵从人的身心发展规律.邓小平教育思想充分体现了依靠人、培养人和发展人的精神实质,其人本特点非常突出.我们剖析邓
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改革教学的目标应着重把握三个方向:第一,培养视觉反映力,增强视觉接受信息的能力即感悟能力;第二,开发想象能力,特别是能动性地对未知领域自觉探索的能
先进文化具有科学性、时代性、创新性、民族性、开放性、群众性等特征。在我国先进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必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而且在此基础上把握先进文化的
文章对高校“绿色德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进行了初步探索。“绿色德育”可以满足“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和谐社会需要;能将德育有机地融汇、贯通于整个大学的发展体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