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该有的任性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estchu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下课,年轻的英语教师就气呼呼来到我的面前,对我说:“你们班的学生太过分了,今天如果不叫学生的家长给我来道歉,以后这个学生就别想进班上我的课!”又是这个学生,刚才上课前因为这个学生违反纪律刚刚和这个学生谈过话,又是摆事实,又是讲道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得这个学生不住地点头。满以为这个学生一定是理解了我的这番教育,懂得了我的良苦用心,没想到三分钟热度都没保持到,就旧病复发了,在课堂上竟然用言语冲撞了英语教师。英语教师是个脾气极好的年轻女孩,如果不是这个学生过分至极,英语教师是不会大动肝火的。哎,这个学生,太不让人省心了,也太不把我这个班主任放在眼里了,简直是在挑战我的底线,这也忒“任性”了吧!看来这次叫家长是必须的。
  一直以来,我是很反感叫家长的。一方面是学生不喜欢叫家长,怕回家遭受“暴风骤雨”,这也是我不愿意的;另一方面是“叫家长”就意味着我这个班主任处理事情能力欠佳,需要把家长当作杀手锏来震慑学生,这也是我不愿意的。所以学生犯错,我一般极少惊动家长,除非万不得已。
  但这次不叫是不行了,英语教师已经气得满脸通红,不让这个学生进班了。作为班主任,我一定得维护学科教师的面子,坚定不移地站在教师这一边,否则学科教师会怎么看我,以后我们又怎么相处呢?我要支持英语教师,替她在家长那儿挽回颜面。主意已定,我决定放学后打电话给这个学生的爸爸。
  不知怎么的,这个学生知道了我要叫家长来,竟跑到办公室来找我,低着头说:“老师,我错了,请你不要叫我的家长来,行吗?”看着这个学生的样子,想想曾经的一番用心付之东流,我的气就不打一处来,说:“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你简直就是把我的话当耳旁风,你这次的行为让英语老师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必须叫家长。”这一次,我比这个学生还任性。“班主任,只要你不叫家长,我自己会处理好这件事的。”这个学生呈现一脸的真诚。我在心里想:又在忽悠了。于是我不无讽刺地说:“是吗?你以为你是谁?平时给你的机会还少吗?可哪一次让人满意?”这个学生哑然,带着满脸的愧疚,默默地离开了。
  后来,这个学生的爸爸来了,把这个学生狠狠地批评了一顿,并向英语教师道了歉。英语教师也原谅了这个学生,让他进了班。我也松了一口气,甚至有点沾沾自喜:看来这次家长是叫对了。
  可事情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美好,自此之后,这个学生变得判若两人,虽不再调皮,但彻底沉默了,上课除了睡觉还是睡觉。我一看不妙,多次找他谈话,并再次请家长,可依然于事无补,初中一毕业,他就不再读书,外出打工了。
  现在想想,这真是我当班主任生涯中的一处败笔。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不仅要协调好自己与任课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还要能帮助任课教师协调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这件事从一开始我就错了,英语教师年轻,易冲动,而我也跟着糊涂,不冷静。没有及时做好英语教师的思想工作,安抚她的情绪,甚至为了维护所谓的师道尊严和人际关系,我心生偏私,站在了教师这一边,任由事情扩大。
  心理学指出:初中生正处于叛逆期,虽脾气暴躁,行为易反复,但毕竟还是孩子,心理不免脆弱敏感。我没能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给予学生更多的爱心和耐心,任性地叫家长让这个学生在同学面前失了颜面,伤了自尊。甚至不顾及他的恳求,没有再给他一个机会,让他自己去处理这件事,这才导致他采取消极抵抗的态度。著名的心理学家JoycerBrothers说过:“爱的最好证明就是信任。”可见,我做的还远远不够。
  有时我在想,如果当时我能够让这个学生自己去处理这件事,结果会怎么样呢?或好或坏,但不管怎样,我都应该相信这个学生一次,让这个学生试试,即使输了,这个学生也会心服口服。然后,再商量让这个学生的家长来,他在心里就不会这么抵触了。
  可是事情没有如果,我的任性严重地伤害了一个学生的心,对于这个学生,我愧怍不已。
其他文献
读书不在于多而在于精。鲁迅先生曾经这样比喻说:“我看现在的青年常在问人该读什么书,就是要看一看真金,免得受硫化铜的欺骗。而且一识得真金,一面也就真的识得了硫化铜,一举两得了。”我们心里先有了这个数,就可随着自己的喜好和专业选定一些需要精读的书。尤其要多读教育书籍,《给教师的建议》《情境教育的诗篇》《魅力教师的修炼》,其中很多的思想精华让我获益匪浅。  那怎样去读呢?我觉得读书就像品云南三道茶,一苦
期刊
昨天是十月一日国庆节,晚上临近十二点时分,正准备入睡,我忽然接到镇三中一位家长的电话。原来他的女儿因为被他说了两句,离家出走一天,至今未归。她屏蔽了与爸爸妈妈的所有联系方式,家长万般无奈之下,打听得她与我班一女生是小学的好朋友,才深夜打电话向我求助。“可怜天下父母心”,我硬着头皮给女生妈妈打电话,请求协助寻找。在三方的共同努力下,凌晨三点多钟,我收到该家长的短信:“王老师,您好!太谢谢了,晚安!”
期刊
一、充分尊重学生主体  新时期下提倡的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均需要教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并且将教学主导权交回至学生手中。尽量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与实际情况,为学生制定相适应的学习方案,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以便能够满足学生强烈的个性化发展要求。比如,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将教学目的放置在“拔高”上;对于成绩一般以及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将教学目的放置在
期刊
现在的初中语文考试(包括期中期末统考、升学考试),古诗的阅读欣赏是必考,所以,在古诗教学中强化欣赏是必要的。语文本身是欣赏性很强的学科,加之古诗中的“一山一石,一花一鸟”都人性化了,蕴含诗人深厚的内心情感,所以,发掘古诗文质兼美的特色,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欣赏领会诗人的内心世界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引导学生欣赏呢?我认为要抓住以下几点:  一、抓住古诗中的重点词语,感受语言艺术美,找到学习古诗的钥
期刊
终其一生,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的事,这也许就是教育。但是“教育”这个说法,还是显得生硬了些,一个人的成长归根结底是需要自己的内动力的,那就是: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招摇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美丽是可以传递的,组织学生收看央视开学第一课《美就在你身边》后,该如何把“美”育落实下去呢?班里的学生说,学校是自己最熟悉、可也是最陌生的地方:熟悉,是天天在这里;而陌生呢,由于学习生活紧张
期刊
《老王》是著名作家、文艺翻译家杨绛写的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这篇散文文字浅显,字里行间流淌着爱的清泉,闪动着人性人道的光芒。作者笔下的老王是一个命苦心善的不幸者,在荒唐动荡的“文革”时期,他的精神世界没有受到任何污染,他善良诚实,忠厚老实,知恩图报。  我被杨绛善良的心所感动,被她悲天悯人的情怀所感动,被她身处逆境但仍然关爱比她更不幸的人所感动,更为生活困顿、朝不保夕但却知恩图报的老王所感动。文章最
期刊
行政执法是国家行政机关或法律授权的组织及其工作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行使行政管理、实施法律和维护公民权益的活动,行政执法范围广泛,涉及面较大,具有主动性、单方面性和自由裁量性的特征,权力易于被滥用。因此,为防止行政权力的扩张和滥用,需要内部和外部力量对行政执法进行监督。  在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中,对行政执法的监督主要包括国家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的监督。但是,国家立法机关、行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章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性质的定位充分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阅读的重要作用。  阅读是什么?阅读是从文字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是学生获得信息的主要方式,是学生认识世界的手段。阅读在本质上是一种智力活动,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积累三十年的经验,使我确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
期刊
“万事开头难”,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远,但一个班的管理如果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这位班主任在管理这个班时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对于高一新生的管理,关键在前两个月,在具体工作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身教重于言教  要当好班主任,就要以自身的人格力量去影响学生,这样才会收到更好的效果。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紐斯曾指出,“教师自己是学生最好的榜样”,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中国古代也有这样的说法:“善歌者教人习其
期刊
蒙台梭利强调:儿童心理发展是天赋能力的自然表现,他批判成人中心的教育观,号召重视儿童自我发展。成人只要为儿童营造一种合乎其敏感性特征的外部环境,用最温和的方式,与儿童潜心交流,使儿童获得心理安全感,便成为了儿童成长的引路人。一课时阅读教学正是创造了这样的一个学习环境,在高年级学生对自我开始敏感的时候,让他们充分地张扬自我,体现自我,最终实现自我成长。  一、常规质疑——对高年级每篇课文课时安排的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