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满—通古斯文化的当代东北文学书写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bandf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满—通古斯语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所创造的满—通古斯文化在现代语境下仍然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在文化寻根思潮的影响下,目前满—通古斯文化已成为当代东北文学创作的热点文化题材。满—通古斯文化的当代东北文学书写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东北文学;满—通古斯文化;文学书写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8-0037-02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满—通古斯文化与现当代东北文学研究”(18ZWB192)。
  文化与文学的关系是无法分割的,文学能够凸显出文化中所蕴含的文明精华和精神品质,而文学的发展也要受到作家所处地域文化的影响。满—通古斯文化是世居我国东北地区的满—通古斯语族(包括鄂温克族、鄂伦春族、满族、赫哲族和锡伯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东北地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在文化寻根思潮的影响下,当代东北作家对满—通古斯文化的文学重构和价值塑造不但传承了民族文化根脉,而且努力使传统文化中的先进元素蝶变为适应现代发展需要的文化力量,为中国当代文学注入了新元素。
  一、满—通古斯文化研究现状
  自20世纪开始,中国、日本、美国、韩国等国的几代专家学者们从语言学、民族学、人类学等不同角度对满—通古斯语族的语言文字、民族文学、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研究,关于满族语言文化研究的书籍已经出版800多部,同时还出版了百余部有关满—通古斯语族其他民族语言文化研究的书籍,并创办了《满语研究》《满族研究》《阿尔泰学报》(韩国)《Saksaha: A Journal of Manchu Studies》(美国) 等学术刊物。进入1990年代后,满—通古斯文化学术交流在国际范围内更加频繁、更加丰富。在中国、日本、美国、德国、韩国等都举办过相关的学术研讨会。如,1996年于中国哈尔滨举办的“满—通古斯语言文化学术研讨会”、2000年在德國波恩召开的“第一届国际满—通古斯学大会”等等。
  百年来,经过几代国内外专家学者的不懈努力,满—通古斯文化的研究内容不断深入,研究领域也逐渐拓宽。尤其是近30多年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主要涉及满—通古斯语言基础理论研究、满—通古斯语言口语调查研究、满—通古斯语言与文化研究等,并形成了大量研究成果:一是出版一批有很高学术价值的专著,如民族语言学家朝克的《满通古斯语族语言词源研究》等系列著作,对满—通古斯语族语言的词源关系、研究发展的历史、基本词汇的系统比较做了全面整理和研究,代表了本学术领域的前沿水平。[1]还有,唐戈的《满—通古斯语言与文学宗教研究》、汪立珍的《满通古斯诸民族民间文学研究》;二是发表了一批研究论文,如《21世纪满通古斯语言文化研究的新发展》中指出满通古斯语言文化研究是一门综合性研究学科,其发展需要与诸多相关学科密切联系、交叉渗透,以及《中国满—通古斯语言文化研究及发展》等等;三是成立了多个研究机构。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了民族研究所满—通古斯语研究组,黑龙江大学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于1999年依托黑龙江省满语研究所(1983年成立)组建成立(2019年更名为黑龙江大学满学研究院),东北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在2008年、2009年相继成立的满语言文化研究中心、满通古斯语言研究会等研究机构已成为满—通古斯文化研究与实践的桥梁和纽带;四是多个项目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如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满—通古斯语言语料数据库建设及研究”(项目编号:18ZD300)。
  二、满—通古斯文化对当代东北文学的滋养
  1980年代,中国文学界在经历了伤痕文学思潮、反思文学思潮和现代主义的文艺思潮后,文学创作又转向了民族文化传统,开始重新探究、理解和评价传统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的价值,从而形成了文化寻根的文学思潮,寻根文学则在这种思想文化氛围下顺势而生。那么,寻根文学中所说的“根”是指什么呢?针对这个疑问,鲁枢元教授给出了比较客观的答案:“以我的理解,‘寻根文学’是以文学创作探寻文学以及中国社会生活中已经久久失去的‘文化之根’。” [2]因此,可以理解为寻根文学实质是写文化。从狭义的角度来看,这里的文化应该强调的是伴随作家成长的文化结构,即作家的故乡地域文化,正如寻根文学作家郑万隆所言“每一个作家都应该开凿自己脚下的‘文化岩层’”。[3]作为东北地域文化核心组成部分的满—通古斯文化,在当今文化趋同的背景下依然能够展示出古老文化的勃然生机,于豪迈粗犷中突出奋斗不止的精神指归,并在民族文化叙写中通过文化重构来建立起自己的文化支点, 从而进一步拓展文化审美空间,表现出厚重的民族文化特征。茅盾在《文学与人生》里也说“不是在某种环境之下的,必不能写出那种环境;在那种环境之下的,必不能跳出了那种环境,去描写别种来”。[4]毫无疑问,满—通古斯文化为当代东北文学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原型和深层心理资源,而当代东北文学也凭借自身的文化属性和非常理念,不同于以往的文学创作范式写作,通过满—通古斯文化书写牵引出一条独辟蹊径的创作思路。
  在借鉴满—通古斯文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近年来学术界开始对满—通古斯文化和现当代东北文学的关联性进行了研究,特别是满—通古斯文化中的代表文化——萨满文化已经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并提出了以下学术观点:一是深入到文化心理、审美取向层面挖掘出了现当代东北文学地域文化特征的本源是萨满教文化;二是建构了萨满教文化影响现当代东北文学的基本框架;三是阐述了现当代东北文学在不同历史时期对萨满教文化的不同文化判断和精神选择。
  著名寻根作家韩少功指出:“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文化传统的土壤里,根不深,则叶难茂。”由于东北是满—通古斯语族的世居之地,且地处儒家文化圈的边缘地带,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满—通古斯文化成为了东北地域文化中的核心组成部分,从而满—通古斯文化在当代东北文学研究中日益凸显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目前,学界的研究热点集中在满—通古斯文化的代表性文化——萨满文化与现当代东北文学的关联性方面,虽然取得诸多成就,获得重大发展及突破性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未能建立起满—通古斯文化与当代东北文学创作的整体性联系以及进行相关系统性研究。对满—通古斯文化与当代东北文学创作展开研究,在注重对当代东北文学中的满—通古斯文化进行整体性的梳理和归纳的基础上,探讨满—通古斯文化对当代东北文学创作的影响,探究当代东北文学中满—通古斯文化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蕴涵,以期全面解读满—通古斯文化蕴含的当代价值和精神意蕴,在文学领域内构筑起一座满—通古斯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文化建构桥梁,从而实现对当代东北文学更全面而中肯的评价。   三、当代东北文学书写满—通古斯文化的学术价值
  满—通古斯文化是东北地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当代东北文学的发生和发展都秉承着东北地域文化的特性、气质和风格,并凸显出浓郁的满—通古斯文化和精神特质。当代东北文学中满—通古斯文化书写的发生和发展有着厚重的文化渊源,它是满—通古斯语族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伦理碰撞交融的结果,并且在文学艺术构思、情节叙事艺术、文化审美意识等方面都体现出特有的文化价值和文学意义。
  通过对当代东北文学中满—通古斯文化的传承、重构、再塑、传播的研究,原生态地在文学视域内展现出满—通古斯文化固有的民族特点和文化魅力,并对满—通古斯文化所蕴含的当代价值进行积极的探索,从而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首先,可以进一步探索当代东北文学中蕴含的地域文化价值,从而能够系统、深入地研究满—通古斯文化对当代东北文学的影响,充分挖掘当代东北文学的宗教学、民族学、民俗学、文化学和人类学的价值。其次,可以拓展地域文化研究的视野,丰富当代东北文学研究的多维格局。目前我国满—通古斯文化研究主要有田野调查、文献考证等研究方法和途径,还较少从文学视角进行研究,当代东北文学的载体作用也因此没有得到关注。文学载体中的满—通古斯文化和历史文献记录的满—通古斯文化不同,经过作家的凝练和重构后具有文化代表性和精神审美特质,虽然经过艺术加工但仍然是研究满—通古斯文化的宝贵文化资源。再者,全面梳理当代东北文学内满—通古斯文化的文化观、自然观、生命观等,尝试探索当代东北文学蕴含的满—通古斯文化对当下人文精神、和谐社会建构以及生态文明的积极意义。满—通古斯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文化基因,对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树立生态意识都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哈申格日乐.论朝克满通古斯语族语言研究三部书的学术价值[J].满族研究,2015(04):100-105.
  [2]鲁枢元.从“寻根文学”到“文学寻根”——略谈文学的文化之根与自然之根[J].文艺争鸣,2014(11):20-23.
  [3]郑万隆.我的根[J].上海文学,1985(05):44-46.
  [4]刘强.《平凡的世界》对陕北文化形象的传播与建构[J].今传媒,2015,23(09):134-135.
  作者简介:
  刘春玲,女,黑龙江大庆人,大庆师范學院文学院副教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东北地域文化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借助修辞叙事理论,发现《裂缝》存在两类不可靠性。其中,契约型不可靠性支持了作品的审美,而读者很容易掉进阐释的陷阱。疏远型不可靠性则构成对叙述者的反讽,揭示了历史学家叙述者的真面目。对不可靠叙述的分析有助于读者体会主题意义:莱辛旨在邀请女性读者重塑历史意识,解剖她们痛苦之根源源于以男性为中心的话语和社会规约,并试图解构这种错误的以男性为中心的权威,表达了她变革生活的期许之情。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别让我走》是移民作家石黑一雄的一部科幻题材小说,以克隆基因工程科技为背景,由克隆人作为叙述主体,在不同的身份认知场景中,对自身与正常人之间进行不同的身份找寻。其中,认知场景包括幼年时期体现权力规训体制的黑尔舍姆,器官捐献前短暂的居留地村舍,以及康复中心金斯菲尔德,身份找寻过程经历了模糊身份、寻找原型、谜底揭晓三个阶段。石黑一雄的《别让我走》反思了现代科学技术使人类去身化后意识与肉体的抽离
期刊
【摘要】《安娜·卡列尼娜》的作者列夫·托尔斯泰用灵活的笔触生动形象地描绘出19世纪中叶俄国社会生活形态和人物性格,对当时俄国所存在的妇女、社会等问题,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引起后世的反思。通过研读,能够让读者很好地体会俄国现实主义中的典型女性所展现出的独特魅力,激励着新时代的女性追求自我解放,实现自我价值。  【关键词】现实主义;列夫·托尔斯泰;安娜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亚米契斯是意大利因佩里亚人,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代表作品为日记体小说《爱的教育》,该小说凭借儿童视角向读者呈现出了父子之爱、师生之爱、同学之爱等各类人间真情,并上升为对社会、国家的深沉大爱,体现出了作者希望通过教育拯救社会,并积极追求真善美的人性,其教育理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亚米契斯;《爱的教育》;教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I5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要】在英美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与当时的社会发展有很大关系,具有时代性,在每个时期,女性的角色都受到关注,表现出了不一样的特点。英美文学对当时的时代影响很大,使很多国家女性得到解放。本文在英美文学作品的背景下,以女性形象为讨论对象,通过维多利亚·希斯洛普的《岛》这一作品,简要说明英美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主要特点,并分析这些形象对时代发展的价值与意义,从而展现女性的个人魅力。  【关键词】英美文学
期刊
【摘要】太宰治一生命运多舛。作为一个旧贵族,生活在新旧秩序交替的社会中,又恰逢战争结束,经济一片萧条。贵族势力没落,太宰治不能作为一个理想中的贵族生活,又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这就造就了他本人在社会中的“多余人”地位。同时,在他的晚期作品《斜阳》中,最符合他本人形象的直治也变成了“多余人”。在社会中苦苦挣扎,积极争取和逃避现实两种想法在脑海中权衡,最终还是无法面对现实,无法排解心中苦闷选择自杀。本文
期刊
【摘要】威廉·萨默塞特·毛姆被誉为最会讲故事的作家,其长篇小说《月亮与六便士》表现出精湛的叙述技巧和深刻的主题意蕴,传达出毛姆本人终其一生所追求的自由意志观。借助认知诗学的基础理论“图形—背景”理论,从意向凸显、叙事技巧和人物性格特征等方面入手,可以更好地解读《月亮与六便士》的深刻主题,发掘更多美学意蕴。  【关键词】《月亮与六便士》;图形—背景理论;毛姆  【中图分类号】I561 【文
期刊
【摘要】 隱喻在传统的认知中作为一种修辞而存在,在传统的隐喻论中隐喻是一种很高级的语言,通常是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认知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随处可见的,无论什么样类型的语言,隐喻都比比皆是。此理论还认为隐喻不只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思维现象。隐喻的运用是把抽象的目标域借助具体源域表达出来,这就化抽象为具体,易于读者理解。在隐喻翻译的过程中要根据文化的差异进行翻译方法的选择。  【关键词】 隐喻;翻译;跨
期刊
【摘要】关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广东小说是对左翼至抗战文学进行再回顾、再解读、再反思的有效窗口和视角,旨在进一步解读广东左翼抗战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价值和地位。文章以小说文本为基础,以黄药眠和丘东平两位广东左翼作家为例,对该时期广东左翼作家小说进行探索,研究借文学之手革命的黄药眠和以战地小说为武器的丘东平在小说创作指导思想和表现形态上的差别,并深入挖掘其作品的价值。  【關键词】广东左翼文学;抗战文
期刊
【摘要】 小说的回目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人物在回目中反复出现正说明了其在作者心目中的显著位置。通过梳理回目来构建黛玉这一人物设置的框架,有助于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人物的形象,从而透视作者对人物总体构思,理解作者创作意图。  【关键词】 《红楼梦》回目;黛玉;总体构思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0-0029-02  基金项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