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方玉米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来源 :科学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ullwu2009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玉米是黑龙江省主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高低对该区域粮食总产量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结合工作经验,笔者从玉米高产栽培的几项关键技术出发,对黑龙江省讷河地区高产栽培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玉米高产;产量;
  1.加快培肥地力 改善土壤耕层
   土壤肥力高低,直接影响产量。据试验,土壤有机质含量每增加或减少1%,亩产就要相应增加或减少一百斤。补充土壤有机物质是培肥地力的主要措施。首先是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防止水土流失;其次要增加优质有机肥投入,每亩3.5立方米以上;三是扩大根茬或秸杆还田面积,促进土壤有机质增加;四是土壤改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减轻土壤障碍因素;五是扩大保护性栽培面积,促进土壤中养分转化和分解,如地膜覆盖、麦秸、稻草覆盖、轮耕等。由于我镇地势为丘陵向山区过渡地带,土壤以白浆土为主,土质粘重、板结,不利耕作。目前形成耕作层浅、犁底层硬、即不能蓄水保墒,又不抗涝通气,更不利于作物根系发育,改善耕层是目前玉米高产栽培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农科院研究表明:耕作层加深1厘米可储存3mm降雨,每亩增加蓄水量2吨,耕层深40cm比18cm增产40%以上,可是我镇平均耕层只有16cm,而犁底层厚达5cm以上。改善耕层的有效措施就是深耕深松,用50以上型号拖拉机牵引深耕深松机械,以每年加深熟化耕层5cm为宜,循序渐近,用5年时间,把耕层深度加深到40cm左右。
  2.采取合理密植 化控防倒技术
  全球玉米高产记录都是在密植栽培条件下产生的,美国玉米高产记录是公顷保苗8.6万株,玉米合理密植的要素:一是选择熟期适中的耐密型品种。密植增产的机理首先是增加单位叶面积系数,提高光合利用率;其次是努力提高成熟度增加粒重;最后是争取较高的结实率,是靠群体增产,靠产量构成要素(穗数、单穗粒数、粒重)最大乘积。所以选择的品种要耐密、中熟、生育期127天以内、有效积温27000℃以下、抗倒伏。二是要选择相匹配的栽培体系或栽培方法。如保护性栽培、三比空栽培、米麦(菜)间作、大垅双行、缩垅增行、小垅畦作等。三是要保证密度加大后的肥、水供应。即要相应增加施肥量和水份供应。四是要防止倒伏。玉米密植栽培最担心的就是倒伏。目前防止倒伏的主要措施壮根、矮杆。地下根系要发达、根扎得深、扎得牢,根系不早衰,地面2-3节茎杆要粗壮,韧性好、株高要降低。可以通过深耕深松、深施底肥,增施磷、钾肥,增加土壤通透性,晒根蹲苗,保证穗下绿叶数等措施达到壮根壮杆的目的。此外,采用壮根药剂拌种或玉米12片叶时叶面喷洒矮壮素类药品等措施控制株高,防止倒伏。根据我镇目前栽培水平,建议清种密植玉米每公顷保苗6-6.5万株为宜。
  3.达到精细播种 实现苗齐苗壮
  一是要选择种子活力强、差异小的种子并采取药剂包衣、等离子处理、药剂拌种等种子处理技术,保证出苗整齐健壮。二是采取抢墒播种、底肥在老沟深串一犁后深施、镇压保墒、坐水种等一次播种保全苗措施,保证一次播种拿全苗。三是要做到精细整地、精细播种。抓住关键,三犁成垅旋耕碎垡,做到垅台上实下松、松紧结合。播种深度要一致,株距要均匀、种肥隔离、口肥要适量,保证出苗整齐,没有三类苗。四是分期早定苗。三叶展疏苗、4叶展时定苗,定苗时剔除弱苗、小苗、病苗、杂株及特殊大的苗,留下整齐度一致的苗。
  4.采用测土施肥、达到肥水协调
  只有测土才能知道土壤中缺什么养分,缺多少。建议农民对自家的土地都要进行一次“体检”,看看自家地板到底如何,按照测土结果进行科学配方、精准施肥。经过6年测土配方施肥,我镇耕层养分30年内有机质含量增加了0.9%,全氮含量增加了1.6%,有效磷含量增加了4倍,有效钾含量降低了125%,60%地块缺钾、个别地块缺锌、硫等中微量元素。所以玉米施肥要加氮减磷增钾配锌肥。最科学、最实效的方法就是要进行“一户一测土,一户一配肥”。施肥方法要以提高肥料利用率为中心,做到农化结合,氮、磷、钾、微配合,底肥深施,底、口、追肥相结合,高产栽培提倡施攻粒肥即在玉米抽雄期每亩施5公斤尿素做攻粒肥,提高玉米成熟度。施肥量要根据地力、选择的品种、种植密度、目标产量来具体确定。例如中等肥力地块,公顷保苗5万株,目标产量每公顷9000公斤,一般需施含量50%的配方肥10袋500公斤。如果密度达到6万株,目标产量11000公斤,即密度和产量均增加20%,那施肥量要相应增加40%,每公顷施50%含量的配方肥14袋700公斤。只有肥水协调,才能提高肥料和水份的利用率, 达到肥、水互补的目的。我镇是雨养农业区,靠老天降雨,我们要采取综合措施留住天上水,保住土中墒。深耕深松,增施农肥,增加土壤有机质,采取保护性栽培,防止水土流失,肥料深施。中耕铲趟、应用抗旱保水剂、人工降雨、大垅畦作等措施都可以提高水份利用率。
  5.全力精耕细作、促控结合措施
  粗放管理创造不出高产,只有精耕细作、加强管理、促控结合、协调生长才能夺取丰收。高产玉米田的管理要做到三个协调,一是地上和地下协调,只有根系生长发育良好,才能保证植株健壮生长。要为根系健壮生长创造适宜的土壤耕层环境,创造水肥气热好,酸碱度适中、高肥力、厚土层,松紧有序的耕作层,增加有机物投入,增加土壤微生物,护好根,防早衰。地下部分采取促的措施,地上部分有计划采取控的措施。如晒根蹲苗,矮化防倒等。二是要协调群体和个体的关系。中心是提高光、温、水资源利用率。在保证个体生长正常的情况下,争取较大的群体效益。要加管肥水管理、促控结合,促进整齐生长。三是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中心是提高结实率和成熟度。采取增肥、补水、中耕除草、叶面施肥、隔行去雄、掰除小穗等措施做到不倒、不空、不秃、不秕,高成熟、高粒重。
  6.加强植保技术、做到延后采收
  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局地突发性自然灾害及病虫害发生频繁。玉米病虫害中,玉米丝黑穗病、玉米叶斑病、除草剂药害和玉米螟虫危害最重。从栽培角度提出如下防治意见:防治玉米黑穗病一是选用抗病品种。二是用含有杀菌剂的种衣剂包衣。三是适时晚播。玉米叶斑病(大、小、斑病),防治一是选择抗病品种。二是要多品种搭配种植,切忌同类型基因品种种植面积超过50%的警戒线,防止病原菌生理小种变化与不良气候吻合引起大面积减产。三是用杀菌剂药物防治。防止药害一是增加土壤有机质,增强土壤缓冲能力。二是要安全使用除草剂。不要盲目增加药量和浓度,要多兑水,按要求稀释倍灵敏。三是要看天、看苗合理使用农药,减少残留,避免药害发生。防治玉米螟要采取白僵菌封垛、联防联治。玉米晚收一是可利用后熟作用增加粒重,二是可以降低水份含量,严霜过后1周收获,比下霜即收可增产5%。
  
其他文献
稻曲病俗称“乌米”,又称黑穗病、青粉病,近几年在松原市各稻区均有发生,特别是水稻品种松粳3号和五优稻4号(稻花香2号)发病越来越重。此种疾病对稻谷产量影响较小,但是因其病原菌
液晶电视(简称LCDTV)是一种采用液晶显示器的电视机,外形如图1所示。其主要由显示器、信号处理电路和背光灯电路构成。液晶电视机中的显示器是一个模块,信号处理主要由高频电
以正确的舆引导人,是我们新闻单位特别是党委机关报的一项根本任务。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有两个重要方面:一是舆论要正确,这是第一位的要求,舆论不正确,就会把人们引导到错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外源酶对军曹鱼生长、饲料利用和体组成成分的影响,并比较2种酶制剂的应用效果,设计了5个等氮等能饲料。结果显示:饲料中未添加外源酶的增重率显著低于添加外源
在高寒地区进行日光温室西瓜栽培,由于冬季寒冷,温度比较低,对种植品种、设施条件、种植技术等要求较高。通过4a的试验示范,对精品西瓜在寒冷地区反季节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改进,深
本文对北方高寒地区开展大水面围网养蟹生产进行应用性研究。以齐齐哈尔市龙湖为基地,进行河蟹围网养殖生产试验。期间,在借鉴我国南方地区大水面河蟹围网养殖成功经验基础上,结
马尾松具有用途广、栽培简单、生长快等优点,进而成为了南方低山丘陵地带的造林树种。于此同时,马尾松还可以大量地用于其他生产之中。马尾松经过一定的有效地培育之后还能够用
时下,人们对一些报刊的文章,尤其是表扬文章,常常嗤之以鼻,曰:“水分太大!笔者认为,造成稿件“水分”过多的原因约有六神情况:一是好大喜功型。有的个人和单位领导为了达到
本文对高温季节鱼药安全使用技巧进行分析,指出高温季节鱼药安全使用的注意事项。
图1、图2、台湾真柏的正反面树相。这是台湾典型的人工历数十年功夫培育得来的盆景桩材,其变化丰富,扭筋转骨,树冠紧凑,其经首次创作改造既可初步成型。 Figure 1, Figur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