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片看了一集还要再看怎么办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dnnn1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画片的吸引力主要在于故事和视觉冲击,而电脑游戏让孩子着迷的关键,则在于游戏者在虚拟世界中所能尽情享受的“控制感”。因此,如果想把孩子从屏幕前转移开,就要让他在真实世界也能感受到掌控与力量。一位妈妈曾分享自己的经验:想让豆豆关”掉植物大战僵尸“的最好办法,就是老公扮成“僵尸”在客厅里走来走去,我惊叫着求豆豆去打败“僵尸”!同时递上事先准备好的报纸球。
  以下一些建议,可以为“和平”地关掉屏幕打下基础:
  不要以时间为约定,而应该以一集动画或一盘游戏结束为界;
  如果有精力,跟孩子一起看电视,或者作为助威者一起玩游戏,结束时跟孩子一起表示“真想再玩一会儿”。如果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真心参与,孩子就会把我们当成“自己人”,结束时也就少一份“敌意”;
  如果可能,请允许孩子“讨价还价”,甚至“说话不算数”。在小事上能“得寸进尺”的孩子,在真正需要合作时更能主动承担责任,因为这在某些程度上满足了孩子的“控制感”。
  ——摘编自当当网独家定制儿童图画书《天天游戏力》
其他文献
不知有多少家长看了央视《性侵犯:隐蔽的罪恶》电视,里面讲了奥赛名师性侵多名男生事件。里面说有个全球权威调查:未成年幼女被性侵的几率是20%,而男童是8%。  我的同学惊呼:那岂不是5个里就有一个?不可能吧。  我们宿舍有6个人。我很想说,比例就那么高,我就是那一个。  这些年来,即使最亲近的朋友,乃至父母,都从来不知道,我就是那一个。  今年我20岁。被性侵那年,我还不满4岁。  那时我家住在镇上
期刊
上周末,去表姐家作客。正聊得火热,9岁的外甥女琪琪吵着让我带她玩。琪琪被父母呵斥了几句,窝着一肚子火自己玩电脑游戏,但她一会把声音开得特别大,一会大声跟游戏中的角色对话,她爸妈只能一次次斥责、警告。  当琪琪又一次闹起来的时候,我坐到她身边,把她搂到怀里,看着她的眼睛,轻轻地笑着说:“琪琪,舅舅知道你想和我玩,舅舅也很愿意带你玩。只是舅舅好久没见到爸爸妈妈了,想和他们说说话。再等一会,我们聊完了,
期刊
思言小朋友自从上了小学,上半个学期,我基本是在忐忑中度过。  显然,她的学习成绩不会好到哪去,这是预料之中的,因为她没上过学前班。我更担心的是因为成绩带来的各种后续问题,比如自信、比如老师的态度对她心理的影响,还有,她到底知不知道“认真”是怎么回事?  在她N次说:课堂听写没法完成、不会拼音、考试的时候老师念题目太快……诸如此类之后,我有点不淡定了。  而她对这一切,统统无所谓!  直到某天,她拿
期刊
女儿最近喜欢轮滑,我们给她报了个班。一个月下来,发现她动作还挺规范的。问题是在队内比赛的时候,她总是不急不慢地滑,听任别的小朋友一次次超过她,都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今晚教练说:队里要举行比赛,想参加的小朋友请举手。女儿没举,我们问她为什么,她说怕滑不过其他小朋友,不想参加。结果教练就让她站到队伍最后,看其他小朋友比赛。她自己还挺开心。  其实,女儿学习能力挺不错,就是对自己要求不高,上进心、好胜心不
期刊
儿子已经上小学了,至今仍然怕黑。即便家里有人,也不敢一个人进入不开灯的屋子取东西,每次都要大呼小叫一番。天黑后他不敢一个人出门,有小朋友叫他出去玩,他也不敢去。晚上睡觉基本上要一直开灯到天亮。问他怕什么,他说不知道,就是怕黑。一个男孩子老是这样,我很担心。  胜利妈  咨询师:  怕黑是人的天性,几乎每个孩子都怕黑,只是程度不同罢了。一般来说,在父母的安抚下,这种情绪不会影响孩子的正常发展。如果父
期刊
孩子接回家,就是不说话  洋洋还不到八个月时,就被送到了爷爷奶奶家。在洋洋的印象里,爸爸妈妈就是每几天会出现在电脑屏幕上的人,是每年春节会给他买好多好多东西的叔叔阿姨。洋洋要上小学了,爸爸妈妈想把他接回北京。  父母轮番游说,外加“威逼利诱”,洋洋才勉强同意,但离开爷爷奶奶的那天晚上,还是哭了个昏天暗地。  第二天一早,洋洋一声不吭,乖乖上了车。一路上,他都很顺从,到家后,看到爸爸妈妈为他精心准备
期刊
《钢琴师》是一部特别有名的电影。所以,我很年轻的时候,就沽名钓誉地看过它,而且自以为完全看得懂。  现在,好不容易足够老了,重看《钢琴师》,只能倒吸一口凉气。  一部寒凉到底的电影!  电影情节照旧简洁到单调:一个年近四十、和母亲一起生活的女钢琴教师埃里克,被男学生克莱默尔爱上了。但这爱不是甜蜜的你侬我侬,而是一场控制和反控制——埃里克将和母亲的关系,完全复制到了和恋人的关系中。  一个人活着,总
期刊
超级妈妈  今天来了一对母女,母亲四十岁左右,皮肤黝黑,留着很短的头发,背个双肩包。女儿约摸十一二岁的样子,跟母亲的短发相比,女儿的头发特别长,挽起来扎着都过腰了,估计放下来能到膝盖。  妈妈一看就是个敞亮人,说话非常干脆,噼里啪啦像炒黄豆,没一会儿,她已经把自己和孩子的背景大致介绍了个底朝天。  女儿乐乐,上小学六年级。各方面都挺好,成绩不错、也听话,就是打小身体不好,三天两头生病,病也不是大病
期刊
给孩子树立勤奋的榜样  有的家长爱问这样的问题:“我的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学习?”而有的家长是这样问自己:“我怎样做,才能让孩子爱上学习,我能为孩子提供什么样的帮助呢?”  重视孩子的学习不仅是落在言语上,更需要落实在行动上。  陈麦瑛对自己的要求就是如此,她这一优点从她父亲身上继承了下来。她父亲在村里是一个勤勉、爱动脑的人,并有责任感,生活无论多苦、干的活无论有多累,她的父亲从来没有抱怨。她的父亲经
期刊
琪琪刚上一年级,妈妈就有些着急:“怎么孩子写字老是倒插笔画呢?一个字纠正好多遍,笔顺还是写不对。”  在琪琪妈看来,字写对了还不够,规矩也不能乱。很多家长这么想。  确实,汉字笔画顺序有自己的规律,先写这一笔,后写那一画,字就漂亮。但这个规律又不是死的,比如“出”字,王羲之会最后写中间一长竖,而郭沫若却会最后写右边一短竖,都不丑。  所以,孩子只要能写得出字,大致符合汉字的书写规律,就可以了。别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