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求发展,文本解读善取舍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lj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即是此意。如果以文本解读为一个交叉点画坐标,它的纵坐标就是“文本解读、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这样纵向的一条线,横坐标是“语文积累”与“人文熏陶”。而文本解读最难的是找到那个触点,这需要我们以生为本求发展,解读文本善取舍。
  〓〓一、文本解读原则——以生为本求发展
  〓〓1. 研究学情是正确解读文本的前提
  〓〓著名的教育专家沈大安先生说过:“小学语文这门学科,一是姓‘语’,一是姓‘小’,这是我们时刻不能忘记的。我认为教师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可以深刻和独到,但我们不能忘记我们面对的是6-12岁的儿童。”这就告诉我们,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特点,以儿童的视角解读文本,才能更好地从“文本”走向“生本”。教师要有“语文意识”,善于发掘文本中的教学价值,才能有效促进学生发展。
  〓〓在教材里,不少文本内容离现实生活有距离,关键是老师如何根据学情,找到文本与学生实际生活的契合点,然后唤醒他们在生活中的相似感受。例如《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中,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有一个小表妹,她失去了双亲,来你家暂住几日,你会对她怎么讲呢?是安慰她不提伤心事?还是像凤辣子一样提及呢?学生肯定会理解为需安慰,正好与凤辣子的表现相反,由此学生就明白了凤辣子真正的性格所在。
  〓〓可见,研究学情,使文本解读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相对接,是我们正确解读文本的前提。归根结底,解读文本不是目的,只是途径。我们要敢于取舍,重在以生为本,促其发展。
  〓〓2. 培养能力是正确解读文本的核心
  〓〓夏丏尊先生强调:“语言文字的教科书应该偏重于读……不但要理解内容,还该有别的目标,如文章的结构、词句的式样、描写表现的方法等等……以语言文字为对象的,所谓读本、教本,都是用来做模范作练习的工具的。”我们可从两方面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一是以文本内容学习带动语言能力培养,二是通过文本内容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言能力。
  〓〓如今,语文课“得意忘言”现象,根源在于解读文本只在内容上打转,语言表达形式不被重视。教师一定要在钻研文本的语言表达形式上下功夫。一般来说,文本解读的切入点有两个,一个是情,一个是采。“情”就是思想感情,“采”就是语言文采。教师应以“培养能力”为核心,在学习过程中,引领学生找到这样的切入点,对文本进行正确而有效的解读,体现教学智慧。
  〓〓二、文本解读策略——深入浅出善取舍
  〓〓叶圣陶先生提到:“作为语文课,我们应该教学生读进去,还要读出来,要在文章当中走一个来回。”这说明,文本的解读应该分两个层面,一个是要读出来,一个是要读进去。读出来就是,我们要从门外看,了解课文的编排,课后生字的安排,问题的设计等等;要读进去,就是要走进文本,看看作者写了什么,看看作者是怎样去写的。
  〓〓只有深入才有浅出。我们首先可以站在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去理解文本所写内容,感受文本的形象及传递的情感;其次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阅读,思考从文中可以学什么,掌握哪些言语表达形式;最后才是作为教师的角度,去探究通过这个文本,传递给学生哪些有效、有用的东西。人教版第五册《孔子拜师》一文,文章以孔子不远千里、风尘仆仆拜师为线索,对孔子进行大量的描述,而对老子的描写相对较少,只简单带过。不少老师往往花大量的时间引导学生理解、感悟孔子的谦虚好学、不怕吃苦,把描写老子的这条暗线完全忽略。到后来,两位大师的故事就只有一人在唱独角戏,学生很难领悟到“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的原因,也就更难对老子进行恰当的评价。事实上,文章既赞扬了孔子,也歌颂了老子,两条线相辅相成、互为渗透,两位大师同样值得人们敬仰。
  〓〓为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我们可以依据“读文释题、感知文意、梳理思路、品悟词句、解析表达”步骤,深入浅出解读文本。
  〓〓仔细读文。作为语文老师第一步就是要仔细读书,做到音的正确,字义的正确,还有形象的塑造,把书读好。
  〓〓理解题目。这是文本解读的开端。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在解读中要引导学生围绕题目去理解文本,走进文本。
  〓〓感知文意。知文意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文本内容的基本把握,二是作者情感的初步体会。
  〓〓梳理文路。文章就是文字编织起来的一个作品,是一个系统,是一个结构,解读文本必然要解读它的结构。教学时若能将文本的内在结构,转化为课堂的教学结构,不仅能凸显文本的主干,也能使课堂变得紧密有致。2譬如读《秋天的怀念》,读出“好好活”——从母亲的“好好活”,到菊花的“好好活”,再到“我”的“好好活”,一咏三叹,“好好活”的种子,就播撒得开。
  〓〓品悟词句。叶圣陶先生谈到读书要:“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指的就是对文本点的推敲。文本的点不是孤立存在的,解读文本要把这个词句放到文本中间,联系上下文和文本的主旨,才能够品读词句,更好地深入解读文本。
  〓〓教材中“佳妙之处”随处可见,如老舍的《猫》一文中的“蹭”字,《荷花》一文中的“冒”字,3这些精妙传神的字眼,值得细细推敲、品悟。解词,一是要模糊理解,二要精确理解,三是深度理解。解词要有多种选择的和不同方法的结合,不同的词语,理解肯定不一样。其他点的推敲,如对文本的中心句、空白点、矛盾点、重复点、标点符号等细节,归根到底还是在于解字词方面。
  〓〓解析表达。一是赏析文本,我们要引导学生体会文本词句的精妙之处,推敲用词,把握修辞,体会其表达效果;二是梳理表达方式,叙述、抒情、描写、说明等等,这样“读进去、走出来”,贯通点、线、面回环的解释,是围绕文本的丰富资料,自我释疑和自我透视的过程。
  〓〓概而言之, 我们在拿到一篇课文时,一要看主题,找生活或者是找原文来提升主题;其次要找联系,定问题,如段与段之间的联系,篇目之间的联系,教材与教材之间的联系;细抓词,扣问题;品味读,生情感等等。
  〓〓众所周知,很多教学问题产生根源,是教师理解、运用文本的问题。我们要以生为本,研究学情,深入浅出,善于取舍,对文本中的教学价值,教师需要根据具体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需求,进行合理选择与取舍,通过削枝强干来有效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益。
  责任编辑〓邱〓丽
其他文献
从国内4个猕猴桃产区引进猕猴桃品种6个,在甘肃省天水市布设建园试验观测点4处,对各品种的生长、结果及抗性进行了连续5年的观察.原产地为陕西省周至县的秦美和秦翠猕猴桃生
通过对桃、杏树经济林发展状况和存在问题的分析,以及对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推迟植物开花期方面的研究与评价,提出了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推迟桃、杏树开花期,避免桃、杏树春寒灾害
西夏是以党项族为主体建立的封建王朝。它以宁夏为中心,建都银川(当时称兴庆府),雄踞西北,从公元1038年建国,到1227年亡国,历传十帝,长达190年。
利用先进的计算工具,编制了“子午岭油松人工林密度管理图”,经检验达到了精度要求。该图为子午岭林区人工油松林的抚育间伐、生长量预测、造林设计等经营活动提供了科学依据。
甘肃省静宁县是典型的雨养农业区和全省旱作农业重点示范区。全县每年平均种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总面积达2万hm2左右。玉米秸秆实际产量在22.5 t/hm2左右,玉米秸秆产量可达到45
健康人格是人格的良好状态,学生的健康人格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适应社会、道德健康四个方面。学校在育人工作中,把“健康人格,快乐人生”作为学校的德育理念,旨在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高尚的道德,和谐的人际关系,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良好的情绪和社会适应能力;旨在教育学生要懂得做人的资格和为人的品格,珍惜自己的人格,尊重他人的人格,做一个按社会规范行事,有益于社会和完善自我的人,实现自身的终身快乐,同时也
作者通过对甘南州临潭县和卓尼县衣牧民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查,总结了促进合作社发展所采取的措施,分析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对策。
〓〓对高中物理教师来说,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关键是如何在物理教学的课型、各个环节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打破传统的固定的教学模式,寻求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和策略,有机的将知识、方法、能力、世界观融为一体。  〓〓一、讲授新课的过程培养创新思维  〓〓1. 创设具有悬念情景的问题,激发求知欲,培养创新意识  〓〓悬念,能引起追究答案的强烈愿望,能激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热情和动力。教学中,在学生己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都是为了最终达到不教。”要使数学课也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课本阅读的能力。但是在大多数学生的眼中,阅读是语文、英语才有的,数学课本也只是做作业时才会用到。其实不然,阅读对于数学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数学课本中的阅读材料也是丰富多彩的,其中包含了“阅读与思考”、“信息技术应用”、“实验与探究”、“观察与猜想”等内容。本文对数学课本阅读作几点探讨。  〓〓
近日,南甘肃五谷种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育成的玉米新品种“五芥704”,经第二三届闰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定通过。据了解,“在符704”丰产性突出,在适种地区,较闻内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