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历史课堂的活力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ben19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受“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思想的影响,许多高中生重“理”轻“文”,认为历史课无足轻重,找点时间应付的背背就行,加之传统教学方法无法适应新时期学生求学的需要,课堂失去了活力。因此如何提高高中历史课堂的活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成了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共同探讨的话题。
  【关键词】历史 课堂 活力
  正由于中学历史课程讲述的都是远离现实的“历史”,加之传统“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思想的影响,许多高中生存在着明显的偏科倾向:重“理”轻“文”。对他们来讲,历史课无足轻重,找点时间应付的背背就行,且由于传统教学方法无法适应新时期学生求学的需要,因此,中学历史课堂常常呈现出一种沉闷的气氛,教师照本宣科,失去了课堂活力。因此如何提高高中历史课堂的活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成了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共同探讨的话题。下面笔者就浅谈如何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活力的一些看法。
  一、转变观念,增强对历史课学习的认识
  历史是一面镜子,不了解历史就无法把握我们的未来。历史课对于高中生来讲是不可缺少的“营养课”。我校是一所县办高级中学,已有六十年的办学历史,素有武鸣“东四乡镇最高学府”,近来通过实施特色教育,在特长生上下工夫,学校高考取得了一定好成绩。但总的来讲,生源的质量还是不理想,成绩最好的进入县城重点高中,成绩较好的进入了县城的另一所示范高中和民族高中,剩下的才轮到我校招收。学校为了生存和发展,也降低了门槛。因此学生学习基础良莠不齐。进入高中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出现偏科厌学,重“理”轻“文”现象突出。因此必须改变旧观点,提高对历史课学习重要性的认识。
  高中阶段是中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中学生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历史教学在道德教育方面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中国近代史,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历史,正确认识历史有助于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高中生学好历史尤为重要。
  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课堂活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基本上是“大灌篮”。教师在讲台上“一撸到底”,争分夺秒,不给学生“喘气”时间;学生在台下“一脸云雾”,半醉半醒,徘徊在缥缈峰之间。铃声一响,一切“过眼云烟”,脑子里东西“荡然无存”。这种重主导、轻引导,重灌输、轻养成的教学方法实际上严重的制约高中历史课的教育教学功能。要改革教学方法,就必须彻底打破这种封闭、单向、机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
  (一)趣味教学,提高讲课艺术
  我校有1000多名学生,笔记曾在做过调查,约有40%学生认为历史科只需要背背就可以考试,约有63%学生认为历史与他们的生活年代太久远,《××条约》等这些历史名词对于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孩子来讲提不起兴趣,他们关心的是考试要考什么就背什么,至于理解其中的含义倒是能省就省了。因此在教学中,不能把历史当成“念经书”,要寓教于乐。可以通过教材中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故事都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比如,在讲《甲午战争》一课时,以讲故事的方法给学生讲了中日黄海大战的经过,重点讲了著名爱国将领邓石昌指挥致远舰全体船员浴血奋战,痛击日本敌寇,最后壮烈牺牲的动人事迹,使学生在听故事中受到教育。
  (二)情境教学,增强情感体验
  情境教学是历史教学特殊的教学手段,实施情境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更为充分地体现历史学科的人文性特征。如《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课的开始,我们可以直接播放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实况录像,在学生振奋鼓舞之恰当时机,进入下一步内容的学习,吊起了学生的胃口,让他们能够在不觉间已经进入了教师所设立的氛围之中。学生既在这种场景中就接受了人生的洗礼,也增强了民族的自豪感,加深了对半殖半封建的旧中国的认识。这种历史课深受学生欢迎。
  (三)结合时事,增添时代活力
  古人云: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家天下事事事关心。在学习历史课中,笔者力主结合教材观点选择一些国内外重大新闻材料,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既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政治思维,为历史课增添时代活力,又能增强政治课的理论说服力。当前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幻,为历史课提供生动而丰富的素材,所以历史课应与时事政治结合起来,将其融于课堂教学之中。比如学习近代史中国台湾被日本侵占,可以由此联讲到当前中国与日本在钓鱼岛上的不断摩擦、中国与越南在南沙群岛之争,也可拓展到黄岩岛中国与菲律宾海上对峙,分析小国何对大国如此咄咄逼人的背景。教师再结合国际形势进行分析,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学习热情。
  (四)现代教学,增强课堂实效
  在过去传统的教学体制下,教师“主动”讲课、学生“被动”学习,没有其他生动的教学手段,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充满了“空间想象”。随着多媒体逐渐进入课堂,过去单纯的说教式教学就走到了尽头。多媒体教学中可以多尝试使用时代特征的音频、视频资料。音乐作品、文学作品是时代的产物,不同的时代产生了许多带有不同时代特征的艺术作品。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些声音、画面,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提高教师素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是充满生命活力课堂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既要有广博的学科知识,又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有一桶水,必须不断地加强自身专业学科知识的“充电”,多读历史书,多看历史评书,多收集和教学有关的时事案例、社会新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活力。
  总之,要上好高中历史课,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努力探索,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课堂才能充满生命活力。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技术日益成为我们生活中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无所不在的客观存在,成为社会文化的重要因素。我国工业的技术含量不高,如沿海经济工业主要以原料加工为主,知识产权掌握在别人手里,只赚取了低廉的加工费。还如制衣行业,几亿件衣服还不值一架波音飞机。技术可以推动经济的突飞猛进,培养当代青少年的技术素养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我们要尽可能通过通用技术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文通过培养学生多观察、细观察的能力,使学生养成勤动笔、多积累的习惯,进而达到让小学生爱写作文,乐写作赛的目标。
本文介绍了探究学习的含义、特点、类型。通过案例,探讨了探究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
2008年张晨回到中国,同时也将雅虎最核心的项目带了回来。经过五年多的努力,雅虎北京全球研发中心已成为雅虎全球创新引擎,承担着雅虎最为核心的四部分业务研发。近日,《程序员》
晚清政府对书籍的检查,重点是审查其有无“违禁”内容。清政府既沿用传统的查禁方式,又采取前所未有的新手段。对“违禁”书籍案件的处理,涉及到“书”与“人”两个方面,其中对“
21世纪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 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发展,使我们的教育由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课堂教学走向“屏幕教学”,由讲授型教学向创新型教学发展,这些都离不开计算机的普及与运用。计算机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各个领域应用相当广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生动、新颖的画面,直观动态的演示,强有力地吸引着学生,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活泼、生动的获取知识、信息的氛围,让学生拥有
互联网时代黑客凶猛,直到今天,仅仅在乌云平台上公开的漏洞已达到了18791个。
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动者,而不是被动接受的容器,就幼儿而言,探索的本身比通过探索获得的知识更为重要。幼儿科学活动中探索能力的培养,也就是通过幼儿的观察、操作、讨论
2011年3月18日下午,新闻出版行业最高奖项——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颁奖典礼在北京展览馆剧场隆重举行。科学出版社获得7项正式奖和2项提名奖,成为出版单位中的耀眼明星。
【摘 要】在社会生活与工作信息化的环境下,信息素养已经成为现代专业人才不可缺少的能力。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近年来新开设的基础教育课程,是信息化人才培养的启蒙教育。本文分析我国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与现状,探讨以培养信息素养为基础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优化方法。  【关键词】信息素养 培养策略 小学信息技术 优化 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社会各个领域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同样在教育中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