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周恩来特制一份《人民日报》头版

来源 :文萃报·周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mp_d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秉德是周恩来的长侄女。在《我的伯父伯母周恩来邓颖超》一书中,她以亲人的独特视角,饱含深情地回顾了周恩来、邓颖超工作生活的诸多细节。本文系该书节选,讲述了周恩来病重期间那些感人的瞬间。
  三位医生定下“攻守同盟”
   1973年3月10日,是伯伯自从1972年5月18日被确诊为膀胱癌十个月后第一次进行对症检查治疗。从这次开始,伯伯先后进行过13次手术治疗,每一次都是他亲自给毛主席打报告,每次被批准手术后,他总要把中央的工作先安排交代一番,以防万一永远不能回来,不会延誤中央的工作。
   我永远感激吴阶平、卞志强和张佐良三位大夫,为了我伯伯,为了人民的好总理,他们将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进手术室时他们已经定下了“攻守同盟”,只要电镜检查时有用激光烧掉癌症原发病灶的可能,不再请示,立即烧。因为治疗癌症,最重要的是抢时间,越早发现、早治疗,效果越好!伯伯确诊膀胱癌已经10个月了,原本发现是最早期,拖到如今,已经是耽误太久,再也耽误不起了!
   无影灯下,吴阶平教授从电镜中看清了:总理膀胱内癌症原发病灶只有绿豆大,烧灼方便也有绝对把握。三人无言地交换了一下眼神,吴教授果断拿起激光枪,在电子显微镜下,迅速消灭了伯伯膀胱内的癌症病灶!
   我经常设想,如果不是他们三位医生的无私和对我伯伯的真挚感情,恐怕伯伯是无法再支撑近三年的!
  唯一一次隐瞒真相
   1975年12月康生病亡。从没对伯伯隐瞒病情的医生和张树迎、高振普(两人分别为周恩来总理的卫士长及贴身警卫)相约,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向他隐瞒了真相:他们为伯伯专门印制了《人民日报》的第一版,替代了当天第一版上康生病亡的消息。因为伯伯每天都要看《人民日报》,病情严重时,他总要让值班的张树迎、高振普或张佐良大夫给他念报纸。而伯伯与康生患的同是膀胱癌,伯伯对康生病情的每一步发展可谓了如指掌,大家担心伯伯看了这条消息产生联想而受到刺激。其实,那天伯伯一直在昏睡,并没有要求读报……
  一年半内做手术13次
   1975年12月底,伯伯生命最后的活动,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的《周恩来年谱》有着详尽的记录,也成了我永远的纪念:
   得知给自己理发多年的北京饭店职工朱殿华几次捎信请求来给理发后,嘱托身边工作人员:朱师傅给我理发二十几年了,看我现在病成这个样子,他会难受的。还是不要让他来了,谢谢他了!
   在病重期间,曾专门交代医务人员:“现在对癌症的治疗还没有好办法。我一旦死去,你们要彻底解剖检查一下,好好研究研究。能为国家的医学发展做出一点贡献,我是很高兴的。”
   自1974年6月1日住院到1976年1月8日逝世,周恩来共做大小手术13次,约40天左右就要动一次手术。只要身体尚能支持,他仍继续坚持工作。除了批阅、处理文件外,还同中央负责人谈话161次,与中央部门及有关方面负责人谈话55次,接见外宾63批,在接见外宾前后与陪见人谈话17次,在医院召开会议20次,出医院开会20次,外出看望人或找人谈话7次。
   (摘自《我的伯父伯母周恩来邓颖超》 金城出版社出版)
其他文献
保费仅几十元,相当于一杯奶茶钱,保额高达百万元……今年以来,“惠民保”在全国20多个省份上线推广,参保人数超2000万。   盡管一年花几十元钱参保看似不多,但对消费者来说,投保是为了得到保障,明明白白消费才好。对保险公司而言,应在宣传时强调“免责”“免赔”范围,不能收保费时“痛快”、理赔时“磨叽”。
期刊
十二月太多盼头了   意思就是12月的各种节日还是非常多的,导致很多人到了12月就是非常地期待,因为平安夜、圣诞、元旦,春节也不会太远了,离放假也是越来越近了。  寒不择衣   指因為天气实在是太冷了,甭管什么玩意、时不时尚,只要暖和就往身上套的行为。  通乐紧缩   形容生活中能发现的快乐越来越少,于是出现对快乐和幸福的要求一再降低的现象。
期刊
直播带货界,最近仿佛打开了潘多拉魔盒。继辛巴之后,网红主播高火火也翻车了。据报道,高火火在直播间售卖了一款单价299元的旅游卡,声称“6天5晚云南双人游,高端纯玩团,全程无购物,豪车接送,上100万保险”。结果被消费者吐槽“实际上是单纯的购物团,并且要求从早到晚购物”。对此,云南省旅游执法总队称,该行为“属于诈骗,也是在贱卖云南”,已向市场监管部门通报此事。   一直以来,旅游团变“购物团”,进而
期刊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球各行各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旅游航空业首当其冲。为挽救日益萎缩的航空客运业务,全球各国航空公司创新服务内容,纷纷推出“哪儿也不去”航线,让旅客单纯享受飞上高空和旅行的感觉,但不会在任何其他地点降落。   12月19号,俄罗斯最大的航空公司AEROFLOT下属的“胜利”廉价航空公司开启了俄罗斯的首班“哪儿也不去”(NoWhere)航线,飞机的起点和终点都是莫斯科。在一个半小时
期刊
违法无处躲   布建雷达、红外线监控等智能设备,实现水域内关键要素“全管控”;通过无人机高空探测等技术,及时掌握非法捕捞船只动向……近年来,湖北武汉等地执法部门运用科技手段,让非法捕捞无所遁形,为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護区全面禁捕提供坚实保障。  可有可无?   近日,伴随着寒潮到来,多地出现入冬以来最寒冷天气。“速冻”模式下,仍有一些劳动者在凛冽寒风中坚守岗位,记者调查发现,对于此前呼吁多年且有明确
期刊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議部署优化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提高为企便民服务效率和水平,要求“便民热线”尽可能使用一个号码,方便群众记忆使用。   设置“便民热线”的出发点在于“方便市民”,但“便民热线”的号码太多,让它们“需要便民”的时候却“不便民了”。因此,按照深化“放管服”改革要求,针对目前政务服务热线号码多、群众办事多头找等问题,有必要推动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优化。
期刊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发布关于18批次药品不符合规定的通告,涉及多个生产企业的11种药品,其中5种为中药、4种为注射用针剂,还有2种为复方制剂。为何不合规藥品依然能够在市场上流通?专家分析,此次药品不合规所涉及的问题不仅起源于生产端,也涉及运输、储存、销售等环节,建议加强全链条药品监管。   不合规药品既然能够“一路畅通”,说明中间环节的阻截作用没有发挥出来。这提醒我们,药品监管不仅要紧盯生产环节
期刊
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等联合主办的“汉语盘点2020”活动近日在北京揭晓。“民”“脱贫攻坚”“疫”“新冠疫情”分別当选年度国内字、国内词、国际字、国际词。同时选出的还有“复工复产”等十大新词语、“新冠肺炎”等十大流行语和“逆行者”等十大网络用语。   年度汉语盘点,已成为了一份文化意义上的全民年度总结。它再现了2020年全民的共同记忆,鲜活生动地记录了一年来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新变化。
期刊
1922年4月的一天下午,一位身形娇小的美国妇人在北京大学做了一场有关生育节制的公开演讲。这应是中国本土发生的第一场有关生育节制的公开演讲,讲演者正是美国节育运动先驱——玛格丽特·桑格。国人称之为“桑格夫人”。   1921年,桑格夫人创立美国节育联盟,以《节育评论》为机关刊物。她曾多次周游世界,宣传生育节制的思想和方法,著述亦颇丰。1922年的中国之行即她早期跨国宣传中的一站。   对于桑格夫人
期刊
“小心火烛,水要满缸,沙要满箱,人走火灭,炉灶清洁!”这套来自“妈妈防火团”走街串巷的防火号子,在瓷都景德镇里弄的夜晚,响了68年。“妈妈防火团”的故事,也要从68年前的瓷都说起。   1952年,景德镇五间头沿河里弄突发大火,致使105户人家339人受灾,42人被烧伤。大火之后,珠山区石狮埠街道的李莲兰、毛金月、周小燕等6位三四十岁的“妈妈”在一次闲聊中一拍即合,自发组成了“义务防火小组”。自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