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CE方案治疗复发或难治的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g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DNCE方案作为二线解救方案治疗复发或难治的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经病理学或组织学证实的、且一线CHOP方案治疗后进展的侵袭性恶性NHL患者69例,按信封法随机分为DNCE方案组与DICE方案组。其中DICE组37例,采用地塞米松(DXM)20mg,静脉滴注,d1-d4;异环磷酰胺(IFO)1g/m^2,静脉滴注,d1~d4;Mesna解救400mg,静脉滴注4h,d1~d4;顺铂(DDP)25mg/m^2,静脉滴注,d1~d4;依托泊苷(Vp-16)100mg/m^2,静脉滴注,d1~d4。21~28d为1个周期。DNCE组32例,采用DXM、DDP、Vp-16的剂量与DICE方案相同;NVB25mg/m^2,静脉滴注,d1和d5。21~28d为1个周期。所有患者均完成32个周期的化疗。结果DNCE组中,完全缓解(CR)6例,部分缓解(PR)12例,有效率为56.3%(18/32);DICE组中,CR4例,PR13例,有效率为45.9%(17/37)。DNCE组的疗效优于DICE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ICE组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5%、58.3%和42.9%,DNCE组分别为87.5%、63.2%和38.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表现为粒细胞、血小板减少及恶心、呕吐等。DNCE组的骨髓毒性轻于DI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NCE方案治疗侵袭性NHL的疗效肯定,骨髓毒性较DICE方案为轻,是侵袭性NHL患者安全有效的解救治疗方案。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经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NP方案(长春瑞滨+顺铂)治疗后的肺部病灶内空洞形成现象,探讨其对抗血管生成治疗效果评价的意义。方法57例晚期NSCLC患者,分别经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NP方案(29例)和NP方案(28例)治疗。治疗2个周期后行胸部CT检查,进行疗效评价;对治疗后出现肿瘤空洞的NSCLC进行临床及CT灌注成像分析;治疗前、后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患者
目的 探讨影响小细胞食管癌(SCEC)患者预后的因素和治疗原则。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5年5月至2005年6月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126例SCEC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按美国退伍军人纪念医院小细胞肺癌分期方法,分为局限期(85例)和广泛期(41例)。84例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术后病理分期按照美国癌症研究会食管癌TNM分期(第6版)标准,Ⅰ期8例,Ⅱa期16例,Ⅱb期10例,Ⅲ期4
肝尾叶癌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我院采用经右侧入路解剖第三肝门法,为2例肝尾叶癌患者成功实施了肝尾叶肝癌切除术,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目的总结阑尾类癌(CTA)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72年至2006年收治的64例CT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4例患者术前仅有6例(9.4%)确诊,58例(90.6%)为术中发现或术后病理确诊,术前误诊率高达90.6%。CTA主要采取手术治疗,术式的选择取决于手术者对CTA良、恶性的判断,以及类癌病灶大小、部位、侵袭深度、周围淋巴结转移情况和年龄等因素。64例患者中,采用单纯阑尾切除
本刊《专题综论》专栏系高级述评类特色栏目,设栏20余年来,发表了大量高质量的论文。以往该栏属特约组稿栏目,不接受自由投稿,旨在按照栏目的特定需要,有指向地选题,组织权威专家著文,提供广大读者参考。今为适应当前科技迅速发展的形势,提高本栏目的报道效率,特改变组稿方式,面向广大作者征稿。凡符合本刊《专题综论》栏目要求的来稿,均可为本刊接受,获得发表机会。
期刊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是一种由错配修复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临床发病率占全部结直肠癌的5%~10%。约10%左右的HNPCC与MSH6基因的胚系突变相关。为准确判断胚系MSH6基因突变的意义,首先必须判定该特定核苷酸位置上所发生的转换、颠换、插入或缺失等变化是否为单核苷酸多态性(sin
目的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肺癌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1例肺癌患者在化疗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小板减少,根据其血小板下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组,均给予rhTPO治疗,同时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结果51例肺癌患者血小板轻度、中度、重度抑制者分别有24、15和12例,rhTPO持续用药时间分别为(5.3±2.8)、(6.3±3.2)和(5.6±2.8)
目的 筛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的特异表达蛋白,构建判别FAP与散发性肠腺瘤的血清蛋白指纹图谱诊断模型。方法 采集19例FAP和16例散发性肠腺瘤患者的血清,以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SELDI-MS-TOF)和阴离子CM01蛋白质芯片检测并筛选两组对象间的血清差异表达蛋白质峰,以支持向量机方法构建判别模型。结果 FAP与散发性肠腺瘤相比,P〈0.01的蛋白质峰有6个,其中质荷比
《肿瘤防治研究》创刊于1973年,是我国第一本独立的全国性肿瘤专业高级学术刊物。由国家卫生部主管,中国抗癌协会、湖北省肿瘤医院主办。杂志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湖北省优秀医学期刊、中国抗癌协会系列刊物。被美国《化学文摘》(CA)、波兰《哥白尼索引》(JC)、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lrich PD)、《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中国文献数据库》(JST)、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
期刊
这是裘法祖院士2008年6月7日在CSCO肿瘤学进展暨同济医院肿瘤学科成立50周年学术大会上的发言,这篇讲话具有重要的意义。读来其言凿凿,其情殷殷,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发人深省。裘法祖院士是著名的外科专家,医学耆宿。他的一席讲话概括起来谈了3个问题,由浅入深,十分透彻。一个是全面培养,一专多能;一个是深入实践,不断创新;再一个便是勤奋工作,珍惜寸阴。这3点对今天的医生来说再朴素、再实际不过,正是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