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现状与对策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dfan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初中阶段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也越来越复杂。如何改进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话题。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现状与对策
  班级管理工作是整个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中最基础的工作单位,班级管理的有效与否,关系着整个学校甚至是教育体系的运行。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初中阶段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也越来越复杂。在中考这个大的指挥棒下,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依然问题重重,如“中央集权”式的专权独断、“泯然众人矣”式的批发工厂、只注重学生成绩的单一评价体系和忽略家长、学生与班主任的联系等问题。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一)学生角度
  1.年龄小,自我管理能力较差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学生所接触到的东西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多彩,同时这也使得学生的心智越来越早熟。尤其是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小小年纪的他们对万事万物抱有好奇心,思维非常活跃,个性也越来越突出;而正因为强调凸显个性、主张自由,大部分初中学生多多少少都滋生了一些叛逆心理,其具体表现在很难对他人的管理感到信服。因此,如果初中班主任想做好管理工作,建设和谐班集体,很多时候都要依靠学生自己对自己的约束力。但是,初中生是青春期的开始,年龄大多集中在13岁-15岁之间,他们往往缺少自制力,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有效管理,这是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之一。
  2.个性强,班级集体意识较差
  在二胎政策开放以前,我国的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也就是说,他们除了与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外,没有兄弟姐妹这层关系,因此其社会化带有自身的特点。1937年,日本保育会会长、儿童心理学家山下俊郎发表《独生子女其心理与教育》一文,阐述了独生子女的意义及其渊源,分析了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提出了独生子女的教育原则。
  而且大多数研究者认为,他们得到了充分的爱抚和关怀、较优裕的物质生活条件和丰富多样的智力投资,但因幼时缺少与小伙伴一起游戏的集体活动,既不易养成与人协同合作精神,又缺少竞争性,所以社会适应能力差,容易形成孤僻、缺少热情的个性倾向。因此,在進入初中之后,大多数学生将这一问题带入了平时生活的圈子——学校和班级。他们往往遇事不与人商量,凡事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得失。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班主任角度
  1.责任大,压力太重
  班主任不同于其他任课教师,他不仅仅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性格、心理健康、生活安全等多方面的成长,尤其是初中班主任。当自身的生活问题与班级体建设问题重合时,双重的压力会给班主任本人带来一系列的心理生理问题,从而导致班级管理的停滞。
  2.权力大,权力失范
  讲到班级管理,我们仍无法回避这样一个事实——现今的班级管理呈金字塔的结构,即塔顶是“高高在上”、“发号施令”的班主任,中间是一批唯“命”是从、按“旨”办事的班级干部,下面则是一小部分听从班干“调遣”的热心者和一大部分“漠不关心”的旁观者。这便是班主任权力失范[1]当中的班主任权力泛化。
  权力泛化又表现为对学生的精神侵犯和身体侵犯。精神侵犯长期存在于班主任工作中却又没有引起教育主管部门的足够重视,具体表现在班主任在管理中对“好”学生的爱与宠信,对“差”学生的不信任与冷淡。心理学认为,每个孩子都没有想成为“差”生的愿望,教育应该让他们找到“我也不差”的感觉,但当前教育领域中普遍存在的对“差”生的不信任与冷淡,已经严重抹杀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班主任“独揽大权”,仍旧使用传统的“说教式 ”管理方法,以教师为中心,忽略学生的个人意识和主体地位,因而只会越来越激发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阻碍了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
  (三)家长角度
  “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是造就一代新人的必要条件。学校教育是主体,而家庭教育则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基础。”[2]因此,在班级管理工作发挥作用的不止学生本人和班主任,最重要的还是每一个学生家庭。
  一方面,如果家长疏于沟通,采取放任式教育,孩子在家庭中也会形成“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性格;另一方面,在一天24小时里,孩子有至少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家里,当孩子在校与同学发生矛盾或者冲突,情绪低落时,家长未能及时与班主任沟通了解,也会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这两者最终都会间接阻碍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实施。
  二、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问题的对策
  1.以理明理,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和集体意识
  初中生阶段使他们思想观念初步形成的时期,因此,班主任要发挥好引领和培养的作用。也就是说,班主任必须要做到言传身教。其一,要积极提高自身修养,加强专业知识水平。如心理学、教育学和管理学等。其二,要树立良好的形象,并善于与学生沟通交流,打成一片,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如果班级里学生发生冲突,班主任要冷静判断,以理明理,因为在学生看来老师的这一小小的举动就是对他们的爱。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说明了班主任想要管理好本班的工作,必须要在提高自己的素质、树立良好的形象的前提下,以理明理,以德育人。因此,班主任要自尊、自爱、自信,获得学生的接纳与认同,值得学生尊重与敬爱。
  2.民主教学,建造班级优良班风和和谐氛围
  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在谈“教学民主”时曾说到,“学校工作和班级工作应最大限度地依靠民主管理和制度管理,少一些人治,少一些无效劳动。”如果班主任权力泛化,采取强制性措施进行班级管理,专权独断,又或是偏听偏信,则会导致学生身心不健康,班级体也会分崩离析。因此,以人为本,民主教学,正确融合师生、生生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具体来说,即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真正体现“班级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管理理念。
  一方面,班主任在任课老师的介绍和推荐下,先选出一部分做事认真负责的学生辅助班主任。对此,我遵循三个原则——首选那些责任心强,办事公正;品学兼优,智商较高;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活动能力,易与他人沟通的学生。其次使用各类特色学生,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展示他们的能力。再次发扬民主作风,班干部,一些活动主持人均由民主选举产生,使学生干部同学关系形成动态平衡,人人有机会实现自我价值。
  3.家校合作,实现学生家校一体和全面管理
  关心和保护初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是班主任的职责,更是家长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必须要把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密切结合起来。当前,在改革学校教育工作的同时,必须充分发挥学校指导家长教育的作用,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配合、协调一致起到强有力的辅助作用。
  家校合作,必须遵循两个原则——尊重性原则和协作性原则。一方面,班主任要以平等、尊重的心态,与家长开展沟通交流活动。要尊重家长的人格与观点,耐心、虚心、诚心地听取家长的意见或建议,努力营造和谐、坦诚、友好的交流环境,让家长轻松、愉快、积极地面对学校和教师。另一方面,班主任要树立协作意识,与家长沟通时,不能只从自身角度出发一味要求家长配合。要把家长作为亲密合作的伙伴,站在家长的立场想问题,与家长亲切交换意见,共同商讨解决学生问题的办法。
  三、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班主任班级中管理工作的很多问题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要重视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从实际情况出发,从学生、班主任和家长的角度出发,解决这些问题。初中生是高中生的接力军,是国家的接班人,是社会未来的栋梁,必须帮助他们坚定地迈出人生的每一步,学校与家庭肩负重责,社会更是义不容辞,各方面相互配合,共同为学生打造美好的天地。
  参考文献:
  [1]鲁春华.班主任权利失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2]马绮蔚.浅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及其的关系[J].学园,2010(14).
其他文献
双师型教师是指“职教教师应该是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能进行实践性教学的工程师或技师”。双师型教师从高职院校的整体层面来说,可以分为专业理论性教学的人员和技能实践性的教学人员,这些人来自不同的行业,有专业的高职教师,也有来自企业的人员,他们都有着丰富的行业从业经验。而对个体教师而言,就是以双证作为衡量标准,即以是否具有教师资格证、行业技能等级证判断是否具备“双师型”教师的资格。可以说教师加工程师,是对
期刊
【摘要】:“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强化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内在要求,也是衡量民族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之一,只有在“交往交流交融”中探索新疆籍民族学生工作的新思路,不断加强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精准帮扶在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工作中的交融作用,才能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的长效管理机制,为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关键词】:交往交流交融;新疆籍
期刊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快速普及应用,各行各业向着数字化进程迈进,档案管理逐步实现了数字化,极大地提高了办公和开发利用效率,这也使得档案管理工作变得复杂起来。技术手段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数字化档案管理中的的问题,制约着数字化档案管理建设的进程。对此,本文将从数字化档案研究分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浅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数字化档案;档案管理;数字化  1 引言  无论是对个人
期刊
【摘要】:世界经济一体化导致国际型法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法律英语教学作为一条必由之路,目前在教学目的、教材编写、师资配备、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模式等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为此,法律英语专业应以实践性内容为导向,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提下,教学应以实用为目标,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本文具体阐述了法律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以解决问题的各种教学方法在法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为例进一步探讨。  【
期刊
【摘要】:目前,关于如何使学前儿童健康、快乐、科学的成长的问题备受社会关注。我国大部分家长和幼师也都在为从小提高学前儿童的各项综合素质做努力。但是由于部分老师,尤其是家长的鉴赏、文化水平限制,无法选购合适的儿童绘本,对学前儿童进行科学有效的阅读指导。因此,本文将通过分析儿童绘本对学前儿童发展的重要性,从选择儿童绘本的主要原则和应用儿童绘本的主要原则两方面分析儿童绘本在学前儿童学习中的应用策略。  
期刊
【摘要】:中医药院校作为培养中医药人才的摇篮,其教育目的是提高各级中医药人员整体素质,担负着推行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神圣职责。本文在分析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开展素质教育的内涵和现状基础上,创新性提出以“品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为核心的体制机制、测评体系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创新体系;探究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期刊
【摘要】:女大学生是我国女性人才资源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新一代女性群体中的佼佼者,在社会发展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女大学生的就业,从而引发各种矛盾以及人们对于教育的歪曲思考。  【关键词】: 高校;女大学生;就业难  女性就业者占我国就业人员总数将近一半,是劳动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女大学生作为新时代女性中的佼佼者,更是社会发展不可多得的人才资源。但随着
期刊
【摘要】:家庭教育作为儿童人格培养的重要环节,在具体实施中却受到家长的忽视。在抱怨当今儿童越来越难理解、难教育的同时,我们更需要的是,审视生而为人接受教育最初的一环。本文立足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将早期家庭教育分为五个阶段,在满足需求为基本条件下,具体审思当下家庭教育的误区。  【Abstract】:Family education is ignored by parents in the im
期刊
“怎么就是不看清题目呢?”、“自己想怎样做就怎样做,不看题。哎??”、“同样的题目到老师面前就能做对,改对,怎么自己做的时候一做就错呢?”、“学生太粗心大意,一点也不认真。” 在每次作业、考试中,我总会有这样的感叹和懊恼的话,许多学生也为自己没看清题意或是没看清题目而仓促答题后悔不已。这些题目只要再读一读,或者再重新做一次,他们就会做对。可是我们发现这样的错误并不是偶尔发生,粗心、马虎并不能作为学
期刊
【摘要】:自教育部2014年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核心素养”一词就成为了教育界的关注热点。正在修订的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标准》把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制意识、公共参与作为思想政治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连接国家宏观的教育政策和具体教学实践的桥梁。要保证核心素养能够有效的融入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实践,能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