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遏制考试作弊严格高校考试管理的思考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gr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严格课程考试管理,杜绝作弊行为,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考试活动的内外环境探析了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教学和考试方式、培养公正严肃的考试监考队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 高校考试管理 考试作弊 遏制对策
  
  严格考试管理,树立良好的考风考纪,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和客观,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一个永恒的主题。然而近几年来,考试违纪作弊现象屡禁不止,对学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研究新形势下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寻找相关对策,加强考试管理,是教务管理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考试作弊的归因分析
  (一)考试作弊的内部原因分析。
  考试活动本身包括实施者、监督者及参与主体三方面。
  1.实施者是考试活动中的运作者。其主要职能在于:制定考试计划大纲,组织命题、考试、阅卷评分,处理考试成绩,分析考试结果,改进考试方式方法,等等。此项活动的实施者多由课程任课老师担当。
  高校的职能在于不仅要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及优秀品质。在教学中,大多数考试活动的实施者——教师也力求以这个目标来指导教学,但是在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时却又延用陈旧的应试教育方式。首先,一般命题老师都会遵从书本来命题,使考核的内容受到限制,知识没有得到应有的延伸。其次,为了取得良好的考试效果,有的教师考前复习指导划范围,甚至抄袭往年试题,导致一些学生考场夹带和联手作弊。最后,考试方式大都是闭卷笔试,试卷中客观题多,发挥学生个人潜能的题目少。
  2.监督者是保障整个考试活动正常进行的群体。其主要职能为:监督考试活动的实施,并向实施者及时反馈监督的情况和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考试活动规范运行。此项活动的实施者大部分由监考员及巡考员担当。
  尽管各高校都有一整套的考试制度,对考风考纪工作也非常重视,但一直以来考风考纪工作存在“上紧下松”的现象,主要体现在考场管理松懈和监考员的纵容。最终作弊成功的学生的成绩高于同水平的同学,一些认真学习的学生心理不平衡,从而导致作弊行为“传染”。加之学生作弊手段多样性、欺骗性、隐蔽性、技术性越来越强,监考难度加大,都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学生的作弊行为。
  3.考试客体是考试活动的作用对象,即参加考试的学生。就学生来说,其考试作弊缘于各种心理原因,主要有侥幸心理、虚荣心理、从众心理,同情心理、赌博心理等。例如,有的学生平时能够认真学习,但为了得到更好的成绩,获得奖学金,在虚荣心的驱使下,铤而走险;还有人讲“义气”,碍于面子,视协助作弊为培养感情的方式。总的来说,考试作弊现象均反映出大学生基本思想品德素质的薄弱和价值观的错误。
  (二)考试作弊的外部环境分析。
  考察一个现象不仅要从内部着手,而且要结合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学校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做诚实守信、具有高尚品德的人。然而,现在有的学校缺乏良好的诚信氛围,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的诚信教育。有的学校从事学生管理的专职人员配备数量不充分,辅导员工作精力投入不足或疏于管理,以诚信教育为重点的思想政治教育滞后,学生的精神风貌和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更为严重的是,有的辅导员在学生违规作弊后,不仅不能够按照规定处分学生,反而为学生讲人情,严重干扰了高校对考试管理规定的正常执行,也违背了公平竞争和诚信原则。
  二、遏制考试作弊、严格考试管理的对策
  (一)改进教学和考试方式,重视全程管理。
  首先,任课老师要认真备课,通过建立题库、减少和以往试卷的雷同率等方式,避免考试内容“死题多”、“活题少”的现象。其次,考试一般在课程结束后进行,这时教学活动已经结束,通过考试对教学过程中的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价的目的难以实现,这不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也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日常积极性。近年来,世界各国高校纷纷注重考试形式的多样化,比如在美国大学中,主要的考试形式有:多种选择测验、短小论文、口试、模拟和演示测验、综合测验、四年级论文和设计等。在德国大学中,毕业预考和毕业考试都分为考场试卷与书面作业和口试两部分。作为借鉴,我们的考试也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形式和方法,通过对每一门课程不同教学阶段的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选择几种合适的考核方式进行组合搭配,采取开卷、笔试、口试、小组作业、论文等立体的考试方式。这样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可以测试出学生真实的水平。
  (二)培养公正严肃的考试监考队伍,提高考试管理水平。
  高校教务部门固然要有一整套规范考试管理的制度,但严密科学的考试管理、公平严肃的监考更是关键。首先,做好考前的动员与培训工作是提高考试管理水平的基本保证。每学期考试前都要加强对监考人员的教育、指导,重申考试纪律,规范监考行为。比如严格要求其考前宣布考场规则,合理安排考生座位,认真检查考生证件,在考试过程中严肃监考,考后如实填写《考场情况记录表》及《作弊考试情况记录表》,等等。其次,要建立考场责任制。没有职责就无所谓科学的管理,要做到责任到人,管理到位,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明确树立监考员是考场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并派出认真负责的巡考员监督监考员的工作。考后对监考任务完成出色的监考员给予表扬和奖励,对疏于工作及造成恶劣考试事故的监考员要给予通报批评。总之,对监考人员的管理要做到:分工明确、职责明确、考核明确、奖惩明确。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大学期间是形成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阶段,学校应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思想上消除对于考试的错误认识。可通过如下方式进行渗透教育。
  第一,通过组织灵活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习动力,激发学习热情。只有努力学习并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才能顺利通过考试并杜绝作弊。第二,把以诚信教育为重点的思想道德教育纳入日常工作,要求学生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思想深处培养诚实的人格、自强不息的意志和光明磊落的胸怀。第三,积极教育宣传,注重强调高校考试的严肃性。在新生刚入校就进行对《考场规则》、《考试纪律》、《考试违纪处理办法》等相关规章制度的深入宣传和学习。考前以院、系、班级为单位开会重申考试纪律,考试期间在考场悬挂警示条幅,通过各种形式营造“诚实考试光荣,违纪作弊可耻”的良好氛围。同时,对于违纪和作弊的学生,学校的管理部门要做到不纵容、不包庇,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依照相关处罚规定严肃处理,并及时通报和公布处理结果,加大警示和震慑作用,坚决不让“人情”更改学校的规章制度。毕竟,制定考试管理制度的初衷不是处罚学生,而是严肃考场纪律,实施考场规则,完善考试体制。
  
  参考文献:
  [1]廖平胜.考试学原理[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王亚朴.高等教育管理(下册)[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3]张敏强.教育测量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中央教育行政学院.高等学校教学改革探讨[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6,(26).
  [5]梁其健,葛为民等.考试管理的理论与技术[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張幼斌.国外高等学校考试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其他文献
日本中小企业是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长期萧条中受冲击最为严重的群体.2003年以来,尽管徘徊在低迷中的日本经济复苏迹象明显,但中小企业的复苏步伐依然缓慢.因此,日本政府及
摘 要: 建立教授委员会制度,在我国尤其是地方新建高校尚处于尝试阶段。这种制度如何运行,还需要作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在制度设计和实施时,必须充分估计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正确处理各种关系,以促进我国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教授委员会 地方高校 制度建设    自2005年5月东北师范大学率先实行教授委员会制度以来,我国部分高校相继实施或酝酿实施了这一制度。“教授委员会是由高水平教授组成,对学
摘 要: 现代教育技术从根本上优化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恰当地用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视听画面再现情景、创设情境、设疑思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想象能力,促进学生智力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从而优化语文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在教学实践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并在实践中注意解决,这样才能发挥其巨大
摘 要: 中等艺术学校文化课的课程配置要根据当前的社会需要、生源的将来走向和其本身素质来确定,不能死板地一味照搬教学大纲。对于每一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内容、难度、学时等要给予明确的定位。  关键词: 中等艺术学校 文化课 课程配置 定位    艺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等艺术学校既承担为高等艺术院校输送和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