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与自尊视角下的高校中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研究

来源 :北京青年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anjie_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高校中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探讨情绪和自尊对职业倦怠的中介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积极、消极情绪检核表、自尊量表和职业倦怠问卷,对北京市某高校175名中青年教师实施调查.结果发现(1)工作年限越长的教师情绪更枯竭、去人性化水平更高,成就感水平差异不显著;(2)积极情绪和自尊显著负向预测职业倦怠,消极情绪显著正向预测职业倦怠;(3)自尊部分中介积极情绪对情绪枯竭和低成就感的影响,部分中介消极情绪对情绪枯竭和去人性化的影响,完全中介积极情绪对去人性化的影响和消极情绪对低成就感的影响.研究结果验证了积极、消极情绪双变量模型,与情绪相比,自尊对职业倦怠的影响更直接,这为改善职业倦怠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其他文献
“玄学”之名最初出现于南朝,随着中国现代思想与学术发展演出新义。“玄学”一开始为南朝官私之学的名称,其设立与宋文帝“留心艺术”相关,重《易》之占筮与神道设教,不排除
通过聚焦“90后”工薪族青年群体,探究青年自我价值感及其实现路径.从身体价值感、家庭价值感和社会价值感角度描绘青年自我价值感在消费社会中的塑造与丧失的途径.自我价值
青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是与新时代脉搏同步跳动的新力量.青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领、引导和栽培.切实做好青年政治引领,对于为实现中华民族
青年“双创”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议题之一,尤其是共青团服务青年双创过程中所产生的矛盾已成为制约共青团改革的重要障碍.当前无论是青年双创环境、双创速度和双创支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