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强化食品: 添加微量元素 添加健康因素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君石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物强化办公室主任,营养与食品安全专家。主要从事膳食、营养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食物强化研究、总膳食研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交流。1998年至今,系统研究和推广铁强化酱油预防中国居民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
  
  陈春明原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院长,营养学研究员。全球改善营养联盟伙伴合作委员会委员,参与改善全球营养的国际讨论。中国营养学会名誉理事长。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科学顾问。从事营养研究60年,自1990年以来致力于儿童营养的监测和改善,进行铁缺乏的研究,并推动食物营养强化至今。
  
  徐筠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北京市营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从事营养与食品卫生工作近30年。
  
  霍军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人群和食物营养工作。主要科研领域为营养食品、强化食品和保健食品相关的工艺技术、功能学及成分检验、标准制修订以及国家营养干预项目的组织与推动。
  
  何计国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营养与食品科学系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营养与食品卫生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承担多项国家、国际和省部级研究课题,发表论文30余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从过去的吃得饱、吃得好逐渐升级到吃得合理、吃得健康。从碘盐、高钙奶、维生素C饮料、DHA强化婴儿配方奶粉,再到铁强化酱油,营养强化食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虽然,我们和营养强化食品已经有了很多亲密接触,但不少人还是要问,“强化”究竟是个什么意思?强化食品就是添加剂多的食品吗?现在食品丰富充足,还需要在食品中强化营养吗?婴儿和老人等特殊人群才需要食物营养强化吧?该如何选择营养强化食品?经常吃会造成营养超标吗?
  针对这些疑问,《大众医学》特别邀请数位中国营养学界的权威专家来为人们掀开食物营养强化的“神秘面纱”,让人们能够全面了解关于食物营养强化的方方面面。对于自己是否需要吃营养强化食品,这些了解将有助于人们做出正确的判断。
  本刊调查你对营养强化食品怎么看?
  为了解大众对营养强化食品的看法,本刊近期携手新浪网健康频道开展了一次网络调查。结果如下:
  1. 你知道什么是“隐性饥饿”吗?
  A.知道(25.7%) B.听说过,具体不了解(18.5%)C.不知道(55.8%)
  2. 你觉得现在的粮食、水果、蔬菜中的营养与几十年前一样吗?
  A.更差(79%) B.不知道(18.5%) C.更好(2.5%)
  3. 你是否认为平常吃的食物中的营养,完全能满足身体的需要,吃营养强化食品是多余的?
  A.是(38.3%)B.看情况(35.8%) C.不是(25.9%)
  4. 你觉得喝高钙牛奶会增加患结石的风险吗?
  A.会 (44.4%)B.可能 (29.6%)C.不会(25.9%)
  5. 如果你可以自由选择碘盐和无碘盐,你会?
  A.继续吃碘盐(50.6%)B.交替吃(45.7%) C.只吃无碘盐(3.7%)
  6. 如果您的家人中有人贫血,有人不贫血,你会选择吃铁强化酱油吗?
  A.一直吃 (55.6%) B.偶尔会吃(25.9%)C.不吃(18.5%)
  7. 你是否觉得只有婴幼儿、孕妇、老人才需要营养强化?
  A.是 (46.9%)B.看情况(34.6%) C.不是(18.5%)
  
  从上述调查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半数以上的网友不知道什么是“隐性饥饿”;虽然79%的网友认为现在的粮食、水果、蔬菜中的营养比几十年前更差,但是超过1/3的人认为平常吃的食物中营养完全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吃营养强化食品是“多此一举”;近半数人认为只有婴幼儿、孕妇、老人才需要营养强化;对于是否应该吃营养强化食品,网友们的分歧比较大,约半数人选择坚持吃碘盐和铁强化酱油,而约70%的人担心喝高钙牛奶会增加患结石的风险。
  营养强化食品到底对人体有没有好处?听听专家们的说法。
其他文献
无锡市人民医院  陈静瑜#副院长  陈静瑜#医患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寿延慧  支持专家/陈静瑜 王晏美 张晓东 李殿友 陈小兵 何乐人  钟南山 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会长,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健康与吸烟医学顾问,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优秀专家。(2011.1.P12照片)  “要着力提高大医院的公益性。如果医生不用考虑要多看患者,也不用考虑开药是否
急诊室的故事  傍晚时分,急诊室里来了一位中年女性,由家人搀扶着,看上去很虚弱。“医生,我很难受,心慌、头晕得厉害,还一直出汗。”病人有气无力地说,“我有糖尿病,一个月前诊断出来的。为了控制血糖,我一直吃得比较少……”说着说着,便晕了过去。“快测血糖!”值班医生一边嘱咐护士抽血,一边把病人扶到诊察床上。不一会儿,血糖报告出来,仅2.5毫摩/升,严重低血糖!经静脉输入葡萄糖后,病人才慢慢清醒过来。 
网友担忧  网友1:一个孩子都让我们累得够呛,真的没有精力、时间和金钱再生一个了。虽然两个孩子有很多好处,但对我们来说,这真的是水中月、镜中花。  网友2:我们内心也很想再生一个,但综合实际分析下来,生二孩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我们的第一个孩子是老人帮忙照看的,现在老人年纪大了,接送孩子上学都显得有点力不从心,再生一个肯定要我们自己带,我们都上班,那只能请保姆带,既花钱又不放心。另外,人到中年,上
糖尿病足病是由糖尿病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互相影响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包括足趾疾病、胼胝形成、皮肤损害和溃疡、肌肉骨骼病变导致足变形等。近年来,我国糖尿病足病患者明显增多,这可能与糖尿病患病人数增加、糖尿病患者人均寿命延长、糖尿病病程延长有关。  据国外报道,糖尿病患者中,约15%有不同程度的足溃疡,糖尿病足病在许多国家已是截肢的首位原因,糖尿病患者的截肢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40倍。在发展中国家,由于
过敏#酵素  过敏,是人们常遇到的健康问题,有些人吃了鸡蛋就会出现蕁麻疹,喝了牛奶就腹泻。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过敏原也不相同,如海鲜、坚果类食物等,可由消化道进入人体引起过敏。除了消极地避免接触过敏原外,我们究竟还有哪些方法,可以防治过敏呢?  俗话说:“胃肠好,人不老。”肠道健康,需要良好的肠道生态环境,不仅有助于营养吸收,还能有效提升机体对过敏原的耐受性,改善过敏体质。  那么,过敏体质的人
一防堵 保持大脑血管年轻态  大脑通过血管供血获取营养,维持正常功能。当血管管腔狭窄、堵塞或血液粘稠、流动不畅时,大脑细胞会因供血不足而损伤、坏死,从而加速大脑的衰老,严重时引发血管性痴呆。  在这里,要引出一种人体自身不能合成但又不可或缺的重要营养素——二十碳五烯酸(EPA), 俗称“血管清道夫”,属于人体必需脂肪酸之一,能软化血管、降低血清黏度、促进血液循环,其代谢物能抑制血小板凝集,减少血栓
简介  姚德鸿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教授、主任医师。曾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专业特长:良性前列腺增生、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男性不育等病的诊治。  读者在《大众医学》杂志论坛发的帖子  我是一位母亲,我女儿今年27岁。她从上高中起就一个人在外读书,大学毕业后自己找的工作,现在公司中做到了部门经理的岗位,算是各方面比较顺心。不过,她现在还没有谈男朋友,我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医学体验营”活动第四季完美收官。23名来自高中或刚刚升入医学院的“医二代”们分组观摩了普外科微创手术、心导管手术、超声科B超室、ICU查房、肿瘤科查房,以及病理科操作,学习了心肺复苏和烧烫伤处理,还与瑞金医院六位中青年骨干专家进行座谈交流,听专家们讲述自己的从医之路,并从医生们讲述的故事中体会到了治病救人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今天,让我们也来听听医生们的心声吧! 
生活实例  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小丽让家人感觉她有点“太认真了”。春节长假,大家都高高兴兴地采购年货、走亲访友,可小丽却捧着一本厚厚的《理财规划师资格培训教材》认真学习。小丽从事的是行政工作,怎么会想起看理财方面的培训书籍呢?  追问之下,小丽才说:“现在竞争太激烈,不参加学习培训不行。大家都在加油‘充电’,我不学点什么,不是自甘落后吗?”家人反问她:“你不是已经拿到导游证、人力资源管理证、秘书资
房颤是心房颤动的简称,是一种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这个名词,形象地描述了这种病的特点——心房肌纤维处于高频、无规律、不协调的颤动状态,颤动频率在400~600次/分。     房颤的最大危害:脑卒中  研究表明,不管基础病因如何,房颤患者每年脑卒中的发生率在8%以上,较无房颤者至少增加6倍。而在脑卒中患者中,三分之一的人有房颤病史。对于房颤患者而言,预防脑卒中的工作刻不容缓。   目前,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