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中外学者所共识。“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任何创新都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意识既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高中阶段的学生处于生理与心理快速发展时期,这个时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时期。思想政治课由于其特殊性,容易引发学生去积极思考,因此有必要以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笔者在实践中尝试了以下培养策略。
  1.为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而展开相应情境创设活动,达到让学生能自觉地产生问题,实现“想问”
  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在教学中可针对学习内容,创设一种情境,以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进行思考。使学生原有的知识与需要掌握的新知识之间发生强烈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机与探索问题的欲望。
  1.1通过内容学习和教材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对教材的研究把握是没有止境的。新版本的政治教材行文通俗,设有大量的活生生的材料,可读性很强,教材成为师生互动的课程平台。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学科学习和教材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认真阅读教材中全内容,包括导言,正文、插图,探究等等书中的所有信息。使其明确问题化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设问的欲望,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动力。通过阅读正文,使其了解其基本概念和一些浅层的问题:阅读小字内容和插图,促其捕捉、分析、处理材料所提供的信息,思考材料说的是什么?说明什么?由此想到了什么?这不仅给学生提供了思维的空间,更促使学生善思考、肯动脑,起到了激发学习兴趣,引发探索动力的效果。
  1.2以学生生活为背景的情境创设。教师应以人为本,挖掘贴近生活实际、创设各种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问。启迪学生积极思维。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采用生活情境展现、讲故事等方式,把枯燥的文字、抽象的理论变成有实用性、愉悦性的具体情境,从而引发学生的新奇、兴趣和疑问,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如在《多变的价格》教学中选取以房价问题进行情境创设,在解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自主构建有关经济生活的主干线索,把价格为什么会变(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了为怎么样(价格变动对生活、生产的影响),国家应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等相关知识点串连起业,实现从具体问题情境到教材相关知识点的顺利过渡,继而再以具体情境进行知识结构的巩固、落实,更好地引导学生融入学习中,关在学习中理解、应用相关教学内容。
  1.3由社会热点创设问题情境。在高考政治复习中要了解和分析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及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综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很多题目也是以时政热点为话题而命题的,教师要选用一些典型的、能激发学生共鸣的时政热点、焦点问题,能激发学生共鸣的时政热点配合知识点讲解,引发他们表达观点的好奇心和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放眼世界、关心社会的责任。因此,教师要安排特定的情境,设计关键的问题,提供感悟的契机,创设思维的氛围,启发学生在探索中得出结论并获取知识。
  2.针对高中政治学科内容及特点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达到“能问”
  学生缺乏问题意识,提问能力差的原因之一是他们还没有掌握正确的质疑方法。因此,要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自己主动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教师的精心指导。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问题类型。
  问题的类型大致有四种:
  (1)是什么。这种问题可用于引导学生感知概念、定义、文字材料等,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识记层次的问题。
  (2)为什么。可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是理解层次的问题。
  (3)怎么办。可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之后,大胆假设,让学生在讨论之后,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是掌握层次的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关在学生掌握了是什么和为什么型问题后,追问怎么办和怎么样型的问题。
  其次,应指导学生掌握提问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让学生掌握提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能问,会问,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的技巧。
  (1)比较法。这种方法主要倡导学生从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比较上发现问题,对于容易混淆的概念或原理,要加以比较,从两种事物的异同点的比较中提出问题,在自己认为值得怀疑的事物上发现问题等。
  (2)因果法。启发学生对所看到的事物或现象,要运用所学知识积极思考,不仅要知道是什么,更要多问为什么,做到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3)矛盾分析法。学生学习政治的过程,是认知矛盾运动的过程,教师要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上,适时把新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打破学生暂时的认知平等,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在讲《文化与生活》时,设疑“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要大力发展各种文化?”引发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的冲突,产生什么样的文化才是我们应该的疑问。
  3.提升学生质疑及解疑能力,对学生的问题能力再进行强化,形成“善问”
  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部分老师存在错误的理解,认为在课堂上多提问题就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其实质疑才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要使学生在无疑处生疑孕育问题意识,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用政治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世界,反思常规想法,让学生不但想问,会问,还善问。
  (1)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鼓励学生质疑。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一些具有较强探索性、有一定启发性和发展空间、具有开放性的问题。
  鼓励学生质疑权威,训练让学生敢提出问题,明确这种训练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提出几个问题就了事,而是一种价值判断的实践,并在价值判断的实践中逐步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在讲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时,引导学生联系社会现状去思考,鼓励质疑,让学生学会设问。如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既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为什么在社会上依然存在着贫富差距,我觉得这与共同富裕的目标相违背”。我先高度评价这个学生敢于质疑,不怕权威。然后循循诱导,使学生的质疑由表及时,由浅入深,使学生逐步形成质疑的品质,培养创新精神。
  (2)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分析问题,是解决问题的起点。它要求明确问题目标,以及目标与已知条件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把握问题的实质,提出解决方案。由于政治课内容的可辩性较强,学生认识角度和理解的深度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教学方法上,经常采用讨论式、答辩式等方法进行教学,由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或学生提出问题教师答疑,甚至是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讨论。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深层次地体现在激发学生探求问题的能动性上,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了强化,其思维的批判性、独立性、广阔性和灵活性也得到了发展,提高了学生的创新素质。
  (3)促进学生探求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携手并进、互相引发的,在解决问题和应用过程中,一个问题得到解决,新的问题将随之产生,探索没有止境。在学生对现有知识理解的基础上,可通过观点的延伸、拓展,教材知识点的适当整合,以及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引导和启迪学生探求新问题。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尤为重要,并非一朝一夕的功夫,让我们从每一堂课做起,不断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为学生主动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针对插装溢流阀中阻尼孔的取值范围进行研究。根据插装溢流阀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建立了插装溢流阀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AMESim软件建立了插装溢流阀的AMESim仿真模型,并
【摘要】英语作为小学阶段的新兴学科,其重要性毋庸质疑,尤其是农村小学普遍开设英语课程的今天,如何促进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发展,已成为关系到提高整个英语教学系统教学质量,提高国民素质的关键之一。由于教育领域内部各方面软硬件较落后、家庭经济能力有限、家长重视程度不够、学生综合素质较差等。这些现状致使农村学生在起跑线上就落后于城市学生。作为一名农村小学的英语教师面对如此现状、如此成绩,使我们倍感肩上的重任
摘要 蜂毒是一种具有高度药理学和生物活性的天然生物毒素,其在抗菌、抗病毒、抗炎、镇静、降压、抗辐射、抗肿瘤以及提高免疫力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从蜂毒的化学成分和毒性作用机理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蜂毒的研究和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蜂毒;化学成分;毒性  中图分类号 S8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05-01406-03  Abstract Honeybee
摘 要:培养合适的物流人才,以适应现代物流的需要成为中国物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国外与香港地区代表性的大学物流本科教育专业课程进行分析,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分析了其课程特色,最后总结了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物流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启示。  关键词:国外香港物流本科教育  中图分类号:G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9(a)-0168-01    我国的物流产业起步较晚,但有
城市测绘行业随着社会服务需求的增加成为了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行业,而在其为社会提供信息服务时仍有不同程度的滞后,因此应建立相应的信息化测绘体系才能提高行业的发展水平、服务水平、规范化水平。
【摘 要】 本文就校本课程开发在农村中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做了浅要分析。  【关键词】 校本课程开发;农村中学;必要性;可能性  【中图分类号】G6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01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在农村教学中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与创新,尤其是对于生物教学来说,只有做好实践教学工作,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促使学生实现高效的学习与发展。因
摘 要: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式,对于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有着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但作为一个新兴领域,在实践的过程中总会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课堂授课和阶段性考核两方面,对多媒体的应用在高校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阶段性考核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8(a)-0184-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传感技术的发展。本篇文章分析了传感器研究的现状与发展历史,对检测传感器在机电一体化中的应用过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了在机电一体化系统当
为适应现代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形势,基因工程学课程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对课程结构进行疏理、整合和探索,加大了买践教学内容整合力度,耥建“理论教学+课程实验+科研训练”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