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来源 :右江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yan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并发症;观察护理
  文章编号:1003-1383(2012)06-0909-03 中图分类号:R 656.204.736 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2.06.067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复发率低于1%,复发疝低于2%[1]。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但随着手术例数的逐日增多,仍有少数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自2004年1月至2012年2月,我院外一科对170例腹股沟疝患者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发生并发症患者13例,现根据并发症临床表现、发生原因、护理对策总结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170例患者中男162例,女8例,年龄21~80岁,平均55.6岁;腹股沟斜疝126例(双侧疝5例),直疝38例,股疝6例。170例中嵌顿性疝31例,复发性疝9例;33例合并有不同程度心脏、呼吸系统、脑部疾病及前列腺增生、糖尿病、高血压和习惯性便秘。
  2.材料及手术方法 手术用的锥形疝环充填物和补片均为美国Bard公司产品。麻醉方式为持续硬膜外麻醉或全麻,在患侧腹股沟区作一5~7 cm的常规切口,切开皮肤及各层皮下组织后对精索不做广泛分离游离,找到疝囊后高位游离,过大的疝囊行远端切除并缝扎成能容纳疝环填充物的小疝囊,用缝线把疝囊底与伞形网塞尖端行1针固定缝合,经疝环将锥形疝环充填物充填送入腹腔,在内环周围腹横筋膜上缝合网塞叶瓣边缘,补片在精索后方置入,一侧缝合于腹股沟韧带,另一侧缝合于联合肌腱上;补片远端置于耻骨结节上方1~2 cm,将补片抚平,防止卷曲,在耻骨腱膜组织上固定牢固,逐层缝合筋膜和皮肤。
  结 果
  术后发生并发症患者13例,其中切口感染1例(0.59%),顽固性疼痛4例(2.35%),疝复发2例(1.18%),切口及阴囊血肿3例(1.76%),局部硬块和异物感3例(1.76%),均经相应治疗后治愈,出院后均随访6个月~1年。
  观察与护理
  1.顽固性疼痛 疝修补过程中不慎损伤手术区域感觉神经而出现腹股沟、阴囊及股内侧疼痛[2],顽固性疼痛是指术后持续存在(超过3个月),范围往往超越手术累及的疼痛区[3]。顽固性疼痛常由手术中牵拉腹股沟区神经、手术时对腹股沟区神经挫伤,术中精索血管损伤压迫、缝合压迫和术后疤痕形成压迫腹股沟区神经,损伤的神经形成的神经瘤引起。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范围、持续时间,全面判断疼痛的原因,与切口疼痛严格区分。患者疼痛时耐心进行解释疼痛产生的原因,教会患者疼痛发作的紧急处理及转移疼痛的方法,如疼痛时局部热敷,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听音乐转移对疼痛的注意力等;为患者创造舒适的环境、更换能减轻疼痛的舒适体位,给予精神支持,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痛剂。本组13例并发症中4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间断性的针刺样腹股沟疼痛,经行局部封闭和理疗1个月后均逐渐缓解。
  2.切口感染 术后切口感染常见于患者自身具有的感染高危因素,如糖尿病、高龄、营养不良等和手术区皮肤未能彻底清洁消毒引起。术前日应做好皮肤准备:充分清洁会阴部皮肤,剃除切口周围及会阴部毛发,注意患者的脐孔清洁状况;术日晚嘱患者沐浴,清洁皮肤及更换清洁的手术衣裤,术前30分遵医嘱常规使用抗生素;手术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严格手术切口皮肤消毒工作,术中严密止血;术后严密观察手术切口有无红、肿、热、痛等切口感染征象,注意切口有无渗血、渗液,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敷料如被血液、尿液及汗液渗湿应及时更换,如无特殊每日更换切口敷料1次,更换敷料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严防感染。本组13例并发症中1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经加强局部切口换药、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痊愈,未取出网片。
  3.切口及阴囊血肿 手术不精致、手术过程中止血不彻底、剥离面渗血可导致切口及阴囊血肿。术后应严密观察阴囊及手术切口有无红肿,如出现红肿时观察红肿性质、形成时间等,术后常规沙袋或盐袋(500 g)压迫切口6~12 h;若出现阴囊血肿时,可用小枕将阴囊抬高及冷敷,以利于静脉回流和减轻组织水肿。明显血肿者,报告主管医生并协助行阴囊穿刺抽血并加压包扎,遵医嘱给予止血药,严重血肿者通知医生,检测患者血压、脉搏变化,并做好再次手术准备。本组2例患者发生切口血肿,经行积血穿刺抽吸引流后痊愈,1例阴囊血肿行再次手术止血。
  4.局部硬块和异物感 本组3例患者出现局部硬块和异物感,考虑为补片置入后卷曲缩小或网塞滑脱所致。一般不需进行特殊治疗,经理疗后均可缓解症状,若网塞明显脱出应取出网塞重新游离并妥善安放固定,本组1例因网塞明显脱出,患者异物感,半年后将补片取出,重新手术游离安放固定后异物感症状消失,余2例局部硬块经理疗后症状缓解。
  5.疝复发 疝复发是指行疝修补术后于原发部位再发的疝。对于复发原因,陈刚等人[4]结合文献分析认为,有两个方面因素,即医生因素和患者因素。患者因素与其机体存在长期引起腹内压增高的疾病,如前列腺增生、便秘等,患者过早下床活动、过早恢复体力劳动等有关。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患者活动不受限制,但不宜过早剧烈活动,术后6 h可下床行走,2~3 d后恢复正常活动,3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宜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忌食刺激性食物,多喝水、多食粗纤维食物、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积极根治容易引起疝复发的原发病,注意保暖,预防感冒,避免用力咳嗽和用力排便,以防止腹内压突然升高引起疝复发。本组疝复发2例,经手术修补随访1年均未见再复发。
  体 会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所用均系无张力可吸收材料,与组织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能迅速被周围组织吸收固定形成坚固的屏障,且手术创伤小、时间短、并发症少。但手术的成功,不仅要有先进的医疗技术,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对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上保,李国强,李玉春.63例疝环充填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疗效及复发探讨[J].右江医学,2008,36(1):6970.
  [2] 王红禄,赵振生,李 珍,等.疝环充填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并发症原因分析[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09,3(1):811.
  [3]郑东辉,刘 忠,方宁国.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并发症的原因及对策[J].实用临床医学,2005,6(4):5051,55.
  [4]陈 刚,张志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复发10例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0,13(7):1039.
  (收稿日期:2012-07-16 修回日期:2012-10-26)
其他文献
通过对两种土样进行共振柱试验和单剪试验,结果提出了修正的Hardin-Dmevich模型.
在工程实践中,应用稠浆灌浆技术,成功地处理了堤坝工程的强透水基础以及坝体集中渗漏通疲乏问题,解决了采用普通浆液难以处理的问题,并列举了几座堤坝的灌浆工程实例。
牙源性颌骨囊性病变最多见于根尖周囊肿、含牙囊肿、牙源性角化囊肿和囊性(壁性)成釉细胞瘤。除病变范围小的根尖周囊肿在根管治疗后可能消退外,其他颌骨牙源性囊性病变均需外
【摘要】 目的 探讨桂西地区支气管哮喘发病及起病原因。  方法 将2003年8月1日至2009年7月30日门诊、急诊及住院支气管哮喘急性发病病人662例作为调查对象,对患者过敏背景、吸入性变应原、呼吸道感染情况、特殊气体和食物等进行询问调查。结果哮喘发病病因及诱因主要与呼吸道感染、吸入变应原及特殊气味有关,而本地区除呼吸道感染为常见病因诱因外,另与吸入树草花粉和化学气雾剂有明显相关性,分别为318
【摘要】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症与CT表现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25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CT表现,根据CT表现不同将其分为5组,分别为A组:仅累积腹膜后间隙;B组:累积腹膜后间隙和盆部腹膜后间隙;C组:累积腹膜后间隙及腹腔;D组:累积腹膜后间隙及胸膜腔;E组:累积腹膜后间隙、腹腔及胸膜腔。观察各组的脏器功能障碍、感染、胰腺假性囊肿、休克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253例SAP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苦参碱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16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3例给予苦参碱及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对照组80例单纯给予还原型
我院急诊科在2011年1月成功抢救中药百部阴道置药出现呼吸抑制一例,现报道如下。
目的研究胎膜早破(PROM)孕妇宫颈阴道分泌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微量元素(铜、钙、锌)的含量与PROM的关系。方法选择临产前足月剖宫产分娩的胎膜早破者50例(PROM组)和正常未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血清电解质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52例HIE新生儿和30例对照组新生儿采用同一仪器测定其电解质,分析电解质的变化与病情轻重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血清电解质比较,HIE组的血清Na+、C1-、K+显著降低(P0.05)。
【摘要】 目的 探讨LEEP刀宫颈锥切术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效果及预后。  方法 选择收治的慢性宫颈炎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行LEEP刀锥切术,术后每晚睡前清洗外阴后阴道填塞保妇康栓一枚,连用8天;对照组仅行LEEP刀锥切术。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45例(75.0%),显效15例(25.0%),无效0例;对照组治愈30例(50.0%),显效